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无水港竞争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3 13:3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航运业务的整合与发展,港航业务产生新的链式关系,对港口发展产生新的影响。无水港作为一种特殊的港口,对港口业务和功能有着很好的丰富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沿海港口业务向内陆延伸,以进一步扩大规模形成整体联动效应,同时能带动通关效率、物流技术、关联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带经济的发展。竞争战略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各方面因素的分析研究,制定企业竞争战略,有助于企业着眼当前、放眼未来、取得竞争性优势。近年来,广州港不断加强无水港的建设和投入,无水港的战略发展已成为重点业务之一。本文首先通过研究国内外关于战略管理和无水港两大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比较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目前研究现状,并形成从战略研究的角度研究无水港业务的思维;其次通过PEST、波特五力模型等方法对广州港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得出公司发展的机会和威胁;进而通过资源、能力等方面对集团进行内部环境分析,总结核心竞争力,并进而分析集团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辨别,建立整体战略基础;基于以上分析构建SWOT矩阵,结合企业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通过波特3大战略对广州港无水港业务的匹配,明确聚焦差异化的竞争...
【文章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9年广东主要地市GDP(亿元)及增幅Figure2-1GDPandgrowthofmajorcitiesinGuangdongin2019
第二章广州港外部环境分析15进一步拓展广州港的内陆腹地,推动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融合,打通川渝地区到广州的南向通道,实现区域间经济发展。2.1.4技术因素分析1.无水港布局日益完善受经济变化和产业调整,沿海部分产业逐渐向内部迁移,产业转移必然引发物流运输发生相应调整,同时在国家“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以及相关支持内陆发展政策指引下,内部地区物流业需求旺盛,在当地政府支持指导以及口岸、港口、货主、船东等多方共同努力下,内陆地区综合性物流园建设实现了较大发展。综合性物流园可视作小型的港口,配备有仓库、堆尝设备、软件系统、人员等设施,部分物流园同时拥有口岸报关和保税等功能,基本实现了港口的全部功能。同时物流园还针对内陆交通情况,引入相应铁路专线,通过铁路运输与沿海港口连接起来,货物直接运输至港口上班轮。沿海港口基本都在内陆地区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设立无水港,延伸港口功能支物流园。广州港无水港从2008年开始,前几年处于探索和积累阶段,重点跟进物流园和物流业较为完善的地方,至2014年共5个无水港或办事处,且全部为省外以海铁联运为主。2015年制定《无水港建设三年规划方案》,借鉴宁波、天津等兄弟港口的经验,提出省内与省外并重,秉持“先设立、再发展”的思路,至2018年,在南方8省均设立无水港或办事处,共30个,基本实现了无水港在空间上的布局。近年来,广州港致力于无水港业务的优化发展,特别是不断走访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争取政策支持,加强业务拓展和信息化建设,稳定无水港业务,实现广州港在经济腹地无水港的网络搭建。图2-2广州港新增无水港情况Figure2-2NewDryportsinPortofGuangzhou
第二章广州港外部环境分析17图2-3穿梭巴士运作图Figure2-3Shuttlebusoperationdiagram2.2竞争环境分析无水港以及多式联运业务受区域环境影响较大,货物进出口客户在选择上优先选择就近或者运输较为便捷的码头,因此广州港在设立无水港或办事处拓展业务时,主要在珠三角和华南、西南地区开展。这些区域的货物进出口主要通过广州、深圳、珠海、湛江四大港口完成,以上4个港口均有相应的进港铁路并也相应有开展无水港业务,港口之间彼此货源腹地重叠,相互竞争较为激烈。2.2.1新进入者的威胁无水港是建立在实体港口基础上,作为港口的功能延伸,一个成熟的港口涵盖航道、泊位、堆尝港内仓库、机械设备、相关人员、港口操作系统、疏港铁路公路网线、配套口岸单位以及相关信息化系统等。2017年,广东省完成港口投资85.2亿元,广州港港口建设投资15.93亿元,深圳投资2.03亿元,珠海3.67亿元,为进一步发挥南沙港的集疏运中心作用,总投资超过200亿的南沙港疏港铁路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大大提升集装箱疏港效率,提升货物轮转效率。无水港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必要的资金和基础投入、需要有配套物流网络建设和港口综合经营能力的支持,特别需要有强大的港口力量作为背景支持,同时后续的维护也需要不断投资,无水港的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广州港发展的建议[J]. 刘淑周. 珠江水运. 2019(24)
[2]内陆无水港推动多式联运发展[J]. 铁道货运. 2019(12)
[3]无水港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 叶宁宁.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9(06)
[4]无水港物流服务创新与发展[J]. 姜旭.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8(24)
[5]基于SWOT-AHP分析的广州南沙港区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策略研究[J]. 叶国庆,王欣. 铁道货运. 2018(09)
[6]广州南沙江海联运码头发展建议[J]. 孟威,岳瑶. 水运管理. 2018(07)
[7]海铁联运试点工程的探究——以广州南沙港铁路为例[J]. 刘佳苏. 现代交际. 2018(22)
[8]广州无水港发展策略研究[J]. 黄健新,易斌.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8(02)
[9]广州港口物流存在问题与对策[J]. 马金骑.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8(02)
[10]广州港无水港建设的实践与展望[J]. 吴学栋. 中国港口. 2017(07)
