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工作特征、个体特征与员工数字化创造力——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21-06-11 01:44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多家企业的228名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对工作特征、个体特征与员工数字化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创新自我效能感所起到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在这一中介机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工作特征中的工作自主性和任务多样性以及个体特征中的个体数字化技术知识分别对员工数字化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其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同时性别在工作特征与创新自我效能感之间起调节作用,男性更容易受到任务多样性的影响,而女性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产生更易受到工作自主性的影响。
【文章来源】:技术经济. 2020,39(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研究模型
模型中的R2代表的是外生变量对内生潜变量的解释能力,通过图2可知,工作自主性、任务多样性、个体数字化技术知识累计解释创新自我效能感45.4%的方差,创新自我效能感能够进一步解释员工数字化创造力42.9%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研究模型的外生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有一个较好的解释力度。(三)中介效应检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作自主性与员工敬业度:自我监控和分配公平的调节作用[J]. 刘鑫,杨东涛.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7(04)
[2]工作特征对知识员工敬业度作用的实证研究:基于内在动机视角[J]. 杨红明,刘耀中. 科技管理研究. 2012(11)
[3]工作自主性、技能多样性与员工创造力:基于个性特征的调节效应模型[J]. 王端旭,赵轶.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1(10)
本文编号:3223548
【文章来源】:技术经济. 2020,39(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研究模型
模型中的R2代表的是外生变量对内生潜变量的解释能力,通过图2可知,工作自主性、任务多样性、个体数字化技术知识累计解释创新自我效能感45.4%的方差,创新自我效能感能够进一步解释员工数字化创造力42.9%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研究模型的外生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有一个较好的解释力度。(三)中介效应检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作自主性与员工敬业度:自我监控和分配公平的调节作用[J]. 刘鑫,杨东涛.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7(04)
[2]工作特征对知识员工敬业度作用的实证研究:基于内在动机视角[J]. 杨红明,刘耀中. 科技管理研究. 2012(11)
[3]工作自主性、技能多样性与员工创造力:基于个性特征的调节效应模型[J]. 王端旭,赵轶.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1(10)
本文编号:3223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223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