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交债发行公告对公司股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9 17:50
可交换债券是一种创新型金融衍生品,最早出现于国外并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尽管学者们对该产品的公告效应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受制于市场的不同,其结果存在差异。因此研究可交换债券的公告效应有助于帮助投资者从中国市场出发更好的认识可交换债券,也有助于丰富我国市场的融资选择。本文利用文献查阅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理论与实证相结合。首先,阐述了可交换债券的理论基础,并在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可交换债券的监管制度设置、条款设置、创新应用以及融资风险,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其发行现状。其次,本文选取自2013年-2019年6月所有成功上市的可交换债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公告对公司股价呈现负向影响,其中发行总规模为正向影响作用,相对规模以及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为负向影响作用。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股东减持意愿提前泄露、投机性的减持行为引发投资者担忧、发行人风险把控意识较弱,同时本文针对结果分别从政府、金融中介机构、发行方和投资者的角度提出建议。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技术路线图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可交换债券发行公告日股价效应的实证研究31新兴公司(主要是高新技术企业),这些公司凭借高新技术迅速成长,但上市时间相对较短,存在不同程度的融资需求,这些公司股东通过发行可交换债券以实现低息融资。其中,中小板上市的公司数量达39家,占较大的比例,占比较小的创业板有22家。图4-1清洁样本上市板块占比分析4.5模型结果分析(1)首先,在利用市场模型法时,需要建立回归方程,计算样本股票的正常收益率,即:Rit=αi+βiRmt+εitεit~N(0,δ2)(4-2)(i=1,2…180,t=-180,-179…-60)利用OLS法估计在估计窗[-180,-60]内参数αi和βi。其中:Rmt=Pmt-Pm(t-1)Pm(t-1)(4-3)式中:Rmt——样本股票所在交易所市场日收益率;Pmt——上证指数或深证指数在第t日的收盘价;Pmt(-1)——上证指数或深证指数在第(t-1)日的收盘价。因样本数量较多,文中不再一一列举各样本的回归方程。(2)计算各样本股票的异常收益率(AR)以及平均异常收益率(AAR),公式分别为:ARit=Rit-Rit=Rit-(αi+βiRmt)(4-4)沪主板40%深主板11%深创业板18%深中小板31%沪主板深主板深创业板深中小板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可交换债券发行公告日股价效应的实证研究37变量B标准误差tSig.容差VIFFIXEDR-0.42210.3150-1.340.1820.95201.05在OLS回归中,笔者采用正态概率图来检验随机误差项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如果残差概率图与正态概率图接近重合,说明OLS回归结果是有效的。图4-3为模型回归的残差分布图,与正态概率图接近,说明残差接近于正态分布,即该模型OLS回归的结果是有效的。图4-3残差分布图F值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模型回归整体结果较为显著。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除了MATURITY和FIXEDR两个变量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检验外,其他变量均通过。回归结果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债券公告效应主要受发行总规模、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相对规模影响。其中,发行总规模为正向影响作用,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以及相对规模均为负向影响作用。公司规模、负债比率以及财务杠杆对公告时间窗口的累积异常收益率的影响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公司总资产、高杠杆都不会显著影响公告日前后两天的累积异常收益率,同时高杠杆也不会向市场负面信息,投资者不认为高杠杆会对公司未来业绩有显著影响。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也没有对累积异常收益率存在显著影响作用,表明无论续表4-11模型回归系数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融资方式创新——以艾派克并购利盟国际为例[J]. 赵晴,袁天荣,许汝俊. 财会月刊. 2018(19)
[2]技术解读可交换债券[J]. 任贵永. 新理财. 2017(11)
[3]私募可交换债券井喷式发展背景下的风险防范[J]. 周云,温丽荣. 武汉金融. 2017(07)
[4]可交换债券在并购中的应用:驱动因素、衍生风险与防控机制[J]. 潘爱玲,邱金龙,刘文楷.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06)
[5]可交换债券的相关问题探讨[J]. 陈帅. 北方金融. 2017(03)
[6]可交换债风险收益特征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启示[J]. 范林凯. 新金融. 2017(03)
[7]资本新宠儿 可交换公司债[J]. 何志翀. 英才. 2016(11)
[8]并购2.0时代 可交换债井喷[J]. 凯夫. 英才. 2016(10)
[9]混合型筹资工具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J]. 史琪,罗培,赵依. 冶金财会. 2016(04)
[10]可交换债券:不再被雪藏的债券新品种[J]. 王合绪,王震. 今日工程机械. 2015(12)
博士论文
[1]可转换债券融资与股价效应研究[D]. 胡敏杰.西南交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艾派克跨境并购Lexmark的案例研究[D]. 李英华.沈阳工业大学 2018
