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5 13:49
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全体系各种优惠政策与资金直接补贴的护航下,已经取得较大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生产与销售大国。在“一带一路”走廊的建设下,沿线各国对我国的产品需求从数量和质量全面覆盖,这将是我国在世界汽车产业中实现超越的重大机会。本文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首先,整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文献综述并展开述评,再对新能源汽车和产业集群及产业竞争力进行概念界定,整理出产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理论、钻石模型竞争优势理论。然后,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发现新能源汽车存在核心技术未建立统一标准、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待完善、销售价格偏高等问题。再基于钻石模型从五个维度定性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构建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得到31个省市产业竞争力得分,进而得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得分。其中长三角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最强,东北产业集群与西部产业集群竞争力较弱。最后,提出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布局,加快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合作,调整财税优惠政策、推进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宣传、改变消费者的观念...
【文章来源】: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014—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辆
第四章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16第四章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在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从第一电动网、全国乘用车市场联席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年鉴、国家及各省市统计局获取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来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主要从生产要素、国内市场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策略、结构与同业竞争以及政府行为与机遇五个角度进行分析,为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找出针对性。4.1生产要素波特认为影响某个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中的第一点是生产要素,它包括人力资源、基础配套设施等。技术人才是行业未来能否更好地发展的重点因素,科研机构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保障,基础设施是行业未来到底发展有多好的基础性、决定性因素。故文章选取从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因素去分析生产要素,人力资源有高级与普通之分,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制造业从业人数;科研机构有设施汽车专业的高校与专业的科研所;基础设施重点在公共充电桩、换电站数量。4.1.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有初级与高级人力之分,我国自恢复高考后,高等教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取得巨大的进步,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截止2018年,在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中,北京市5268人数量最多,青海省1462人为最少的省份。整体平均数2663人,超过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工业强国的平均水平,见图4.1。图4.1各省市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学生在校生数
第四章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18江苏吉林湖南湖北黑龙江河南河北海南贵州广西科研机构05000110010相关高校0500031117江西山东青海宁夏内蒙古辽宁广东甘肃福建北京科研机构0相关高校0安徽4.1.2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程度是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充(换)电站,充(换)电站建设数量、布局的科学性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对于汽车使用实用性的一个最大考虑因素,进而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能不能发展更快更好的一个因素。电能是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壮大需要大面积建设充(换)电站、桩。2018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站、桩保有量达到353239根,比2016年增加25万多座\根,建设量呈上升趋势,见图4.3。建设量最多的是广东、上海、北京、天津等发达地方,相比较下西部省市建设较少较慢。未来大面积的建设公共充(换)电站、桩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图4.3各省市公共充(换)电站、桩保有量4.1.3政府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能源汽车价格补贴政策的绩效分析和改善建议——以J新能源汽车公司为例[J]. 王雨,陆培军,陶明. 价格月刊. 2020(02)
[2]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J]. 左世全,赵世佳,祝月艳. 经济纵横. 2020(01)
[3]基于新钻石模型的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J]. 谢文浩,曾栋材. 科技管理研究. 2019(09)
[4]双积分政策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补贴研究[J]. 郑吉川,赵骅,李志国. 科研管理. 2019(02)
[5]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盘点 政策篇[J]. 甄文媛. 汽车纵横. 2019(02)
[6]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J]. 张厚明. 科学管理研究. 2018(06)
[7]高质量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提升[J]. 张二震,戴翔.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8]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地方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J]. 刘宗巍,赵福全,陈嘉瑶. 科技管理研究. 2018(07)
[9]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本优势探析[J]. 刘大进.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05)
[10]中日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比较分析——基于政策工具与产业生态系统的视角[J]. 刘兆国,韩昊辰. 现代日本经济. 2018(02)
硕士论文
[1]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
[2]特斯拉汽车营销策略研究[D]. 姚振宇.广东财经大学 2016
[3]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中国经营模式研究[D]. 闫锴.中国人民大学 2015
[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D]. 王嘉诚.上海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99792
【文章来源】: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014—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辆
第四章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16第四章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在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从第一电动网、全国乘用车市场联席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年鉴、国家及各省市统计局获取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来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主要从生产要素、国内市场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策略、结构与同业竞争以及政府行为与机遇五个角度进行分析,为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找出针对性。4.1生产要素波特认为影响某个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中的第一点是生产要素,它包括人力资源、基础配套设施等。技术人才是行业未来能否更好地发展的重点因素,科研机构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保障,基础设施是行业未来到底发展有多好的基础性、决定性因素。故文章选取从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因素去分析生产要素,人力资源有高级与普通之分,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制造业从业人数;科研机构有设施汽车专业的高校与专业的科研所;基础设施重点在公共充电桩、换电站数量。4.1.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有初级与高级人力之分,我国自恢复高考后,高等教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取得巨大的进步,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截止2018年,在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中,北京市5268人数量最多,青海省1462人为最少的省份。整体平均数2663人,超过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工业强国的平均水平,见图4.1。图4.1各省市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学生在校生数
第四章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18江苏吉林湖南湖北黑龙江河南河北海南贵州广西科研机构05000110010相关高校0500031117江西山东青海宁夏内蒙古辽宁广东甘肃福建北京科研机构0相关高校0安徽4.1.2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程度是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充(换)电站,充(换)电站建设数量、布局的科学性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对于汽车使用实用性的一个最大考虑因素,进而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能不能发展更快更好的一个因素。电能是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壮大需要大面积建设充(换)电站、桩。2018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站、桩保有量达到353239根,比2016年增加25万多座\根,建设量呈上升趋势,见图4.3。建设量最多的是广东、上海、北京、天津等发达地方,相比较下西部省市建设较少较慢。未来大面积的建设公共充(换)电站、桩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图4.3各省市公共充(换)电站、桩保有量4.1.3政府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能源汽车价格补贴政策的绩效分析和改善建议——以J新能源汽车公司为例[J]. 王雨,陆培军,陶明. 价格月刊. 2020(02)
[2]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J]. 左世全,赵世佳,祝月艳. 经济纵横. 2020(01)
[3]基于新钻石模型的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J]. 谢文浩,曾栋材. 科技管理研究. 2019(09)
[4]双积分政策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补贴研究[J]. 郑吉川,赵骅,李志国. 科研管理. 2019(02)
[5]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盘点 政策篇[J]. 甄文媛. 汽车纵横. 2019(02)
[6]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J]. 张厚明. 科学管理研究. 2018(06)
[7]高质量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提升[J]. 张二震,戴翔.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8]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地方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J]. 刘宗巍,赵福全,陈嘉瑶. 科技管理研究. 2018(07)
[9]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本优势探析[J]. 刘大进.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05)
[10]中日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比较分析——基于政策工具与产业生态系统的视角[J]. 刘兆国,韩昊辰. 现代日本经济. 2018(02)
硕士论文
[1]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
[2]特斯拉汽车营销策略研究[D]. 姚振宇.广东财经大学 2016
[3]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中国经营模式研究[D]. 闫锴.中国人民大学 2015
[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D]. 王嘉诚.上海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99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099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