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5 03:07
   在知识经济体系下,知识员工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角,组建相应的知识型团队已成为现代组织管理知识员工最常见的方式。尽管知识型团队组建的初衷在于整合知识员工的专业性和异质性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开发、创造知识密集型产品或提供知识密集型服务,然而知识员工常常对知识分享怀有抵触心理,知识型团队成员之间常常会彼此隐藏知识。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76%的北美知识员工和46%的中国知识员工在工作中会对同事隐藏知识,团队内部每天大约有10%的知识转移事件之中存在知识隐藏,知识型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隐藏对个体和团队均会造成不利影响。知识型团队成员为什么会彼此隐藏知识?有哪些因素会诱发知识型团队成员的知识隐藏?知识型团队成员的知识隐藏又会带来何种不利后果?本文围绕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前因与后果展开相关理论研究,这对于事前预防和削减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发生,以及事后降低和控制知识隐藏造成的不利后果,提高知识型团队绩效,增强团队创造力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获取数据资料,借鉴系统科学领域中“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的思想,将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影响因素系统归纳为“物理因素”(知识属性因素)、“事理因素”(团队层面因素)和“人理因素”(知识互动双方因素)三个主范畴。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三个主范畴对知识隐藏的作用路径并不一致,构建了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物理/事理/人理—知识隐藏整合模型,简称WSR-KH)。第二、基于知识权力理论,探讨了“物理因素”主范畴中知识社会属性“感知的知识所有权”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作用机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重复抽样法和多层线性模型对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感知的知识个人所有权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的知识组织所有权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知识权力损失在感知的知识所有权与知识隐藏的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团队绩效动机氛围强化了知识权力损失对知识隐藏的正向影响;团队精熟动机氛围弱化了知识权力损失对知识隐藏的正向影响。第三、基于调节焦点理论,探讨了“事理因素”主范畴中“团队政治氛围”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作用机制。通过多层线性模型方法对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团队政治氛围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团队成员的防御型情境焦点在团队政治氛围与知识隐藏的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第四、基于心理契约理论,探讨了“人理因素”主范畴中知识拥有者的人格特质“黑暗人格三合一”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作用机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黑暗人格三合一(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倾向于采取含糊隐藏策略,自恋者倾向于采取辩解隐藏策略,精神病态者倾向于采取装傻隐藏策略;交易型心理契约在黑暗人格三合一与知识隐藏的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性别调节自恋、精神病态与交易型心理契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上述正向关系在男性中更强,在女性中较弱;性别还调节自恋和精神病态通过交易型心理契约对知识隐藏的间接作用,表现为上述间接作用在男性中更强,在女性中较弱。最后、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探讨了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所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知识隐藏恶性循环”的形成机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重复抽样法对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知识寻求者感知的装傻隐藏和感知的含糊隐藏对未来的知识隐藏(指向初始隐藏者)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够引发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恶性循环;然而,知识寻求者感知的辩解隐藏对未来的知识隐藏(指向初始隐藏者)的影响不显著,不会引发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恶性循环;知识寻求者的消极情感在感知的装傻隐藏、感知的含糊隐藏与未来的知识隐藏(指向初始隐藏者)的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知识寻求者的换位思考能够调节感知的装傻隐藏、感知的含糊隐藏对消极情感的正向影响,有助于打破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恶性循环。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272.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知识型团队内涵研究现状及评述
        1.3.2 知识隐藏的概念、维度与测量研究现状及评述
        1.3.3 知识隐藏与知识保留、知识囤积的区别研究现状及评述
        1.3.4 知识隐藏与知识共享的关系研究现状及评述
        1.3.5 知识隐藏的前因变量研究现状及评述
        1.3.6 知识隐藏的结果变量研究现状及评述
    1.4 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内涵及特征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
    2.1 扎根理论
    2.2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
    2.3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2.3.1 研究方法
        2.3.2 资料收集
    2.4 资料分析与模型构建
        2.4.1 开放式编码
        2.4.2 主轴编码
        2.4.3 选择性编码
        2.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2.5 模型阐释和研究发现
