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年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CEO年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摘要】:放眼当今世界,身处发展前沿的企业无不是以创新为生存之本,屹立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在美国,闻名遐迩的高科技企业更是深谙此道,前有IBM、Intel和Microsoft,后有Google、Facebook和Apple,其崛起都是因为创新,其存续更是依赖于大量的研发投入和产品、技术更新,这样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奋勇争先,否则即便光辉如当年的Nokia,也会最终被世界淘汰和遗忘。自从上个世纪末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全面铺开,以及2000年初获准加入世贸组织,机遇和挑战的双刃剑便立于我国企业发展的道路之上。开放的环境使得国际优质企业大量涌入加剧竞争,劳动成本的步步攀升和人口红利的消失使得国内企业的优势日趋弱化,生存问题更加赤裸地摆在企业面前。并且,我国正处于发展瓶颈,经济亟需转型的特殊时期,从前粗放的靠垒砌资源和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的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唯一可取的便是走狠抓创新之路,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型为知识密集型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引导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愈来愈多的企业认识到了创新的战略意义,不断在研发投入上狠下功夫,2012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企业研发投入总额已经超万亿,与2011年相比增长了约20%,呈现出日趋优良的态势。虽然研发创新开始取得企业的关注,但我们也要看到投入的强度并不能代表企业创新的成果,我国企业的创新水平依然较弱。企业的创新不仅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内部高层管理者的战略决策选择也对企业创新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证明不同年龄的高管(CEO)对企业创新性会有影响,找出年龄影响的规律,从而为企业合理聘用高管(CEO)提供参考意见。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CEO年龄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往文献中,对于CEO的界定各有不同,而企业高管职能分工各有差异,本文选取企业总经理、总裁及首席执行官作为CEO。对于企业创新,许多研究以RD投入作为测度标准,但是RD只考虑了前期投入,即资源消耗程度,而对于实际的产出效果却无法衡量。专利,作为研发产出的后期结果,受到法律的保护使拥有专利权的企业能享有收益,所以企业都会将自身最高水平或新研发的知识技术申请专利。所以,专利直接代表了企业的创新成果。因此,为衡量企业创新性的全貌,本文采用RD衡量企业创新的前期投入,专利衡量企业创新的后期产出。从理论角度来分析,创新理论提出企业创新是由内外部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内部创新的承载主体是高层管理者,其出于对利益的追逐而选择创新活动;高管作为企业实际经营者对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影响,同时作为一个理性人,会从自身的角度衡量创新活动的风险与收益,做出的决策可能产生代理问题;高层梯队理论提出了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角度,可以得知在不同年龄的特征下高管会改变风险偏好,从而影响决策制定;而职业生涯理论则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不同职业生涯阶段下个人对于风险行为做出的选择。因此,可以得出CEO年龄会影响企业创新,但促进或抑制却无法得知。回顾以往文献,众多研究指出年轻的管理者具有高执行力,较强的行动能力,充满热情与激情,由此衍生出年轻管理者会有过度自信,追逐风险的行为特点,因此在做出投资决策时会更加胆大。而年龄偏大的管理者由于体力与精力的下降,反应能力、学习能力都较年轻管理者慢,对于新事物的把控不及年轻时敏锐,所以更偏向于对信息的深入挖掘,且对于采取决策行为费时较长。但是,也有研究认为年轻管理者出于对职业生涯的考虑,在早期行事会小心谨慎尽量避免犯错影响职业前途,因此年轻的管理者考虑到职位的安全,会放弃风险选择保险。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推测年轻CEO在初入企业会考虑职业生涯而倾向于保守经营;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经验以及在企业的威望逐渐累积,这段时间CEO会慢慢的由保守型转向冒险型;企业经营期限继续延长,CEO年龄越来越大,对风险的承受力越来越弱,会固守已有的企业管理经营方案,对创新的关注会变少。故本文假设CEO年龄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是呈倒U型关系,采用RD投入与专利数量质量指标衡量企业的创新性。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CEO年龄对企业创新的确呈现倒U型影响,在前期CEO的影响力不断增加,在临界值上CEO影响力达到最大,而后开始慢慢衰减。通过计算,得出CEO年龄的临界值分别为58、60;加入控制变量回归之后,CEO年龄临界值分别为41、37。为了得出更直观的图形描述结果,本文对CEO年龄与专利数量质量的关系进行画图,图中显示年龄的临界值大约在50附近,因此本文推测CEO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最大的年龄区间为45至55岁之间。除此之外,本文对三种不同类型的专利分别进行了分析,虽然不同专利所花费的成本和未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同,但CEO年龄对三种专利的影响均呈倒U型关系,说明年龄的不同并不会产生偏好差异。根据研究结论,对于提高企业创新性的问题上,本文得出启示为:(1)选拔和任用一定年龄范围内的CEO。过于年轻经验不足畏手畏脚,过于年长安于稳定无力创新。在经历过初入企业后的磨练,能力和经验都得到长足成长,年龄的成长虽然使CEO精力不及早年,但成熟稳重使CEO制定创新项目计划和做出决策会减少冲动性因素,计划的可行性更高。根据本文研究结果,CEO年龄在45至55岁之间,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到高峰。(2)结合CEO任期长短考虑任用。结果表明CEO任期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正相关,那么CEO任期越长会越发促进创新,但是考虑到任期越长年龄也会越大,而超过一定范围年龄的增长会抑制企业创新,促进增长相互抵消。所以,在选择CEO时要考虑一定年龄范围。本文的创新之处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1)采用专利数据。专利数据的收集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包括对缺失数据的补充以及错误数据的筛选,需要单独对问题数据的企业进行一一核对。因此,本文所用专利数据具有原创性,研究价值较高。(2)研究视角独特。以往研究中,对企业RD投入涉及高管影响的,多以CEO个人众多特征为变量,很少单独考虑CEO某一个特征。即使有少量的研究采用了CEO任期或教育背景作解释变量,却没有过对CEO年龄进行的研究。本文选取CEO年龄考察其对企业创新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根据上述研究思路,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章:绪论。