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创新创业体系生态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区域创新创业体系生态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国家创新发展的新常态下,创新创业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发动机和新引擎,区域成为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载体。在我国采取创新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区域创新发展的具体研究也就显得十分必要。区域创新创业体系生态化隶属于区域创新发展的研究范畴,文章把社会大众当前对创新创业的探讨提至学术研究高度,依托生态学视角,将创新生态化理论和系统学研究方法共同引入到区域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研究之中,从而进行学科交叉的综合性思考。这是对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强调了创新创业对于区域建设的重要性,为后续开展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首先,文章明确了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继而借用生态学视角对当前区域创新创业体系进行审视,总结了当前体系面临的生态化问题,根据当前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从三个层面对该体系进行生态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文章的中心部分是根据创新生态化理论和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规划,构建了区域创新创业生态化体系模型,提出了具体实施思路。该思路主要从确定生态位、定位生态化功能、保障资源供给、建立运转机制和完善服务五个方面来进行生态化建设。结合我国中关村创业大街的成功案例作为引证,总结了相关经验和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文章提出确保该体系实现生态化的最重要的保障是从思想上树立生态经济主义创新发展观,坚持创新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上应科学规划区域创新创业生态布局和强化其生态辐射能力,未来促使区域内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实现区域创新、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 生态化 系统 区域发展 创新发展观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引言7-1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7-8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8-12
- 1.2.1 创新体系的相关研究8-9
- 1.2.2 区域创新体系相关研究9-10
- 1.2.3 区域创新生态化相关研究10-12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12-15
- 2.1 区域创新创业体系12-13
- 2.2 创新生态化理论13-15
- 第3章 我国区域创新创业体系的生态化审视15-21
- 3.1 我国区域创新创业体系面临的生态化问题15-18
- 3.1.1 体系内部主体要素不完善15-17
- 3.1.2 体系缺乏和生态环境的协同17-18
- 3.2 我国区域创新创业体系生态化的必要性18-21
- 3.2.1 创新创业要素协同发展的需求18-19
- 3.2.2 科学规划区域发展方式的诉求19-20
- 3.2.3 配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20-21
- 第4章 我国区域创新创业体系生态化实施思路21-36
- 4.1 区域创新创业生态化体系的总体构建21-23
- 4.2 区域创新创业体系生态化实施建议23-30
- 4.2.1 确定区域创新创业体系中的生态位23-24
- 4.2.2 定位区域创新创业体系生态化功能24-25
- 4.2.3 保障区域创新创业体系生态化的资源供给25-27
- 4.2.4 建立维持区域创新创业体系生态化的运转机制27-29
- 4.2.5 完善区域创新创业服务29-30
- 4.3 区域创新创业体系生态化的实践30-36
- 4.3.1 中关村创业大街31-33
- 4.3.2 建设经验及启示33-36
- 第5章 区域创新创业体系生态化实施的保障36-41
- 5.1 树立生态经济主义创新发展观36-37
- 5.2 科学规划区域创新创业体系生态布局37-39
- 5.3 强化区域创新创业生态辐射能力39-41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41-43
- 6.1 全文总结41-42
- 6.2 研究展望42-43
- 参考文献43-46
- 个人简介46-47
- 导师简介47-48
- 获得成果目录48-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世权;塑造创业人格 为创业撑起一片天空[J];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06期
2 ;让创业成为吉林精神新灵魂 王云坤提出要培育全民创业文化[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20期
3 卢同根;推进盐业振兴必须建设创业文化[J];苏盐科技;2004年03期
4 曹新军;塑造新的创业文化[J];群众;2004年11期
5 张泽民;;大力弘扬创业文化[J];群众;2005年11期
6 李顺英;建设创业文化[J];群众;2005年06期
7 邓荣霖;论企业与创业[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04期
8 ;全民创业 意识先行[J];企业经济;2005年09期
9 唐成海;关于将“创业”作为区域精神的直接内涵及主题语的哲学思考[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余品华;;培育全民创业的创业机制[J];老区建设;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永纯;刘雯;;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市[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2 耿亚彬;李翠;;关于廊坊市产业集群的全民创业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3 王格芳;;以创业文化推进经济文化强省[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4 郁震;高伟;李书朋;刘景;陈颖辉;;青年(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研究[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5 杨晔;;立足科学发展观,优化上海创业环境[A];纪念会计改革与开放30年暨上海市会计学会成立30周年专辑[C];2009年
6 陈寒松;朱晓红;;山东企业创业文化的特征、局限及发展对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7 胡钰;;浙商与豫商创业文化比较研究[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8 张学礼;刘玉梅;孙海军;蔡立新;汪国会;张树勋;董海军;;霸州市全民创业现状与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与对策[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9 赵都敏;王蓉;;创业政策支持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10 陈寒松;;基于生命周期的创业精神研究[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六华 李晓园;靠创业文化引领“全民创业”[N];光明日报;2005年
2 市工商联 杨冠兴;开展全民创业活动[N];鞍山日报 ;2007年
3 孟伟国 (作者系中共望都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积极培育创业文化[N];保定日报;2007年
4 陈玲珠;推进全民创业构建和谐江西[N];光华时报;2007年
5 姚亚平;培育创业文化 推进全民创业[N];贵阳日报;2006年
6 石磊;迅速掀起鼓励创业新热潮[N];河北日报;2007年
7 杨振超;在市政协“推进全民创业”资政会上的讲话[N];淮南日报;2007年
8 吴学文 马志春;为全民创业营造和谐社会氛围[N];江苏法制报;2006年
9 本报评论员;弘扬和谐精神 培育创业文化[N];江西日报;2007年
10 龚效初;从“打工”经济到创业经济[N];江西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泽意;制度变迁视角下大学创业趋向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李己平;消退与振兴[D];吉林大学;2011年
3 赵观兵;产业集群内创业环境过程与绩效的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to;长春市创业培训项目设计[D];吉林大学;2004年
2 顾建国;大学生创业机制建构:高校与政府的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李侠;温州地区大学生创业状况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曾亮;高职院校创业文化培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孙韵婷;高校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6 余帆;大学生村官创业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7 张炜;共青团组织促进青年创业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8 应心凤;大学生创业初期支持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9 邱滋松;永安市青年农民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10 吴瑞瑞;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创业环境评价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区域创新创业体系生态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4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54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