        2.5.1 物理因素
        2.5.2 事理因素
        2.5.3 人理因素
    2.6 理论贡献和管理启示
        2.6.1 理论贡献
        2.6.2 管理启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感知的知识所有权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作用机制
    3.1 研究模型构建
    3.2 理论基础
        3.2.1 知识社会属性“感知的知识所有权”
        3.2.2 知识权力理论
    3.3 研究假设
        3.3.1 感知的知识所有权与知识隐藏
        3.3.2 知识权力损失的中介作用
        3.3.3 团队动机氛围的跨层次直接作用和调节作用
    3.4 研究设计
        3.4.1 变量测量
        3.4.2 样本来源和数据收集
    3.5 数据分析
        3.5.1 信度与效度分析
        3.5.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3.5.3 团队层次变量数据聚合检验
    3.6 假设检验
        3.6.1 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检验
        3.6.2 跨层次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
    3.7 讨论与启示
        3.7.1 实证结果讨论
        3.7.2 理论贡献
        3.7.3 管理启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团队政治氛围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作用机制
    4.1 研究模型构建
    4.2 理论基础
        4.2.1 团队政治氛围
        4.2.2 调节焦点理论
    4.3 研究假设
        4.3.1 团队政治氛围与知识隐藏
        4.3.2 防御型情境焦点的中介作用
    4.4 研究设计
        4.4.1 变量测量
        4.4.2 样本来源和数据收集
    4.5 数据分析
        4.5.1 信度与效度分析
        4.5.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5.3 团队层次变量数据聚合检验
    4.6 假设检验
        4.6.1 直接效应检验
        4.6.2 多层次中介效应检验
    4.7 讨论与启示
        4.7.1 实证结果讨论
        4.7.2 管理启示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暗人格三合一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的作用机制
    5.1 研究模型构建
    5.2 理论基础
        5.2.1 黑暗人格三合一
        5.2.2 心理契约理论
    5.3 研究假设
        5.3.1 黑暗人格三合一与知识隐藏
        5.3.2 交易型心理契约的中介作用
        5.3.3 性别的调节作用
    5.4 研究设计
        5.4.1 变量测量
        5.4.2 样本来源和数据收集
    5.5 数据分析
    5.6 假设检验
        5.6.1 直接效应检验
        5.6.2 中介效应检验
        5.6.3 调节效应检验
        5.6.4 事后分析结果
    5.7 讨论与启示
        5.7.1 实证结果讨论
        5.7.2 理论贡献
        5.7.3 管理启示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隐藏恶性循环的形成机制
    6.1 研究模型构建
    6.2 理论基础
    6.3 研究假设
        6.3.1 知识寻求者感知的知识隐藏与未来的知识隐藏
        6.3.2 知识寻求者消极情感的中介作用
        6.3.3 知识寻求者换位思考的调节作用
    6.4 研究设计
        6.4.1 变量测量
        6.4.2 样本来源和数据收集
    6.5 数据分析
        6.5.1 信度与效度分析
        6.5.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6.6 假设检验
        6.6.1 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检验
        6.6.2 调节效应检验
    6.7 讨论与启示
        6.7.1 实证结果讨论
        6.7.2 理论贡献
        6.7.3 管理启示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健宇;李柏洲;袭希;;知识产权契约激励与个体知识创造行为的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15年03期

2 耿耀国;孙群博;黄婧宜;朱远征;韩晓红;;黑暗十二条与短式黑暗三联征量表:两种黑暗三联征测量工具中文版的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02期

3 曹宇;;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5年02期

4 段锦云;王娟娟;朱月龙;;组织氛围研究:概念测量、理论基础及评价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12期

5 徐建中;曲小瑜;;基于扎根理论的装备制造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驱动因素的质化研究[J];管理评论;2014年10期

6 曹洲涛;杨瑞;;知识领地行为视角下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转移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10期

7 黄磊;;康德与福柯:从知识论的构造到权力论的生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8 李露凡;舒欢;;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工程项目融资模式评价与决策[J];工程管理学报;2014年03期

9 金辉;;基于匹配视角的内外生激励、知识属性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年03期

10 李柏洲;徐广玉;苏屹;;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知识转移风险识别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梦媛;组织政治氛围对组织创新和组织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婷;共享领导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影响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55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855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0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