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共创情境下的众创空间动态能力——结构探索与量表开发
发布时间:2021-05-17 19:02
面对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和环境不确定性,构建多主体协同的价值共创成为了当前众创空间的核心发展策略。但现有研究对影响价值共创成败的众创空间支撑能力因素尚未充分认识,影响了众创空间价值共创实践和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鉴于此,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通过扎根理论探究和提炼价值共创情境下的众创空间动态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开发和验证测量量表。研究发现:(1)众创空间价值共创动态能力由共创发起能力、共创运作能力和价值实现能力三个二阶因子和六个一阶因子组成;(2)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所开发的众创空间价值共创动态能力量表信效度良好。同时,通过探讨众创空间价值共创动态能力对众创空间孵育价值和品牌价值的提升作用,量表的效标效度亦得到验证。
【文章来源】:经济管理. 2020,42(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 言
二、 文献回顾
1.众创空间与价值共创
2.动态能力与价值共创
三、 价值共创情境下的众创空间动态能力的结构探索
1.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2.数据收集与资料分析
3.编码与分析过程
(1)开放式编码。
(2)主轴编码。
(3)选择性编码及饱和度检验。
4.研究结果
(1)价值共创情境下的众创空间动态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2)价值共创情境下的动态能力对共创价值的影响。
四、 众创空间价值共创动态能力的量表编制
1.量表题项的编制
2.测量指标的内容效度分析
3.量表检验
(1)数据收集。
(2)项目分析。
(3)探索性因子分析。
(4)验证性因子分析。
(5)信度分析。
(6)效度检验。
1)数据来源与变量测量。
2)实证分析。
五、 研究结论与讨论
1.研究结论
2.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意生态圈多主体价值共创研究——基于宁波和丰创意广场的案例研究[J]. 张悦,沈蕾,穆钰,赵袁军.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20(03)
[2]孵化器内网络、资源拼凑对孵化能力的影响机理[J]. 孙梦瑶,李雪灵.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6)
[3]不同所有者类型孵化器孵化绩效差异比较[J]. 黄攀,许治,何慧芳. 中国科技论坛. 2019(05)
[4]众创空间服务价值共创过程及保障机制研究——基于价值网视角[J]. 王剑程,王丹. 价值工程. 2019(12)
[5]机会共创行为对社会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企业资源的调节作用[J]. 刘小元,蓝子淇,葛建新.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9(01)
[6]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机制——基于腾讯众创空间的案例研究[J]. 戴亦舒,叶丽莎,董小英.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8(04)
[7]虚拟整合网络能力对船舶产业链价值共创的影响研究[J]. 何梦娇,任南,张亚运. 软科学. 2018(05)
[8]互联网平台形成的演化机制——基于韩都衣舍的案例研究[J]. 朱良杰,何佳讯,黄海洋.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8(02)
[9]嵌入性视角下的平台组织竞争力培育——基于众创空间的多案例研究[J]. 陈武,李燕萍. 经济管理. 2018(03)
[10]价值共创视角下的操作常规与动态能力——以广州和苑酒家的两家分店为例[J]. 曾国军,张清宇,周世平.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8(01)
本文编号:3192281
【文章来源】:经济管理. 2020,42(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 言
二、 文献回顾
1.众创空间与价值共创
2.动态能力与价值共创
三、 价值共创情境下的众创空间动态能力的结构探索
1.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2.数据收集与资料分析
3.编码与分析过程
(1)开放式编码。
(2)主轴编码。
(3)选择性编码及饱和度检验。
4.研究结果
(1)价值共创情境下的众创空间动态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2)价值共创情境下的动态能力对共创价值的影响。
四、 众创空间价值共创动态能力的量表编制
1.量表题项的编制
2.测量指标的内容效度分析
3.量表检验
(1)数据收集。
(2)项目分析。
(3)探索性因子分析。
(4)验证性因子分析。
(5)信度分析。
(6)效度检验。
1)数据来源与变量测量。
2)实证分析。
五、 研究结论与讨论
1.研究结论
2.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意生态圈多主体价值共创研究——基于宁波和丰创意广场的案例研究[J]. 张悦,沈蕾,穆钰,赵袁军.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20(03)
[2]孵化器内网络、资源拼凑对孵化能力的影响机理[J]. 孙梦瑶,李雪灵.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6)
[3]不同所有者类型孵化器孵化绩效差异比较[J]. 黄攀,许治,何慧芳. 中国科技论坛. 2019(05)
[4]众创空间服务价值共创过程及保障机制研究——基于价值网视角[J]. 王剑程,王丹. 价值工程. 2019(12)
[5]机会共创行为对社会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企业资源的调节作用[J]. 刘小元,蓝子淇,葛建新.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9(01)
[6]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机制——基于腾讯众创空间的案例研究[J]. 戴亦舒,叶丽莎,董小英.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8(04)
[7]虚拟整合网络能力对船舶产业链价值共创的影响研究[J]. 何梦娇,任南,张亚运. 软科学. 2018(05)
[8]互联网平台形成的演化机制——基于韩都衣舍的案例研究[J]. 朱良杰,何佳讯,黄海洋.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8(02)
[9]嵌入性视角下的平台组织竞争力培育——基于众创空间的多案例研究[J]. 陈武,李燕萍. 经济管理. 2018(03)
[10]价值共创视角下的操作常规与动态能力——以广州和苑酒家的两家分店为例[J]. 曾国军,张清宇,周世平.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8(01)
本文编号:3192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192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