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解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能力的内涵与要素,梳理出协同创新能力的测量指标。通过德尔菲法、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对指标进行甄别筛选,构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权重。选取化学领域的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对象,对其协同创新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验证。
【作者单位】: 宁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协同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模糊层次分析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3039)
【分类号】:F273.1
【正文快照】: 随着科技创新复杂性的增强,创新活动呈现出开放性、非线性、网络化等特征,并逐步演变出一种跨学科、聚焦型、多人员参加的集体性协作模式——协同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SKL)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国内外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兰;方志耕;;基于结构方程的区域创新体系子系统影响程度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光军;孙骞;;基于SEM的高新区协同创新体系构建及影响因素探析——以56个国家级高新区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3期
2 侯仁勇;王其康;付超超;;目标导向差异化多组织在协同创新中的绩效贡献度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3 付丽苹;刘爱东;;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驱动力及对策研究[J];经济学家;2012年07期
4 宋拾平;陈姣;李绿林;;论高新技术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2期
5 曲泽静;史安娜;;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6期
6 付丽苹;刘爱东;;我国清洁能源发展驱动因素及测度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8期
7 侯普光;;基于协同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02期
8 欧光军;刘思云;蒋环云;成厚进;;产业集群视角下高新区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与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07期
9 刘春华;郝大伟;王泽善;;服务型政府体育职能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欧光军;杨青;雷霖;;高新区集群协同创新系统内生功能与外显能力关联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1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琪;徐东;;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8期
2 李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及其动力机制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2期
3 朱斌,王渝;我国高新区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年05期
4 向刚;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研究基础、定义、特性和基本类型[J];科学学研究;2005年01期
5 王勇;李莉;林略;龙勇;;用结构方程辩识西部企业物流绩效与影响因素的关系[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琴;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J];汽车工程;2002年04期
2 ;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J];汽车工程;2002年05期
3 ;国家重点实验室规范管理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国基础科学;2002年05期
4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评估[J];化工学报;2003年05期
5 谢焕瑛,张健;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01期
6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J];中国基础科学;2003年04期
7 马少平,应明生;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J];中国基础科学;2003年04期
8 ;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3年04期
9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J];食品科学;2004年01期
10 陈德望,林柏梁;国家重点实验室统计数据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环境电磁特征国家重点实验室[A];2010年全国电磁兼容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A];集成电路配套材料研讨会及参展资料汇编[C];2004年
3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筹)简介[A];第十二届全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学术报告暨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7年
4 ;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A];第五届全国强动载效应及防护学术会议暨复杂介质/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南京工业大学现代分析中心暨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A];第二届水泥X射线应用技术(培训)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A];培育生物产业,发展绿色经济——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2011基因科学与产业发展论坛会刊[C];2011年
7 雒建斌;陈大融;;开拓领域、探索规律,服务社会——记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A];历史的回顾与启示——摩擦学创立40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8 李惠兰;王京梅;;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9 ;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简介[A];2005年中南、西南植物病理学会和中国菌物学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景勇;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被撤销[N];人民日报;2004年
2 危怀安;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效率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6年
3 邱微邋刘培香;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哈工大[N];哈尔滨日报;2007年
4 陈建辉;企业如何申办国家重点实验室[N];经济日报;2007年
5 李凯 向建帼;内地与香港合作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绩显著[N];人民日报;2007年
6 任荃;国家重点实验室向企业敞开大门[N];文汇报;2007年
7 孙自法;我国初步计划建设30多个国家实验室[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8 刘恕;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成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9 钟科;首批36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建设[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10 刘萍;国家重点实验室设到企业里[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焕瑛;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文凤;政府对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王福涛;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谢麟;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韩庆元;国家重点实验室治理结构对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王志成;对甘肃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战略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王欣;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肖红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一共管”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童菲;集群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张克磊;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龚玉;基于学科交叉的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9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469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