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集团人力资源外包项目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9 11:39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目前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日趋增大,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已成了企业探索的重大课题。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外包在美国的产生,以及随后在欧美、日本的推广流程,逐渐萌生了人力资源外包业态。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企业将与人力资源相关的非核心业务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专业的服务机构。通过人力资源外包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将企业的有限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中,从而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研究的X集团作为一家传统的国有企业,随着国企市场化改革和水务企业发展所需,想要在当前环境有所发展,势必需要转变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升经营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人力资源外包就是一种很好的改革模式。但是目前对于人力资源外包的研究仍停留在初步阶段,如何对人力资源外包项目进行有效管理,科学地进行外包决策,合理的规避外包风险仍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在研究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外包和项目管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X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提出X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对X集团部分人力资源进行外包的方案,笔者在...
【文章来源】: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结构图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的波动性,加大了应对风险的成本。因市场条件复杂,透明度不够交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稳定现象,从而导致交易的波动性的加剧,加大了运营与履约风险的成本。具体如图2-1所示。图2-1交易成本理论示意图Figure2-1.Diagramoftransactioncosttheory(资料来源:王梅源软件外包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2009[25])现阶段,交易成本理论在人力资源外包领域的应用主要基于三大交易成本要素展开。从交易资产专用性角度考虑,因为如果企业将资产专属性高的业务进行外包时,将会缺少有效的机制来协调问题以及减少机会主义,故此,企业更愿意将资产专属性高的业务内部化。提升交易的频率也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方法,首先交易频次高易形成规模经济,从而直接减少交易成本。再次交易频次高,有利于交易相关信息的披露,便于决策者处理信息,从而减少交易成本。最后,高频次的交易行为更易于学习,促使交易者掌握,提高业务效率,减少因生疏造成的成本。与交易频率相反,大多数研究认为不确定性是阻碍人力资源外包发展的一大因素,一项业务交易涉及的不确定性越高,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也越难以预测,在双方的合同条款中必须充分考虑突发情况,就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得尽可能明晰、细致从而避免机会主义。所以企业更倾向于将这些高不确定性的业务进行内部化。如果某项业务既能由企业内部完成,又能进行外包,则需对二者的交易成本
X集团人力资源外包项目的研究15进行比较,通过对比交易成本与自身生产及经营管理成本来进行抉择。只有当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产生的消耗比内部化形成的消耗小时,向外承包才是更加有利的。2、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最初是由简森和梅克琳提出的,委托代理关系,即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一个人或者一些人(代理人)代表委托人的利益从事某些行为活动或者做出某些决策的契约关系。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委托代理理论如图2-2所示。图2-2委托-代理理论示意图Figure2-2.Principal-agenttheorydiagram(资料来源:王梅源软件外包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2009[25])构成委托代理关系有三个基本条件:市场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利益主体,并且双方都在约束条件下以自身效用最大化为追求目标,双方通过合同的方式确立彼此的关系和利益;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都面临着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各种风险,并且两者之间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委托人不得不为代理人的决策或行为承担一定的风险。在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中,企业和外包服务商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委托—代理关系,需要实施人力资源外包的企业为委托人,外包服务商可称为代理人。虽然实施人力资源外包的企业与外包服务商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合伙关系,但是他们属于不同的两个实体,他们拥有不同的环境压力、不同的策略、不同的商业导向和最终不同的人员。因此,双方都在追求自身最大化效用,很显然,这个目标对于二者而言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及对策研究[J]. 孙爱菱.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13)
[2]国有企业多元化用工模式初探[J]. 杨薇. 经营与管理. 2019(06)
[3]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与防范探讨[J]. 金鑫. 人力资源. 2019(04)
[4]人力资源外包研究述评[J]. 丁胜. 商场现代化. 2019(01)
[5]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潜在风险及规避策略[J]. 蒋建云,高熹. 中国集体经济. 2019(03)
[6]基于灰色综合评价的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研究[J]. 汪艳霞,陆新文.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8(11)
[7]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分析及防范[J]. 李剑峰. 办公室业务. 2018(20)
[8]浅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及规避[J]. 张俊英. 时代经贸. 2018(30)
[9]浅析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开展风险控制的途径[J]. 刘畅.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16)
[10]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管理研究[J]. 许彩霞.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硕士论文
[1]D供水公司大口径水表更换外包项目管理评价研究[D]. 谭国欢.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SJ公司人力资源外包策略优化研究[D]. 国晓威.北京邮电大学 2018
[3]H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管理研究[D]. 游园.湖南工业大学 2017
