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失败学习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心理弹性与创新支持感的调节效应

发布时间:2017-09-02 11:15

  本文关键词:失败学习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心理弹性与创新支持感的调节效应


  更多相关文章: 失败学习 个体创新行为 心理弹性 组织创新支持感


【摘要】:与成功经验相比,失败经验更具有学习价值,但是其价值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经验学习理论,将心理弹性和组织创新支持感引入失败学习与创新行为的关系分析框架中,构建了"失败学习——心理弹性/组织创新支持感——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通过对9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903名研发人员进行结构性调查,检验了理论模型及相应的研究假设。结果表明:(1)研发人员的失败学习对其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2)心理弹性和组织创新支持感分别正向调节研发人员的失败学习与其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3)心理弹性和组织创新支持感同时加入调节模型后,三重交互效应显著。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南京审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关键词】失败学习 个体创新行为 心理弹性 组织创新支持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0217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YJC630113)
【分类号】:F272.92
【正文快照】: 0引言创新过程实际上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以及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常与失败相随。所谓失败就是人们采取的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结果或出现了不可预见的结果[1]。创新过程中的失败并不意味一定是“坏事”,因为失败是创新过程中的客观现象,其蕴藏了大量或对或错的知识,甚至会隐藏着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唐朝永;陈万明;彭灿;;外部创新搜寻、失败学习与组织创新绩效[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年05期

2 朱雪春;陈万明;;知识治理、失败学习与低成本利用式创新和低成本探索式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09期

3 范艳萍;;组织公平、社会支持与农民工组织承诺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顾远东;周文莉;彭纪生;;组织支持感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管理科学;2014年01期

5 李雪灵;范长亮;申佳;万妮娜;;创业失败与失败成本:创业者及外部环境的调节作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6 于晓宇;蔡莉;;失败学习行为、战略决策与创业企业创新绩效[J];管理科学学报;2013年12期

7 胡洪浩;王重鸣;;国外失败学习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年11期

8 于肖楠;张建新;;自我韧性量表与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的应用比较[J];心理科学;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海艳;苏德金;李卫东;;失败学习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心理弹性与创新支持感的调节效应[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年05期

2 熊英琼;程绍民;;硝酸甘油的前世今生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J];医学争鸣;2016年02期

3 王永;王曲云;;心理韧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4 林周;潘燕青;;重症监护室病人家属心理韧性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焦虑间中介效应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年04期

5 李贤连;陈洁;胡碎钗;林丽艳;;心理弹性及睡眠状况对ICU患者PTSD的影响[J];医院管理论坛;2016年04期

6 梁强;李新春;周莉;;新创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关系的战略平衡——中国情境下的经验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6年04期

7 朱竞;于晶;;癫vN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6年06期

8 张莉;李燕;张红璇;;口腔恶性肿瘤患者韧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互关系[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年03期

9 宁烨;刘南荻;王姗姗;;跨文化情景下组织试错学习机理研究[J];管理科学;2016年02期

10 陈家胜;;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心理韧性、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关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彬清;陈国宏;;链式产业集群网络关系、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年04期

2 于晓宇;李厚锐;杨隽萍;;创业失败归因、创业失败学习与随后创业意向[J];管理学报;2013年08期

3 徐蕾;魏江;石俊娜;;双重社会资本、组织学习与突破式创新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3年05期

4 曹勇;向阳;;知识治理对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J];情报杂志;2013年05期

5 于晓宇;;网络能力、技术能力、制度环境与国际创业绩效[J];管理科学;2013年02期

6 陈国栋;陈圻;;低成本创新的形成与创新途径选择[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03期

7 徐巧玲;;知识管理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02期

8 杨付;张丽华;;团队沟通、工作不安全氛围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2年10期

9 毕克新;黄平;施芳芳;;基于知识管理的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过程及模型[J];系统管理学报;2012年04期

10 邬爱其;李生校;;外部创新搜寻战略与新创集群企业产品创新[J];科研管理;2012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翠云;;锻炼方式及家庭结构对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S2期

2 刘恋;葛喜平;;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2期

3 许长花;;浅析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负向反应及其教育启示[J];知识经济;2012年14期

4 李玲;;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所起的中介作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10期

5 应湘;方佳燕;杨柳;;外来工子女心理弹性结构的探析及问卷编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3期

6 李艳;陈昌文;;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魅力中国;2009年34期

7 王筱枚;;提升中职生心理弹性的班级管理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8 张宁;孙鑫;李艺;;大学新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10期

9 杨阳;;家庭结构对儿童心理弹性影响及其教育启示[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07期

10 王燕;;成功中的“逆商”[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书萍;徐光兴;;心理弹性研究的科学价值、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许燕平;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彭李;李敏;;不同心理弹性个体对情绪图片刺激的认知偏向[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张佳佳;李敏;;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大学生自主神经反应特点的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周茹;;基于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设计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团体训练[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莎;唐立;;应激情景下不同心理弹性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滕秀杰;崔丽霞;;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鲍军超;;体育参与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9 董昒;耿文秀;;团体音乐治疗对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干预[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叶艳;范方;;心理弹性研究中变量定向与个体定向的方法[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华勤;“心理弹性”利健康[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2 记者 舒薇 实习生 江文龙;80、90后需补心理弹性课[N];长沙晚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清俐;心理弹性研究关注人类发展“正能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记者 栾吟之;发展孩子的“心理弹性”[N];解放日报;2011年

5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李义平;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张帆;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6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7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爱华;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及其发展模型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苏;中学生心理弹性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蔚然;中国成人的心理弹性结构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陶丽娜;高中生依恋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素青;老年人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吕良成;大学生感恩、心理弹性、学习投入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夏蔷;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林玉香;农村中职生心理弹性、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9 熊峗慧;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翠翠;不同心理弹性大学生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78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778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9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