博士论文
[1]区域港口群的竞合关系网络研究[D]. 李珊珊.大连海事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李坤.兰州理工大学 2019
[2]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港港口竞争力研究[D]. 程允杰.华南理工大学 2019
[3]“一带一路”背景下广州港发展定位研究[D]. 甘超.华南理工大学 2017
[4]无水港规划布局与运行协调研究[D]. 吴杰.华南理工大学 2017
[5]广州港物流发展需求预测研究[D]. 何为惠.华南理工大学 2014
[6]广州港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吴灵均.广东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23294
【文章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9年广东主要地市GDP(亿元)及增幅Figure2-1GDPandgrowthofmajorcitiesinGuangdongin2019
第二章广州港外部环境分析15进一步拓展广州港的内陆腹地,推动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融合,打通川渝地区到广州的南向通道,实现区域间经济发展。2.1.4技术因素分析1.无水港布局日益完善受经济变化和产业调整,沿海部分产业逐渐向内部迁移,产业转移必然引发物流运输发生相应调整,同时在国家“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以及相关支持内陆发展政策指引下,内部地区物流业需求旺盛,在当地政府支持指导以及口岸、港口、货主、船东等多方共同努力下,内陆地区综合性物流园建设实现了较大发展。综合性物流园可视作小型的港口,配备有仓库、堆尝设备、软件系统、人员等设施,部分物流园同时拥有口岸报关和保税等功能,基本实现了港口的全部功能。同时物流园还针对内陆交通情况,引入相应铁路专线,通过铁路运输与沿海港口连接起来,货物直接运输至港口上班轮。沿海港口基本都在内陆地区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设立无水港,延伸港口功能支物流园。广州港无水港从2008年开始,前几年处于探索和积累阶段,重点跟进物流园和物流业较为完善的地方,至2014年共5个无水港或办事处,且全部为省外以海铁联运为主。2015年制定《无水港建设三年规划方案》,借鉴宁波、天津等兄弟港口的经验,提出省内与省外并重,秉持“先设立、再发展”的思路,至2018年,在南方8省均设立无水港或办事处,共30个,基本实现了无水港在空间上的布局。近年来,广州港致力于无水港业务的优化发展,特别是不断走访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争取政策支持,加强业务拓展和信息化建设,稳定无水港业务,实现广州港在经济腹地无水港的网络搭建。图2-2广州港新增无水港情况Figure2-2NewDryportsinPortofGuangzhou
第二章广州港外部环境分析17图2-3穿梭巴士运作图Figure2-3Shuttlebusoperationdiagram2.2竞争环境分析无水港以及多式联运业务受区域环境影响较大,货物进出口客户在选择上优先选择就近或者运输较为便捷的码头,因此广州港在设立无水港或办事处拓展业务时,主要在珠三角和华南、西南地区开展。这些区域的货物进出口主要通过广州、深圳、珠海、湛江四大港口完成,以上4个港口均有相应的进港铁路并也相应有开展无水港业务,港口之间彼此货源腹地重叠,相互竞争较为激烈。2.2.1新进入者的威胁无水港是建立在实体港口基础上,作为港口的功能延伸,一个成熟的港口涵盖航道、泊位、堆尝港内仓库、机械设备、相关人员、港口操作系统、疏港铁路公路网线、配套口岸单位以及相关信息化系统等。2017年,广东省完成港口投资85.2亿元,广州港港口建设投资15.93亿元,深圳投资2.03亿元,珠海3.67亿元,为进一步发挥南沙港的集疏运中心作用,总投资超过200亿的南沙港疏港铁路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大大提升集装箱疏港效率,提升货物轮转效率。无水港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必要的资金和基础投入、需要有配套物流网络建设和港口综合经营能力的支持,特别需要有强大的港口力量作为背景支持,同时后续的维护也需要不断投资,无水港的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广州港发展的建议[J]. 刘淑周. 珠江水运. 2019(24)
[2]内陆无水港推动多式联运发展[J]. 铁道货运. 2019(12)
[3]无水港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 叶宁宁.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9(06)
[4]无水港物流服务创新与发展[J]. 姜旭.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8(24)
[5]基于SWOT-AHP分析的广州南沙港区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策略研究[J]. 叶国庆,王欣. 铁道货运. 2018(09)
[6]广州南沙江海联运码头发展建议[J]. 孟威,岳瑶. 水运管理. 2018(07)
[7]海铁联运试点工程的探究——以广州南沙港铁路为例[J]. 刘佳苏. 现代交际. 2018(22)
[8]广州无水港发展策略研究[J]. 黄健新,易斌.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8(02)
[9]广州港口物流存在问题与对策[J]. 马金骑.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8(02)
[10]广州港无水港建设的实践与展望[J]. 吴学栋. 中国港口. 2017(07)
博士论文
[1]区域港口群的竞合关系网络研究[D]. 李珊珊.大连海事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李坤.兰州理工大学 2019
[2]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港港口竞争力研究[D]. 程允杰.华南理工大学 2019
[3]“一带一路”背景下广州港发展定位研究[D]. 甘超.华南理工大学 2017
[4]无水港规划布局与运行协调研究[D]. 吴杰.华南理工大学 2017
[5]广州港物流发展需求预测研究[D]. 何为惠.华南理工大学 2014
[6]广州港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吴灵均.广东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23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623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