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法律对策
发布时间:2021-03-27 06:32
回顾国企改革历程,从放权让利式的微观经营机制改革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国企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及国有经济结构不够优化的困境。深化国企改革,需要进行相关法律制度完善和创新。从合理确定股权比例的角度,要综合考虑国有股权占比问题,探索充分竞争领域国企退出机制,增强关系国民经济、国家安全领域国企的国有资本控制力;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角度,要探索国资监管新模式,实现政企、政资分离;从完善国企法人治理机制的角度,要构建党委会与股东会、董事会协商治理机制,改进对国企管理者和员工的激励机制;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角度,要构建国有资产交易优先权的法律保障机制。
【文章来源】:中州学刊.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理论观点
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企分类改革后仍存在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股权比例设计方面的问题
(二)国企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国有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
1.实现“两权分离”仍然是国企改革中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国企法人治理机制不能发挥有效的激励、制衡作用
3.国有产权的保护、流转机制不完善,难以为国有资产交易提供有效保障
三、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法律对策
(一)明确国企的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国有股权比例
(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产权保护机制
1.创新国资监管模式,真正实现政企、政资分离
2.创新和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和制衡机制
3.建立和完善国有产权交易和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体制变革中的“混合所有制”——20世纪50年代私营工业企业“公私合营”再探讨[J]. 赵学军.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6(06)
[2]国企改革中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及企业绩效[J]. 武常岐,张林.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3]论企业委托代理激励机制与国企改革[J]. 尹波. 东岳论丛. 2001(06)
本文编号:3103071
【文章来源】:中州学刊.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理论观点
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企分类改革后仍存在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股权比例设计方面的问题
(二)国企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国有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
1.实现“两权分离”仍然是国企改革中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国企法人治理机制不能发挥有效的激励、制衡作用
3.国有产权的保护、流转机制不完善,难以为国有资产交易提供有效保障
三、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法律对策
(一)明确国企的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国有股权比例
(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产权保护机制
1.创新国资监管模式,真正实现政企、政资分离
2.创新和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和制衡机制
3.建立和完善国有产权交易和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体制变革中的“混合所有制”——20世纪50年代私营工业企业“公私合营”再探讨[J]. 赵学军.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6(06)
[2]国企改革中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及企业绩效[J]. 武常岐,张林.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3]论企业委托代理激励机制与国企改革[J]. 尹波. 东岳论丛. 2001(06)
本文编号:3103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103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