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资产类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及案例运用
本文关键词:轻资产类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及案例运用
更多相关文章: 轻资产类企业 市场价值 多元回归 相对比较法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通讯的发展,传统低效能产业已经逐渐被轻资产类的新型企业所取代。但是并非所有的轻资产类公司都如外表一样光鲜亮丽,有些公司刚被收入囊中,就成了烫手山药,这也因此引发了公众对于轻资产类公司价值的追索。评估人员往往基于轻资产类企业高成长性的特点,利用收益法评估并且赋予较高的收益率,却很难给予公众合理的解释。因此,客观合理地对轻资产类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成为实际工作的必然方向。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展开对轻资产类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从而帮助评估人员在评估轻资产类企业价值的过程中厘清影响其价值的关键因素,做到有的放矢。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财务和非财务角度总结了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首先从国内外关于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轻资产类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出发,从财务和非财务角度建立了轻资产类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的测度体系,该体系涵盖了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治理能力、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7个方面,19项评价指标。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利用因子分析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降维,得到了8个公因子;第二部分以市场价值为被解释变量,8个公因子为解释变量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盈利能力、融资能力、创新能力、股权集中度与市场价值显著相关,营运能力、短期偿债能力、人力资本与市场价值相关性不显著;利用实证结果笔者建立了基于关键影响因素的相对比较法模型,实现了两个方面的改进:一是参考企业的选择方面,二是调整系数方面,对轻资产类企业价值的评估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轻资产类企业 市场价值 多元回归 相对比较法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绪论9-14
- 1.1 选题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1-12
- 1.3.1 本文的研究框架11
-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11-12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2-14
- 1.4.1 研究方法12-13
- 1.4.2 本文的研究创新点13-14
- 2 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及理论综述14-21
- 2.1 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14-18
- 2.1.1 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14-15
- 2.1.2 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15
- 2.1.3 治理能力与企业价值15-16
- 2.1.4 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16-17
- 2.1.5 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17
- 2.1.6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17-18
- 2.2 企业价值相关理论18-21
- 2.2.1 企业价值类型的划分18-19
- 2.2.2 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19-20
- 2.2.3 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的因素20-21
- 3 轻资产类企业价值影响因素分析21-29
- 3.1 轻资产类企业界定以及特点21-23
- 3.1.1 轻资产类企业的界定21-22
- 3.1.2 轻资产类公司的特点22-23
- 3.2 轻资产类企业价值影响因素分析23-24
- 3.2.1 财务因素23-24
- 3.2.2 非财务因素24
- 3.3 价值影响因素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24-29
- 3.3.1 盈利能力24-25
- 3.3.2 偿债能力25-26
- 3.3.3 运营能力26
- 3.3.4 成长能力26
- 3.3.5 技术创新能力26-27
- 3.3.6 公司治理效率27
- 3.3.7 人力资本27
- 3.3.8 轻资产类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的测度体系构建27-29
- 4 实证分析设计及分析过程29-42
- 4.1 样本选取29
- 4.2 因子分析29-35
- 4.2.1 数据预处理29
- 4.2.2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29-30
- 4.2.3 因子分析结果30-35
- 4.3 企业价值估算35-37
- 4.3.1 市场价值估算35
- 4.3.2 参数确定35
- 4.3.3 估算结果35-37
- 4.4 多元回归分析37-42
- 4.4.1 研究假设37-38
- 4.4.2 模型建立38-39
- 4.4.3 回归过程及分析39-40
- 4.4.4 回归结果与原假设对比分析40-42
- 5 案例分析42-46
- 5.1 现有市场法的局限性42
- 5.2 模型的建立42-43
- 5.3 案例分析43-46
- 6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46-48
- 6.1 研究结论46-47
- 6.2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47-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2
- 附录52-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培文;警惕企业利用资产类帐户隐瞒亏损虚增利润[J];陕西审计;2003年02期
2 钟秀;;浅析企业利润如何受资产类会计准则变化的影响[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10期
3 张雨晴;陆金铸;;新旧会计准则资产类的综合比较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24期
4 何亮;;多资产类结构性理财产品定价研究——以中国银行中银进取09001A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理财产品发行增加 信贷资产类上升——理财产品评价分析月报(2009年3月)[J];卓越理财;2009年05期
6 夏文贤;;资产类会计准则修订及其与所得税政策的差异[J];财会通讯;2006年08期
7 肖颖;;浅谈对新的会计准则的几点认识[J];知识经济;2009年04期
8 薛文艳;;轻资产类公司的运营模式与财务管理[J];山西财税;2012年03期
9 郝福锦;;浅谈资产类会计准则的变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1期
10 李维清;;新会计准则资产类规定疑难点浅析[J];财会通讯;2009年2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文绩;信贷资产类产品持续热销[N];上海金融报;2009年
2 见习记者 薛亮;6月份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缘何激增[N];金融时报;2009年
3 隋慧 王莺远;纳税申报之资产类调整(下)[N];财会信报;2014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银行大批贷款类理财产品提前终止[N];证券时报;2008年
5 孙雅川;资产类(权)与负债类(债)价值的三种平衡关系图解[N];财会信报;2010年
6 国金证券;“较快升值+温和通胀” 资产类商品受益[N];证券时报;2007年
7 易非;积极配置实物资产类股票[N];中国证券报;2009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唐晓;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青黄不接[N];证券时报;2009年
9 冶小梅;资产类消费类鹤立鸡群[N];证券时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杜丽娟;中国GDP统计新增无形资产类核算[N];中国经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彦珍;轻资产类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及案例运用[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20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920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