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研发者创造力变化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组织内与组织间嵌入视角
发布时间:2022-01-07 22:37
关键研发者为数不多但承担企业大量的核心技术创新工作,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人力资源。以往学者基于关键研发者内涵,从各维度提出不同的关键研发者识别方法,探讨影响关键研发者创造力的各种因素,但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和系统理论框架。回顾关键研发者内涵,阐述关键研发者识别方法及其异同,提出环境不确定性下影响关键研发者创造力的4个方面:①组织内工作环境变动;②组织间工作环境变动;③组织内合作网络;④组织间合作网络。最后,提出4个未来重要研究方向,为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实现关键研发者管理及促进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与应用依据。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37(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
(1)Ernst等[11]给出低效型(产出少且质量低)、多产型(产出多但质量低)、天才型(产出少但质量高)和关键研发者型(产出多且质量高)等4种不同类型研发者划分原则(见图2),并综合专利数量和质量提出关键研发者识别方法,即专利数量大于均值的2倍,专利质量(专利被引用的次数)大于均值的1倍(2∶1)。其中,专利质量可采用4种方法加以测度:①授予的专利份额。计算公式为:SPG=NPG/(TNP-ENP)(NPG、TNP、ENP分别为研发者授权专利数量、研发者申请专利总数、审查中的专利数量);②有效专利份额。计算公式为:SVP= NVP/NPC(NVP为研发者有效专利数量);③引用比例。计算公式为:CR=NC/NP(NC、NP分别为专利引用次数和专利数量);④美国专利份额。计算公式为:SUP=NUP/TNP (NUP为研发者美国专利申请数)。其它方法大多参照上述划分方法,只是在具体细节上有所改动。例如,Hess & Rothaermel[18]综合考虑专利数量和质量,按照专利数量和被引用次数均大于样本均值3个标准差的标准识别关键研发者;Kehoe & Tzabbar[7]将专利数量和被引用次数进行加权,定义关键研发者选取的综合绩效指标InvPerformance,计算公式为:
研发者分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如何成为关键研发者?——基于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的实证分析[J]. 刘岩,蔡虹,裴云龙. 科学学研究. 2019(08)
[2]并购企业关键研发者合作网络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王成军,刘茹玥,孙笑明,王雅兰,王春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10)
[3]小世界网络的动态性对企业关键研发者创造力的影响[J]. 汤小莉,孙笑明,田高良,黄虎,王静雪. 管理工程学报. 2018(04)
[4]研发者专利合作网络中结构洞变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J]. 孙笑明,王静雪,王成军,崔文田,裴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02)
[5]关键研发者自我中心网络变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整体网络为中介变量[J]. 崔芳,孙笑明,熊旺,崔文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17)
[6]占据合作网络切割点位置与关键研发者创造力[J]. 汤小莉,田高良,孙笑明,刘斌.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6(12)
[7]正式/非正式知识搜索宽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 阮爱君,陈劲. 科学学研究. 2015(10)
[8]技术并购后整合对被兼并方创新能力的影响:社会资本的视角[J]. 张光曦,方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09)
[9]当前合作网络结构对关键研发者创造力的影响[J]. 孙笑明,崔文田,崔芳,董劲威. 管理工程学报. 2014(01)
[10]高新技术企业并购中的核心员工整合问题研究[J]. 焦凌佳,游磊,白扬. 科技管理研究. 2010(06)
本文编号:3575397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37(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
(1)Ernst等[11]给出低效型(产出少且质量低)、多产型(产出多但质量低)、天才型(产出少但质量高)和关键研发者型(产出多且质量高)等4种不同类型研发者划分原则(见图2),并综合专利数量和质量提出关键研发者识别方法,即专利数量大于均值的2倍,专利质量(专利被引用的次数)大于均值的1倍(2∶1)。其中,专利质量可采用4种方法加以测度:①授予的专利份额。计算公式为:SPG=NPG/(TNP-ENP)(NPG、TNP、ENP分别为研发者授权专利数量、研发者申请专利总数、审查中的专利数量);②有效专利份额。计算公式为:SVP= NVP/NPC(NVP为研发者有效专利数量);③引用比例。计算公式为:CR=NC/NP(NC、NP分别为专利引用次数和专利数量);④美国专利份额。计算公式为:SUP=NUP/TNP (NUP为研发者美国专利申请数)。其它方法大多参照上述划分方法,只是在具体细节上有所改动。例如,Hess & Rothaermel[18]综合考虑专利数量和质量,按照专利数量和被引用次数均大于样本均值3个标准差的标准识别关键研发者;Kehoe & Tzabbar[7]将专利数量和被引用次数进行加权,定义关键研发者选取的综合绩效指标InvPerformance,计算公式为:
研发者分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如何成为关键研发者?——基于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的实证分析[J]. 刘岩,蔡虹,裴云龙. 科学学研究. 2019(08)
[2]并购企业关键研发者合作网络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王成军,刘茹玥,孙笑明,王雅兰,王春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10)
[3]小世界网络的动态性对企业关键研发者创造力的影响[J]. 汤小莉,孙笑明,田高良,黄虎,王静雪. 管理工程学报. 2018(04)
[4]研发者专利合作网络中结构洞变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J]. 孙笑明,王静雪,王成军,崔文田,裴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02)
[5]关键研发者自我中心网络变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整体网络为中介变量[J]. 崔芳,孙笑明,熊旺,崔文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17)
[6]占据合作网络切割点位置与关键研发者创造力[J]. 汤小莉,田高良,孙笑明,刘斌.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6(12)
[7]正式/非正式知识搜索宽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 阮爱君,陈劲. 科学学研究. 2015(10)
[8]技术并购后整合对被兼并方创新能力的影响:社会资本的视角[J]. 张光曦,方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09)
[9]当前合作网络结构对关键研发者创造力的影响[J]. 孙笑明,崔文田,崔芳,董劲威. 管理工程学报. 2014(01)
[10]高新技术企业并购中的核心员工整合问题研究[J]. 焦凌佳,游磊,白扬. 科技管理研究. 2010(06)
本文编号:3575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57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