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基于知识流的技术联盟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04:12
【摘要】:在技术联盟中,每个成员被视为一个具有自主判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会根据他人的活动以及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自身的活动,这会导致联盟结构的不稳定。我国技术联盟的发展还很薄弱,针对“技术联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联盟所伴随的不稳定性,亟待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技术联盟属于知识网络,已有的知识网络研究大都通过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对区域网络、企业家网络等展开分析,关于知识网络结构及演化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只是零散的分布在物理、动力系统、复杂网络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之中,因此要探索借助跨学科理论系统地研究技术联盟的演化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其次,知识网络中的知识存量很难量化,很少有研究真正的去测量网络中知识的变化;再次,虽然学者们已经对联盟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但是少有研究基于时间序列的纵向数据分析联盟成员的动态持续的相互作用。本文借鉴马尔科夫链等理论,分析知识流对技术联盟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对技术联盟进行基于时间序列的纵向演化结构比较;同时结合知识流的知识势差、一体化属性等相关因素对技术联盟的稳定性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界定了基于知识流的技术联盟稳定性的理论分析框架,论述了包括知识流的知识势差、一体化属性、合作记忆以及组织来源等因素对技术联盟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具体来看,本文建立两阶段博弈模型,讨论不同知识势差的知识流主体在技术联盟中的利益分配;在契约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判断不同一体化属性下联盟成员的决策行为;借鉴Boltzmann与Darwinian策略,分析成员们的合作经历如何影响他们对于合作伙伴的搜索;依据马尔科夫链,研究如何控制新入盟成员的组织类别来保持技术联盟的稳定。在知识流各项因素的影响下,技术联盟的稳定性会发生演化。以AVS(Audio and Video Coding Standard)技术联盟作为案例,本文对其稳定性的演化进行分析,从技术持有人加入技术联盟的行为趋势着手,借助AVS的二模网络和三个时期的网络数据,通过比较中心性、一致性、结构洞和连接性等指标来评估AVS技术联盟稳定性的演化。中心性分析表明了技术联盟成员在每个时期的技术交流水平;一致性分析来衡量联盟成员的贡献体现的实力差异;结构洞分析揭示出网络的权力结构;连接性分析暴露出网络中关系的脆弱性。在探析了AVS技术联盟稳定性的演化以后,进一步分析导致其演化的影响因素:本文依据文献分析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实证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基于影响技术联盟稳定性的知识流的知识势差、一体化属性、合作记忆以及组织来源等相关影响因素,本文构建联盟成员的关系矩阵,使用Ucinet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对影响因素与成员们的合作走势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相关以及回归分析,探讨各项因素对技术联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技术联盟发展的前期,成员之间的互补型、强弱结合式的合作以及成员之前较多的合作经历与成员们积极地参与技术联盟,从而带来技术联盟的稳定运作有正向的相关性;知识流的组织来源对成员们结盟行为的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关于知识流的知识势差、一体化属性以及合作记忆等因素的回归模型也对技术联盟稳定性有显著的解释。在技术联盟发展的后期,竞争型合作与技术联盟的稳定正相关,且显著性好于第一阶段;势均力敌的合作有利于成员后续的结盟行为;知识流的合作记忆与成员们的持续合作具有相关性,而且显著性比前期有所提高;关于知识流的组织来源的回归模型的拟合度并不显著;知识流的知识势差、一体化属性以及合作记忆等因素对技术联盟稳定性的解释程度好于第一阶段。针对AVS技术联盟的稳定发展,本文提出了发展建议。基于知识流,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技术联盟稳定性的研究视角;借助社会网络指标的变化来反映稳定性演变的结果,拓展了技术联盟稳定性的分析维度;针对技术联盟的成员的伙伴选择展开分析,充实和完善了外部创新搜索的理论认识。同时,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发展稳定的技术联盟知识网络,进而提高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能力;有利于为联盟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信任环境,构筑技术联盟的竞争优势;而各个成员组织的知识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实现技术联盟内的知识进化过程,也会有力地促进联盟外部环境系统的知识进化过程。
【图文】:

领域,成员


图 4-2 第一阶段 AVS 成员与技术领域Fig.4-2 AVS members and technology fields in the first period

领域,成员


图 4-2 第一阶段 AVS 成员与技术领域Fig.4-2 AVS members and technology fields in the first period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琦;冯羽静;;一种基于专利引证网络的知识流提取方法:随机行走中的聚合效应[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年12期

2 曹霞;刘国巍;;资源配置导向下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协同演化路径[J];系统管理学报;2015年05期

3 杨震宁;范黎波;曾丽华;;跨国技术战略联盟合作、战略动机与联盟稳定[J];科学学研究;2015年08期

4 李柏洲;赵健宇;袭希;苏屹;;基于本体论的团队虚拟知识流抽取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年06期

5 刁丽琳;朱桂龙;;产学研联盟契约和信任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年05期

6 龙静;;创业团队内、外社会网络对创新的交互效应[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年05期

7 王道平;邓颖;张志东;吴慧;;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稳定性控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14期

8 毕克新;黄平;;制造业企业产品与工艺创新知识流耦合过程与控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9 张峰;刘侠;;外部知识搜寻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J];管理科学;2014年01期

10 张泽麟;王道平;张虹;张红;;标准设定动因下企业R&D联盟的进化博弈分析[J];软科学;2014年01期



本文编号:2675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675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5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