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银行DR支行社会化媒体营销管理案例研究
本文关键词:D银行DR支行社会化媒体营销管理案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化营销网络是一个营销趋势,如facebook、twitter等社会化网络工具,他们甚至有改变社会的能力”[1]。这是“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先生的观点。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日趋成熟的科技和微信使用的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在社会化网络中改变了,品牌的营销方式、阵地也随之变革,当然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不甘落后,亦纷纷试水社会化营销。近年来,由于微信用户量巨大,是潜在商机的目标群体,各领域对微信营销情有独钟。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实施精准营销的微信公众平台屈指可数,所以各行业各领域对微信营销热度只增不减、跃跃欲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银行微信公众台作为服务客户的创新渠道,其发展速度可称为势如破竹。但目前大部分国内商业银行推出的微信公众平台存在类似问题,诸如用户少且活跃度不高、推送信息难以转化为成果、营销推广态势疲软、业务种类单一且平台低效低能、用户隐私安全受到威胁等问题。从传统营销向新媒体营销转变下,银行微信公众平台的营销活动应以客户为中心,而非以产品为中心,这也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中营销传播的精髓。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角度,所以对于每一个用户而言,营销服务都是以智能性的交互并以满足用户需求开始,从而实施定制化地开展。微信公众平台良好的交互性、使用的便捷性、模块的智能性,为用户提供了很好的服务体验奠定了基础,但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解决用户担忧必须放在首位。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全新的事物有其独有的优劣方面,其运营中过程可能存在如用户信息私密性、系统认证安全性和监管真空等实际的问题,都需一一解决。基于以上,本文通过提取D银行DR支行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107条信息内容为分析样本,通过采用“5R”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对微信运营管理进行分析,并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信 公众平台营销 客户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4;F832.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2
- 1.1.1 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简介9-11
- 1.1.2 银行微信公众平台情况11
- 1.1.3 微信营销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11-12
- 1.2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12-13
- 1.3 案例内容结构13-14
- 2 案例正文14-25
- 2.1 D银行DR支行简介14
- 2.2 微信营销平台管理的运行情况14-20
- 2.2.1 D银行DR支行微信平台建设情况14-18
- 2.2.2 D银行DR支行微信平台运行情况18-20
- 2.3 D银行DR支行微信营销管理问题20-25
- 2.3.1 用户少且活跃度不高20-22
- 2.3.2 信息推送难以转化为成果22-23
- 2.3.3 营销推广态势疲软23
- 2.3.4 种类单一且平台低效23-24
- 2.3.5 用户隐私安全受到威胁24-25
- 3 案例分析25-35
- 3.1 理论依据25-26
- 3.1.1 5R理论25-26
- 3.1.2 技术接受模型(TAM)26
- 3.2 外部环境分析26-28
- 3.2.1 政策法律环境27
- 3.2.2 社会文化27
- 3.2.3 社会信任27-28
- 3.2.4 市场与竞争环境28
- 3.3 D银行DR支行微信营销管理问题原因28-35
- 3.3.1 微信平台运营规划不足29
- 3.3.2 聚焦客户需求环节不完善29-31
- 3.3.3 运营制度建设不完整31-33
- 3.3.4 平台智能化应用有待提升33
- 3.3.5 微信平台信息数据安全性有待规范33-35
- 4 解决对策35-41
- 4.1 明确平台定位,完善运营规划35-36
- 4.1.1 管理层重视35
- 4.1.2 配备专职运营团队35
- 4.1.3 把握客户源头35-36
- 4.2 建立有效交互,差异化策略满足客户需求36-37
- 4.2.1 策划交互吸引客户关注36
- 4.2.2 实施超额收益助推成交意向36-37
- 4.2.3 线上客户导入线下购买37
- 4.3 建立激励机制,完善配套制度建设37-38
- 4.3.1 设置阶段性KPI绩效考核37
- 4.3.2 明确运营流程标准37-38
- 4.3.3 建立评价机制38
- 4.4 完善平台智能化功能,提升用户良好体验38-39
- 4.4.1 丰富业务条线种类38
- 4.4.2 共享客服中心数据知识库38-39
- 4.4.3 建立智能系统应用39
- 4.5 规范网络安全措施,防范运营风险39-41
- 4.5.1 积极开展安全教育39-40
- 4.5.2 规范公众账号管理40
- 4.5.3 呼吁监管部门出台法规40-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3
- 致谢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华;;通过社会化媒体创建企业品牌[J];经营管理者;2009年23期
2 张雪超;;社会化媒体的营销潜能[J];互联网天地;2010年06期
3 宋安;;不要对社会化媒体危机望而却步[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1年03期
4 吴剑敏;;社会化媒体在政府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1年08期
5 赵苑君;;社会化媒体的品牌营销[J];信息通信;2011年03期
6 Rick Milanthal;;品牌如何在社会化媒体中发出声音[J];中国广告;2011年08期
7 付玉辉;;社会化媒体:未来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J];互联网天地;2011年09期
8 邓煜;唐大麟;于梦;;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之道[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11期
9 ;探寻社会化媒体的价值[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2年01期
10 王莉莉;;社会化媒体:广告主的双刃剑[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岚;;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新媒体内容传播[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3年学术年会、五届五次理事会暨第六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广电篇)[C];2013年
2 吕天鹤;;论社会化媒体对科层制的冲击——以微博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3 李艳丽;;社会化媒体在体育产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4 华迎;王永贵;李兵;;社会化媒体中用户创造内容(UGC)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刘涛;杨有庆;;社会化媒体与都市空间的社会化表征[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论文集[C];2012年
6 信莉丽;庄严;;美联社微博新闻本土化研究[A];2014中国传播论坛:“国际话语体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海波 编译;社会化媒体:危机公关的利器[N];中国民航报;2011年
2 杨吉;社会化媒体对企业意味着什么[N];上海证券报;2013年
3 杨吉;社会化媒体对企业意味着什么[N];中华读书报;2013年
4 杨吉 法学博士 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秘书长;社会化媒体企业意味着什么[N];中国图书商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周婷;社会化媒体掀起营销浪潮[N];中国证券报;2010年
6 祝华新;社会化媒体:社会管理新挑战[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李延生;借力社会化媒体[N];中国企业报;2011年
8 记者 李思;社会化媒体“遍地开花”[N];上海金融报;2011年
9 任沁沁 胡雅婷;梦想成真,社会化媒体正在融入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10 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王兴全;“数字化野火”:风险与治理[N];文汇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宇翔;社会化媒体中用户生成内容的动因与激励设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丁方舟;中国网络行动的动因、过程与影响[D];浙江大学;2015年
3 姚远;面向社会化媒体的用户生成内容推荐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4 朱文龙;社会化媒体调查的适用性与模式效果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刘欣;面向社会化媒体的内容推荐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6 潘p,
本文编号:304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04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