[4]H公司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D]. 沈恒晓.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5]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与对策研究[D]. 袁媛.青岛大学 2017
[6]“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外包服务顾客满意度研究[D]. 王姗姗.阜阳师范学院 2017
[7]M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优化问题研究[D]. 黄瑛.西安科技大学 2017
[8]ACG公司KMW系统外包项目的风险评估[D]. 张江.北京工业大学 2017
[9]A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识别及防范对策研究[D]. 赵子尧.广西师范大学 2017
[10]X文化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控制研究[D]. 吴昊.武汉纺织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90632
【文章来源】: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结构图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的波动性,加大了应对风险的成本。因市场条件复杂,透明度不够交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稳定现象,从而导致交易的波动性的加剧,加大了运营与履约风险的成本。具体如图2-1所示。图2-1交易成本理论示意图Figure2-1.Diagramoftransactioncosttheory(资料来源:王梅源软件外包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2009[25])现阶段,交易成本理论在人力资源外包领域的应用主要基于三大交易成本要素展开。从交易资产专用性角度考虑,因为如果企业将资产专属性高的业务进行外包时,将会缺少有效的机制来协调问题以及减少机会主义,故此,企业更愿意将资产专属性高的业务内部化。提升交易的频率也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方法,首先交易频次高易形成规模经济,从而直接减少交易成本。再次交易频次高,有利于交易相关信息的披露,便于决策者处理信息,从而减少交易成本。最后,高频次的交易行为更易于学习,促使交易者掌握,提高业务效率,减少因生疏造成的成本。与交易频率相反,大多数研究认为不确定性是阻碍人力资源外包发展的一大因素,一项业务交易涉及的不确定性越高,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也越难以预测,在双方的合同条款中必须充分考虑突发情况,就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得尽可能明晰、细致从而避免机会主义。所以企业更倾向于将这些高不确定性的业务进行内部化。如果某项业务既能由企业内部完成,又能进行外包,则需对二者的交易成本
X集团人力资源外包项目的研究15进行比较,通过对比交易成本与自身生产及经营管理成本来进行抉择。只有当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产生的消耗比内部化形成的消耗小时,向外承包才是更加有利的。2、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最初是由简森和梅克琳提出的,委托代理关系,即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一个人或者一些人(代理人)代表委托人的利益从事某些行为活动或者做出某些决策的契约关系。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委托代理理论如图2-2所示。图2-2委托-代理理论示意图Figure2-2.Principal-agenttheorydiagram(资料来源:王梅源软件外包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2009[25])构成委托代理关系有三个基本条件:市场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利益主体,并且双方都在约束条件下以自身效用最大化为追求目标,双方通过合同的方式确立彼此的关系和利益;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都面临着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各种风险,并且两者之间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委托人不得不为代理人的决策或行为承担一定的风险。在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中,企业和外包服务商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委托—代理关系,需要实施人力资源外包的企业为委托人,外包服务商可称为代理人。虽然实施人力资源外包的企业与外包服务商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合伙关系,但是他们属于不同的两个实体,他们拥有不同的环境压力、不同的策略、不同的商业导向和最终不同的人员。因此,双方都在追求自身最大化效用,很显然,这个目标对于二者而言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及对策研究[J]. 孙爱菱.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13)
[2]国有企业多元化用工模式初探[J]. 杨薇. 经营与管理. 2019(06)
[3]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与防范探讨[J]. 金鑫. 人力资源. 2019(04)
[4]人力资源外包研究述评[J]. 丁胜. 商场现代化. 2019(01)
[5]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潜在风险及规避策略[J]. 蒋建云,高熹. 中国集体经济. 2019(03)
[6]基于灰色综合评价的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研究[J]. 汪艳霞,陆新文.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8(11)
[7]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分析及防范[J]. 李剑峰. 办公室业务. 2018(20)
[8]浅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及规避[J]. 张俊英. 时代经贸. 2018(30)
[9]浅析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开展风险控制的途径[J]. 刘畅.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16)
[10]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管理研究[J]. 许彩霞.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硕士论文
[1]D供水公司大口径水表更换外包项目管理评价研究[D]. 谭国欢.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SJ公司人力资源外包策略优化研究[D]. 国晓威.北京邮电大学 2018
[3]H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管理研究[D]. 游园.湖南工业大学 2017
[4]H公司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D]. 沈恒晓.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5]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与对策研究[D]. 袁媛.青岛大学 2017
[6]“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外包服务顾客满意度研究[D]. 王姗姗.阜阳师范学院 2017
[7]M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优化问题研究[D]. 黄瑛.西安科技大学 2017
[8]ACG公司KMW系统外包项目的风险评估[D]. 张江.北京工业大学 2017
[9]A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识别及防范对策研究[D]. 赵子尧.广西师范大学 2017
[10]X文化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控制研究[D]. 吴昊.武汉纺织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90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290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