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组织合法性获取及演变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19:49
【摘要】:近年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政府部门、商业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等纷纷出现“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企业,凭借其利用商业运作方式向公众提供社会服务的创新理念,为解决“三重失灵”的困境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社会企业作为社会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载体,兼具“经济性与社会性”的双元特质,表现出既拥有市场价值、更追求社会价值的混合属性。一方面,社会企业的双元特质能为其可持续性地解决社会问题带来优势;另一方面,在整体法律制度缺失和外部认知规范不足的我国情境下,社会企业的双元特质却使其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质疑和困境,尤其是为兼顾“经济性”与“社会性”的两难所造成的组织合法性困境。现有研究根据不同组织合法性类别,对社会企业的合法化战略进行了探讨,但缺少对社会企业不同组织合法性间的演变机制深入探析。为此,本研究以促进我国社会企业发展为立足点,从管理学、营销学的视角综合运用组织合法性、组织社会化、互动仪式链等理论,对社会企业成长中组织合法性获取及其演变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围绕所聚焦的关键话题,本研究以社会企业、组织合法性、组织社会化、顾客角色行为等作为关键词,广泛搜集和查阅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通过对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与梳理,找出现有文献尚未探讨清楚的研究缺口,主要体现为关于社会企业成长中组织合法性演变、社会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及以社会企业为对象的实证研究等三个方面,最终提炼出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其次,在现实情境与理论回顾基础上,本研究以两个典型社会企业为案例对象,通过纵向双案例探索性研究,识别出社会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组织合法性获取及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社会企业而言,在企业利益相关者社会化管理策略的刺激引导下,组织合法性的获取呈现出动态演变的特征。社会企业可逐步采取“群体社会化”、“任务社会化”、“组织社会化”的策略引导利益相关者产生经济性和社会性双元闭环互动,进而促使社会企业组织合法性的获取呈现出从“关系合法性”到“市场合法性”再到“社会合法性”的演变规律。再次,基于“刺激-机体-反应”框架,本研究进一步聚焦于个体顾客层面,从社会化理论视角入手,构建了社会企业组织合法性的影响因素模型,以及对最终顾客角色行为的作用。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顾客社会化策略是社会企业获取组织合法性的重要驱动因素和有效手段,其中,群体社会化直接影响关系合法性,任务社会化直接影响市场合法性,组织社会化直接影响关系合法性和社会合法性。同时,关系合法性、市场合法性、社会合法性三维度之间存在依次影响作用,进而导致群体社会化、任务社会化、组织社会化分别对不同合法性具有间接影响作用。最终,社会企业所获得的不同组织合法性会进一步对顾客公民行为和持续购买行为等顾客角色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本研究以社会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并验证了其组织合法性的获取及演变机制,即:随着社会企业成长阶段的不断推进,组织合法性呈现出按“关系合法性——市场合法性——社会合法性”依序演变的特征,而社会企业对顾客等利益相关者所实施的群体社会化、任务社会化、组织社会化等不同社会化策略,是推动并实现这一演变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不仅将商业企业领域的组织合法性理论拓展到社会企业领域,丰富了社会企业领域的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拓展了组织合法性理论的内涵与边界,并与互动仪式链理论相结合,探讨了社会企业组织合法性的获取与演变机制,同时还深化了组织社会化理论的应用研究,为社会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制定更具针对性地合法化战略提供了建议,有利于最终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元实现。
【图文】:
图 1-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1.3.2 研究方法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范式通常包括两个大类:规范主义范式和实证主义范式其中,规范主义范式重点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而实证主义范式重点回答“什么”的问题。针对本研究的核心话题和主要研究内容,秉承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研究原则,将综合运用这两类研究范式,通过方法上的取长补短及优势互补,以最大限度地增强研究信度和效度。具体而言,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1)文献研究围绕本研究的核心话题,本文根据社会企业、组织合法性、组织社会化、顾角色行为、顾客公民行为、互动仪式链等关键词,广泛搜集和查阅了国内外相关
9图 1-2 研究技术路线图1.4 研究创新点1.4.1 以社会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组织合法性相关话题现有关于组织合法性的探讨大多以商业企业,尤其是创业型、成长型商业企业为研究对象(Bowen et al.,2010;李玉刚和童超,2015),而社会企业作为社会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产物,以其兼具经济性和社会性的双元特质,,显著区别于一般商业企业。纵观当前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状况,绝大多数尚处于初始创立阶段或成长发展阶段(刘志阳和金仁e
本文编号:2676514
【图文】:
图 1-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1.3.2 研究方法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范式通常包括两个大类:规范主义范式和实证主义范式其中,规范主义范式重点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而实证主义范式重点回答“什么”的问题。针对本研究的核心话题和主要研究内容,秉承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研究原则,将综合运用这两类研究范式,通过方法上的取长补短及优势互补,以最大限度地增强研究信度和效度。具体而言,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1)文献研究围绕本研究的核心话题,本文根据社会企业、组织合法性、组织社会化、顾角色行为、顾客公民行为、互动仪式链等关键词,广泛搜集和查阅了国内外相关
9图 1-2 研究技术路线图1.4 研究创新点1.4.1 以社会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组织合法性相关话题现有关于组织合法性的探讨大多以商业企业,尤其是创业型、成长型商业企业为研究对象(Bowen et al.,2010;李玉刚和童超,2015),而社会企业作为社会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产物,以其兼具经济性和社会性的双元特质,,显著区别于一般商业企业。纵观当前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状况,绝大多数尚处于初始创立阶段或成长发展阶段(刘志阳和金仁e
本文编号:2676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676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