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竞争力形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16:34
本文关键词: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竞争力形成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技术标准 用户规模 专利联盟 技术产品丰裕度 市场推广
【摘要】:近年来,产业竞争呈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许可化”趋势,技术标准在产业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由于我国技术标准起步晚,技术标准竞争能力有限,无法成功地将企业的技术标准推向国际。因此,研究技术标准竞争力的各项影响因素,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并根据这些指标体系做出针对性的改善,对于我国技术标准竞争力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和书籍阅读,从网络外部性、平台与双边市场和资源依赖性等多理论出发,分析高技术企业标准竞争力的定义和主要来源,在“技术-市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影响高技术企业标准竞争力形成的主要指标。随后,本文将技术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开发和技术标准市场化阶段,指出每一阶段影响竞争力形成的主导因素不一。在技术标准开发阶段,技术是标准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和兼容性不仅影响技术标准的顺利形成,而且还会影响其市场发展前景。而在技术标准的市场化阶段,竞争的关键在于抢占整个市场的竞争制高点。在这一阶段,技术标准企业一方面通过建立技术标准联盟、扩大用户基础规模和丰富产品技术丰裕度等市场策略提升技术标准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企业技术创新和升级满足用户对创新技术的需求,扩大标准市场占有率。可见,在技术标准市场化阶段,技术和市场的联合才是技术标准竞争力形成的关键。最后,在“技术-市场”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对TD-SCDMA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H.264视频编解码技术等领域进行多案例研究,基于技术标准化的两阶段深入分析这些领域中技术标准获得成功的原因,从而对提出的研究框架进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技术标准不同阶段,技术和市场因素对标准竞争力的主导作用不同;第二,技术标准开发阶段,技术占主导;第三,技术标准市场化阶段,技术和市场的联合才能提升技术标准竞争力。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技术标准竞争力的研究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同时对于提升我国技术标准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技术标准 用户规模 专利联盟 技术产品丰裕度 市场推广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3.1;F276.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
- 1.1.2 研究意义12-14
- 1.2 研究对象14-16
- 1.2.1 高技术企业14
- 1.2.2 技术标准14-15
- 1.2.3 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竞争力15-16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6-19
- 1.3.1 研究方法16-17
- 1.3.2 研究思路17-19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19-28
- 2.1 技术标准相关理论基础19-24
- 2.1.1 资源依赖性理论19-20
- 2.1.2 网络外部性理论20
- 2.1.3 交易成本理论20-21
- 2.1.4 平台和双边市场理论21-23
- 2.1.5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23
- 2.1.6 技术标准战略理论23-24
- 2.2 相关文献综述24-28
- 2.2.1 技术标准联盟文献综述24-26
- 2.2.2 技术标准许可定价文献综述26-27
- 2.2.3 专利技术文献综述27-28
- 第3章 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竞争力形成机理28-36
- 3.1 技术标准竞争力主导因素28-30
- 3.1.1 技术主导28-29
- 3.1.2 市场主导29-30
- 3.2 技术标准化与技术标准竞争力30-31
- 3.3 技术标准开发阶段竞争力形成31-33
- 3.3.1 专利技术与标准竞争力形成32-33
- 3.4 技术标准市场化阶段竞争力形成33-36
- 3.4.1 产品丰裕度与标准竞争力形成33-34
- 3.4.2 平台战略与标准竞争力形成34
- 3.4.3 技术标准联盟与标准竞争力形成34-35
- 3.4.4 用户规模与标准竞争力形成35-36
- 第4章 基于技术标准化过程的标准竞争力案例研究36-49
- 4.1 TD-SCDMA技术标准36-41
- 4.1.1 产业背景介绍36-37
- 4.1.2 技术标准开发阶段竞争力形成37-38
- 4.1.3 技术标准市场化阶段竞争力形成38-41
- 4.2 视频编码技术标准背景41-46
- 4.2.1 产业背景介绍41-42
- 4.2.2 技术标准开发阶段竞争力形成42-43
- 4.2.3 技术标准市场化阶段竞争力形成43-46
- 4.3 案例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46-49
- 4.3.1 案例研究结论46
- 4.3.2 政策建议46-49
- 结论49-51
- 参考文献51-57
- 致谢57-58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8-59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59
本文编号:799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799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