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绩效评价

发布时间:2017-08-15 14:08

  本文关键词: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绩效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科技创新团队 协同创新 绩效评价 DEA malmquist指数


【摘要】:本文把科技创新团队看作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科研生产组织,基于协同创新层面提出了评价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分析了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三层指标评价体系,利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结论和提升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效率的一般性启示,为科技创新团队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
【关键词】科技创新团队 协同创新 绩效评价 DEA malmquist指数
【基金】:宁波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合作创新绩效评价研究”(2012A10066),“宁波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评价研究”(2013A10038)
【分类号】:F276.44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技术创新的日渐复杂,科研领域的不断拓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依托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创新力量和资源组建起来的科技创新团队逐步成长为现代科技创新的一种重要科研组织形式。关于科技创新团队的描述有很多,笔者认为科技创新团队为解决重大或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绪华;陈诗波;程国强;;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国有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监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晋蕾;白宪生;;山西技术创新效率与周边省份的比较研究——基于超效率DEA和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J];科技和产业;2015年01期

2 马坤;王贻楠;梁国利;;辽宁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比较分析——基于Malmquist指数[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06期

3 唐善玲;白宪生;;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动态效率与我国发达地区比较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和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23期

4 白云朴;朱承亮;;R&D创新效率偏低的原因:投入不足抑或配置不当[J];科技与经济;2014年05期

5 方建新;卢群英;;银行贷款、政府与企业科技投入的动态效率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04期

6 李辉;张晓明;;我国R&D经费配置效率与行业差异[J];未来与发展;2011年12期

7 戚ng;张明;李太生;;基于Malmquist指数的江苏创新资源整合共享效率评价[J];中国软科学;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辉;朱承亮;岳宏志;;我国R&D经费配置效率与行业差异[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绪华;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与效率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陈立;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祥驰;中央级农业科研机构科研条件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2 刘琦;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R&D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3 苗长贵;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刘彦华;基于DEA-Tobit分析法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5 孟庆光;辽宁省扶贫龙头企业经营效率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6 赵博雄;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7 张明;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共享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8 金东鑫;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的甘肃省建筑业效率评价[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9 翟雪莲;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10 谢锡飞;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高校科技资源协同配置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岩;;基于Cross-efficiency DEA算法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测算研究[J];现代情报;2009年02期

2 陈诗波;;国有科技资源产权结构分析及制度构建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肃省科研方式实施重大转型 首批建设10个左右科技创新团队[J];甘肃科技;2006年10期

2 廖萍;;构建和谐环境 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J];商场现代化;2007年20期

3 陈礼达;;建设创新团队 推动科学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12期

4 黄志斌;张传东;;科技创新团队和谐关系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6期

5 杨道富;谢鸿根;;试谈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09期

6 孙继英;;基于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J];经济师;2010年01期

7 朱薇;;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一些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6期

8 ;杭氧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J];深冷技术;2010年03期

9 李良俊;张娟;;我国高校创新团队的发展沿革及其激励特点[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1期

10 王丽丽;卢小君;;大学创新团队成员心理契约与知识共享[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建;苏燕;;普通医学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探讨[A];首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庞玉芬;张力;刘效良;;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3 王兆华;;浅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4 宋丹;;创新文化与创新团队精神[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5 陈劲;项杨雪;柳宏志;;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高校创新团队建构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梁宁霞;李志光;王捷;赵俊;王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设立“创新团队工程”的背景与思考[A];2011第三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江苏省医学科研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蔡家琪;徐进;;上海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状况及发展趋势[A];发展篇——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十辑[C];2004年

8 牛建昭;李_g;;组建创新团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部创新团队”简介[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创新团队项目投标喜讯[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10 ;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创新团队项目投标喜讯[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曾国平 李雪松;创新团队——培养学习力、提升创新力的理性选择[N];光明日报;2006年

2 通讯员 杨勇军邋记者 张淑芹;宁夏:15个科技创新团队授牌[N];科技日报;2008年

3 记者 陈栋邋范杉姗;我区首次向15个科技创新团队授牌[N];华兴时报;2008年

4 特约记者 浙组;浙江三年打造三百个省级重点创新团队[N];中国人事报;2008年

5 宋茜;组建首批优秀科技创新团队[N];江西日报;2008年

6 记者 王依友 通讯员 姜金宇;路桥建设创新团队壮大人才队伍[N];台州日报;2008年

7 记者 祝蕾 通讯员 李月明;优秀创新团队每年可获30万元扶持[N];济南日报;2009年

8 记者 钟燕平;中国农科院将建百个科技创新团队[N];农民日报;2009年

9 记者 宋茜 实习生 周庆亮;首批41个科技创新团队出炉[N];江西日报;2009年

10 ;关于推进优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施细则[N];淄博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丽丽;大学创新团队成员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怡然;高校创新团队信任构建及其影响绩效的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王艳杰;战略性大学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4 蔡德章;基于成员合作的高校创新团队组织有效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李尚群;创新团队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张小晖;企业创新团队知识学习机理与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朱学红;研究型大学创新团队心理契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张宝生;基于知识网络的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知识流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常玉;江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2 廖佚;我国高校创新团队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杨胜;构建研究生创新团队,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D];重庆大学;2009年

4 褚田芬;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张蔷蔷;地方高校省级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6 侯映霞;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田甜;学生创新团队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晓亮;我国创新团队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9 王琼;高校教师创新团队运行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10 王冬;领军人物与创新团队—王智彪团队的启示[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78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678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e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