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城市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00:51

  本文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商业银行 客户满意度 影响因素 模糊综合评价


【摘要】:在当前国家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臻突显出来,渐渐成为支持当地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地方城市商业银行与我国大型国有银行相比,不管是资产规模上还是大型客户市场占有量上均处于劣势。与我国邮政储蓄银行及农村信用联社相比,市场占有额远远不及他们的一半,只能夹缝中求生存。基于以上现状,作者借鉴了国内外大量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河南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城市商业银行现阶段将营销重点应从抓大型公司类客户转移至零售业务群体的策略。不断提高当地普通储户对中原银行的满意度,还能营造良好的声誉,增加业务量。本文在理论部分主要采用的理论路线是:“理论模型分析”—“调查统计分析”—“实证分析”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在理论模型分析中阐述了客户满意度有关理论,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最后得出有效评价结果:一、中原银行客户满意度总体情况满意度高。二、中原银行金融产品不丰富,硬件设施跟不上,满意度最低。三、中原银行电子银行满意度高,特别是手机银行满意度最高。金融产品满意度最低,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来产品种类少,满足不了客户的需要,二来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不够。只有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才能稳中求快。才是提高满意度的捷径。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一、数据创新,本文调查问卷方式是面对面进行,因为这样能更真实地知道中原银行的客户满意度数据,为其在当地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站稳脚跟提供一些依据。二、研究形式创新,作者在阅读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国内外有关客户满意度的模型,从实际出发,结合中原银行发展状况构建出中原银行客户满意度测评模型。本研究将研究范围集中到微观层面,围绕一个特定区域的城商行的客户满意度,研究形式填补河南省这一领域的空白。研究结果,给其他学者或中原银行高级管理者的启示有:一、要继续加强电子银行业务创新,广大客户开始接受并且习惯电子渠道带来快捷,对电子银行的需求越来越大。二、是建立系统的服务营销管理体系,人员培训,最大程度地提高员工整体业务素质和技能,降低排队时间。三、启用VIP窗口,实行客户分层办理业务。最后,重点发展本土文化战略,利用中原银行的本土化优势来挖掘客户资源,创新出适合本土顾客深层需要和习惯性消费的金融产品。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客户满意度 影响因素 模糊综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3;F2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文献综述12-15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2-13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3-15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5-18
  • 1.3.1 研究思路15-18
  • 1.3.2 研究方法18
  • 1.4 创新点18-20
  • 2 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理论分析20-32
  • 2.1 客户满意度概念20-22
  • 2.2 客户满意度测评模型22-32
  • 2.2.1 国外客户满意度测评模型研究现状及分析23-28
  • 2.2.2 国内客户满意度测评模型研究现状及分析28-32
  • 3 中原银行客户满意度的调查统计分析32-40
  • 3.1 数据来源及问卷说明32-33
  • 3.1.1 数据来源32
  • 3.1.2 调查对象32
  • 3.1.3 问卷设计32-33
  • 3.2 调查客户基本情况描述33-40
  • 3.2.1 年龄分布33-34
  • 3.2.2 学历分布34
  • 3.2.3 职业分布34-35
  • 3.2.4 办理业务频率状况35-36
  • 3.2.5 构建客户满意度指标体系36-38
  • 3.2.6 客户满意度指标体系的变量选取38-40
  • 4 中原银行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40-66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40-45
  • 4.1.1 中原银行整体情况介绍40-41
  • 4.1.2 客户基本特征分析41-42
  • 4.1.3 预期质量分析42-43
  • 4.1.4 感知质量分析43-44
  • 4.1.5 金融产品分析44
  • 4.1.6 电子银行分析44-45
  • 4.2 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45-59
  • 4.3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59-65
  • 4.3.1 模糊综合评价概要59
  • 4.3.2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59-65
  • 4.4 本章小结65-66
  • 5 结论与展望66-70
  • 5.1 总结66-67
  • 5.2 建议67-68
  • 5.3 局限性68-70
  • 参考文献70-74
  • 附录74-76
  • 致谢76-7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8-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素香;商业银行客户服务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2年08期

2 林淼童;关于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的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3年12期

3 张歧山;;读《商业银行客户服务与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6年02期

4 董富欣;;香港商业银行客户战略的借鉴和启示[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6年S1期

5 胡苗;;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的探讨[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6年10期

6 刘艳菊;;商业银行客户管理的基本原则[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02期

7 陈亚荣;叶林珍;;上海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调查[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8 卢海燕;;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9期

9 王乃峰;;现代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2009年04期

10 韦显宇;;商业银行客户忠诚问题初探[J];区域金融研究;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课题组;赵永林;;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应用探索[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4—2005年度)[C];2005年

2 吕巍;陈洁;吕彦儒;;我国商业银行客户潜在价值模型构建与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云燕;展立新;高云翠;;客户经理与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问题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3—2004年度)[C];2004年

4 胡毅;王珏;汪寿阳;杨晓光;;基于面板Logit模型的商业银行客户贷款违约预警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10系统工程方法在金融、投资、保险业等领域的研究[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农业银行邗江支行 王咏梅 肖银杰;浅析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N];江苏经济报;2013年

2 农行扬州维扬支行课题组;加强商业银行客户维护工作的研究[N];江苏经济报;2011年

3 赵峰 靳天挺;对商业银行客户市场定位选择的思考[N];河北经济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邹靓;上海银监局:银行应便捷其投诉渠道[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李浩;商业银行客户群面临战略性大调整[N];上海证券报;2006年

6 ;强化管理推动创新[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徐学敏;商业银行客户集中风险对策分析[N];金融时报;2006年

8 高健 白智海 陈宏;构建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体系的要素[N];金融时报;2006年

9 曹文;建立商业银行客户服务顾客满意度考评体系[N];金融时报;2008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赵缜言;利率市场化需要重新定位各方角色[N];证券时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光强;商业银行客户资产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王煦逸;商业银行客户资信评价模糊综合判别模型及其敏感性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璇;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胡湘星;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效应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晓威;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管理系统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方雷;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管理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5 刘立华;商业银行客户管理系统设计和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6 常春;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监管与信息挖掘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6年

7 杨超林;城市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8 韦琰琰;我国商业银行客户评级系统的完善[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9 李萌;我国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策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杨思静;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的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94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794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2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