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治关联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11:24
本文关键词:基于政治关联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研究
【摘要】: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使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加,为了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企业必须积极地进行风险管理。过去关于企业风险的研究更多在技术层面讨论客观因素对企业风险的影响,忽略了决策背后管理者这一主体因素的影响。作为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其心理偏差会对风险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管理者过度自信的非理性心理通过影响风险管理会对企业风险水平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政治关联是企业为获取更多资源对所处环境进行改造的一种政治手段,那么结合管理者非理性心理,通过政治关联获得的资源会如何影响企业风险管理,进而对企业风险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2010~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偏差对企业风险的影响,以及政治关联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水平显著正相关;政治关联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人大、政协型政治关联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官员型政治关联没有显著的调节效应;相比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政治关联的正向调节效应更显著。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从减轻管理者过度自信偏差、健全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及改变非国有企业的经营理念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管理者、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正确对待政治关联提供帮助。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 政治关联 企业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5;F272.91;D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4-22
- 1.2.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决策的文献综述14-17
- 1.2.2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的文献综述17-18
- 1.2.3 政治关联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文献综述18
- 1.2.4 政治关联与企业资源获取的文献综述18-20
- 1.2.5 政治关联与企业风险和价值的文献综述20-21
- 1.2.6 文献述评21-22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22-25
- 1.3.1 研究方法22
- 1.3.2 研究框架22-25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25-32
- 2.1 概念界定25-28
- 2.1.1 管理者过度自信25
- 2.1.2 政治关联25-26
- 2.1.3 企业风险26-28
- 2.2 理论基础28-32
- 2.2.1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28-29
- 2.2.2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29-30
- 2.2.3 资源依赖理论30-32
- 第3章 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32-43
- 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32-37
- 3.1.1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风险的影响32-34
- 3.1.2 政治关联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的关系的调节效应34-35
- 3.1.3 基于不同类型政治关联的调节效应35-37
- 3.1.4 不同产权性质下政治关联的调节效应37
- 3.2 变量选取37-40
- 3.2.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37-38
- 3.2.2 解释变量的选取38-39
- 3.2.3 调节变量的选取39
- 3.2.4 控制变量的选取39-40
- 3.3 模型设计40-41
- 3.3.1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风险的影响40
- 3.3.2 政治关联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的关系的调节效应40-41
- 3.4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41-43
- 第4章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43-54
- 4.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43-46
- 4.1.1 描述性统计43
- 4.1.2 相关性分析43-46
- 4.2 多元回归及结果分析46-53
- 4.2.1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风险的影响46-47
- 4.2.2 政治关联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的关系的调节效应47-48
- 4.2.3 基于不同类型政治关联的调节效应48-49
- 4.2.4 不同产权性质下政治关联的调节效应49-50
- 4.2.5 稳健性检验50-53
- 4.3 实证结论53-54
- 第5章 政策建议54-58
- 5.1 减轻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偏差54-55
- 5.1.1 科学的决策方法54
- 5.1.2 科学的选拔机制和竞争机制54-55
- 5.1.3 有效的学习培训和信息传递55
- 5.2 健全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55-56
- 5.2.1 健全内部治理结构55
- 5.2.2 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55-56
- 5.2.3 设立审计委员会56
- 5.2.4 设立专职风险管理部门或聘请风险管理专家56
- 5.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56-57
- 5.3.1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56-57
- 5.3.2 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57
- 5.4 改变非国有企业的经营理念57-58
- 结论58-60
- 参考文献60-65
- 致谢65-66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6
本文编号:784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784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