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HK供电局基层员工激励机制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5 07:00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竞争之本。企业新时期的转型发展对员工队伍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基层员工作为员工队伍的主要群体,更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HK供电局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改革探索和创新举措,但有些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改善,尤其是如何构建科学高效的基层员工激励机制,如何让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已经成为HK供电局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和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背景出发,分析了国有供电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压力,阐述了供电局人力资源管理对基层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带来的影响。围绕“优化HK供电局基层员工激励机制”这一基本研究课题,结合电力行业和HK供电局的工作实际,分析了HK供电局基层员工激励机制现状,运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等创新方法,找出HK供电局基层员工现行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围绕着五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的双重视角,创新性地提出了五项举措优化了基层员工激励策略,以激发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确保基层员工优化激励机制落到实处,还需要进行配套制度等保障措施建设。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HK供电局找到基层员工...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海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HK供电局基层员工激励机制优化研究


内容型激励理论的相互关系

结构图,供电局,组织机构,结构图


海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4HK供电局基层员工激励机制现状分析4.1HK供电局概况HK供电局是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直属分公司,担负HK电网以及全省北部片区220kV输变电线路的运行维护。HK供电局认真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以实际行动扛起了省会供电局的责任担当。HK供电局承担着海南电网公司三分之一的售电任务。截至目前,管辖变电站40座,其中220千伏变电站8座,主变14台;110千伏变电站23座,主变45台;35千伏变电站9座,主变16台。管辖10千伏开闭所42座。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4341.45千米。管辖配网10千伏线路581条(含开闭所出线),总长3052千米。公用配电变压器2791台、专用配电变压器6872台。供电服务面积2304.84平方公里,用电客户31.8万户。4.1.1HK供电局组织架构目前,HK供电局采取集约化管理模式,领导班子下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市场营销部、生产设备管理部、计划建设部、企业管理部、安全监管部、党建工作部、监督审计部、工会工作机构等11个职能部门,系统运行部、信息中心、客户服务中心、计量中心、物流服务中心、营销稽查中心、配电管理中心、建管中心、输电管理所、变电管理所、5个城区供电所、13个乡镇供电所等28个二级单位。二级单位也称基层单位。图2HK供电局组织机构结构图Fig.2OrganizationchartofHKPowerSupplyBureau资料来源:HK供电局内部资料

对比图,岗位,供电局,班组


海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图5HK供电局基层班组岗位岗级优化设计对比图Fig.5ComparisonchartofpostleveloptimizationdesignofbasicteamofHKPowerSupplyBureau资料来源:HK供电局内部资料岗级晋升:在宽带岗级区间内,根据基层员工所取得的岗位胜任能力等级、作业授权和业绩考核结果综合确定岗级晋升和工资兑现。③开展基层员工作业授权。围绕培训评价→作业授权→岗级晋升→工资兑现的闭环流程,开展基层员工作业授权,确保基层员工岗级能上能下,薪酬能增能减,形成良性激励约束机制。修订培训评价标准:供电局专业部门组织专家团队根据大班组岗位职责要求,在现行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标准及培训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各岗位(岗级)晋升条件和胜任能力要求划分模块,编制相应岗位(岗级)培训规范、评价标准及评价题库,同时根据新技术、新技能的要求,紧贴生产现场每年进行滚动修编。开展员工培训评价:按照分层培训、统一评价的原则,各基层单位依据岗位(岗级)培训规范组织开展贴近生产实际的实操培训。HK供电局组织符合条件的基层员工到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培训与评价中心开展突出核心业务能力的模块化评价。开展员工作业授权:基层单位班组直线经理根据员工持证情况(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成绩、准入持证、安规考试、专项考试等),结合其安全意识、团队合作表现等,决定是否给予该员工作业授权。④开展薪酬兑现工作。取得作业授权的员工,由培训与评价中心制发证书,基层单位根据任职条件执行岗级晋升和工资兑现;未取得作业授权,由培评中心组织该员


本文编号:3099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099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1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