[2]以发行可交换债方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效果研究[D]. 雷达.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3]可交换债券发行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研究[D]. 项思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4]可交换债的法律制度研究[D]. 李斐然.华东政法大学 2016
[5]中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公告效应研究[D]. 曾昭明.暨南大学 2014
[6]国有股减持工具创新—可交换债券的研究[D]. 龚立力.中国人民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07930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技术路线图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可交换债券发行公告日股价效应的实证研究31新兴公司(主要是高新技术企业),这些公司凭借高新技术迅速成长,但上市时间相对较短,存在不同程度的融资需求,这些公司股东通过发行可交换债券以实现低息融资。其中,中小板上市的公司数量达39家,占较大的比例,占比较小的创业板有22家。图4-1清洁样本上市板块占比分析4.5模型结果分析(1)首先,在利用市场模型法时,需要建立回归方程,计算样本股票的正常收益率,即:Rit=αi+βiRmt+εitεit~N(0,δ2)(4-2)(i=1,2…180,t=-180,-179…-60)利用OLS法估计在估计窗[-180,-60]内参数αi和βi。其中:Rmt=Pmt-Pm(t-1)Pm(t-1)(4-3)式中:Rmt——样本股票所在交易所市场日收益率;Pmt——上证指数或深证指数在第t日的收盘价;Pmt(-1)——上证指数或深证指数在第(t-1)日的收盘价。因样本数量较多,文中不再一一列举各样本的回归方程。(2)计算各样本股票的异常收益率(AR)以及平均异常收益率(AAR),公式分别为:ARit=Rit-Rit=Rit-(αi+βiRmt)(4-4)沪主板40%深主板11%深创业板18%深中小板31%沪主板深主板深创业板深中小板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可交换债券发行公告日股价效应的实证研究37变量B标准误差tSig.容差VIFFIXEDR-0.42210.3150-1.340.1820.95201.05在OLS回归中,笔者采用正态概率图来检验随机误差项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如果残差概率图与正态概率图接近重合,说明OLS回归结果是有效的。图4-3为模型回归的残差分布图,与正态概率图接近,说明残差接近于正态分布,即该模型OLS回归的结果是有效的。图4-3残差分布图F值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模型回归整体结果较为显著。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除了MATURITY和FIXEDR两个变量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检验外,其他变量均通过。回归结果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债券公告效应主要受发行总规模、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相对规模影响。其中,发行总规模为正向影响作用,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以及相对规模均为负向影响作用。公司规模、负债比率以及财务杠杆对公告时间窗口的累积异常收益率的影响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公司总资产、高杠杆都不会显著影响公告日前后两天的累积异常收益率,同时高杠杆也不会向市场负面信息,投资者不认为高杠杆会对公司未来业绩有显著影响。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也没有对累积异常收益率存在显著影响作用,表明无论续表4-11模型回归系数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融资方式创新——以艾派克并购利盟国际为例[J]. 赵晴,袁天荣,许汝俊. 财会月刊. 2018(19)
[2]技术解读可交换债券[J]. 任贵永. 新理财. 2017(11)
[3]私募可交换债券井喷式发展背景下的风险防范[J]. 周云,温丽荣. 武汉金融. 2017(07)
[4]可交换债券在并购中的应用:驱动因素、衍生风险与防控机制[J]. 潘爱玲,邱金龙,刘文楷.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06)
[5]可交换债券的相关问题探讨[J]. 陈帅. 北方金融. 2017(03)
[6]可交换债风险收益特征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启示[J]. 范林凯. 新金融. 2017(03)
[7]资本新宠儿 可交换公司债[J]. 何志翀. 英才. 2016(11)
[8]并购2.0时代 可交换债井喷[J]. 凯夫. 英才. 2016(10)
[9]混合型筹资工具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J]. 史琪,罗培,赵依. 冶金财会. 2016(04)
[10]可交换债券:不再被雪藏的债券新品种[J]. 王合绪,王震. 今日工程机械. 2015(12)
博士论文
[1]可转换债券融资与股价效应研究[D]. 胡敏杰.西南交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艾派克跨境并购Lexmark的案例研究[D]. 李英华.沈阳工业大学 2018
[2]以发行可交换债方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效果研究[D]. 雷达.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3]可交换债券发行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研究[D]. 项思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4]可交换债的法律制度研究[D]. 李斐然.华东政法大学 2016
[5]中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公告效应研究[D]. 曾昭明.暨南大学 2014
[6]国有股减持工具创新—可交换债券的研究[D]. 龚立力.中国人民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07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107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