该部分首先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接着分析研究目的及意义,设计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是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对本文涉及的主要对象专利、CEO及RD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相关理论及说明本文的理论推导。第三章:文献综述。本章首先综述了企业创新性测度标准的相关研究,接着归纳CEO年龄特征的研究成果,然后分析CEO年龄对企业创新性的探讨,最后进行文献综合述评。第四章:CEO年龄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设计。本章基于前述的详细分析和推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1)CEO年龄对企业产出专利数量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2)CEO年龄对企业产出专利质量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3)CEO年龄对企业RD投入呈倒U型关系。接着在研究设计中介绍了实证研究选取的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设计了模型,说明了数据来源和剔除原则。第五章: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本章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与假设对比验证,并进一步实施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测试。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关键词】:CEO年龄 企业创新 专利 R&D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91;F273.1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4
- 1. 绪论14-21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4-18
- 1.1.1 研究背景14-17
- 1.1.2 研究目的17
- 1.1.3 研究意义17-18
- 1.2 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及思路18-19
- 1.2.1 研究方法18
- 1.2.2 研究基本思路18-19
- 1.3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19-21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21-29
- 2.1 相关概念界定21-24
- 2.1.1 专利21-22
- 2.1.2 CEO22-24
- 2.1.3 R&D24
- 2.2 相关理论分析24-29
- 2.2.1 创新理论25
- 2.2.2 委托代理理论25-26
- 2.2.3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26-27
- 2.2.4 高层梯队理论27-29
- 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29-34
- 3.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国内外研究29-30
- 3.2 CEO年龄特征国内外研究30-31
- 3.3 CEO年龄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国内外研究31-32
- 3.4 文献述评32-34
- 4. CEO年龄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设计34-45
- 4.1 研究假设34-36
-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36-37
- 4.2.1 样本选取36-37
- 4.2.2 数据来源37
- 4.3 变量设计及度量37-44
- 4.3.1 被解释变量38
- 4.3.2 解释变量38-39
- 4.3.3 控制变量39-44
- 4.4 回归模型44-45
- 5.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45-63
- 5.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45-47
- 5.2 样本的相关性分析47-49
- 5.3 回归结果分析49-58
- 5.3.1 CEO年龄与企业专利数量和质量的关系49-54
- 5.3.2 CEO年龄与企业R&D投入的关系54-56
- 5.3.3 CEO年龄与三种不同类型专利关系56-58
- 5.4 稳健性检验58-63
- 5.4.1 滞后期稳健性检验58-59
- 5.4.2 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置换的稳健性检验59-60
- 5.4.3 分时间段进行稳健性检验60-61
- 5.4.4 改变专利赋值大小的稳健性检验61-63
- 6. 结论与展望63-67
- 6.1 研究结论63-64
- 6.2 研究启示64-65
- 6.3 研究局限65
- 6.4 未来研究展望65-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宝林;提高企业成长性十要点[J];经济工作导刊;2001年13期
2 董辅y=;关注企业成长比关注成果更重要[J];当代经理人;2002年12期
3 李咏梅;提升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对策[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4 宋建彪;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J];华南金融研究;2004年03期
5 朱和平,王韬,颜节礼;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4年05期
6 李莉;组织创新与企业成长[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5年02期
7 马艳;小企业大未来——小企业综合贡献调查[J];农村金融研究;2005年11期
8 周志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1期
9 林建华;袁怀雨;林丽华;;煤矿企业成长性理论研究[J];中国煤炭;2008年11期
10 刘照德;;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理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娜;;国内外企业成长问题研究现状比较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2 ;典型个案分析 液晶行业发展研讨会暨典型企业成长性分析[A];2004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C];2004年
3 欧阳晓明;罗力;傅继军;谢昆仑;于明晟;刘琦波;沙霖;汪秉权;程静萍;方静洁;;2008年度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7(2009~2010)[C];2011年
4 尹哲;;积极股东主义、控制权安排与中小企业成长性——基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张倩;纪延光;;技术经营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基于中小板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雷家殨;张俊芳;;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的交互式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 乔新生;法律是影响企业成长性的核心要素[N];法制日报;2012年
2 记者 陈t,
本文编号:954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95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