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AM模型的LBS使用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TAM模型的LBS使用行为研究
【摘要】: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研究模型,通过分析文献和研究调研并提出扩展,以社群影响、系统特性、相关经验、个人差异、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为自变量,分析这些因素对消费者LBS服务接受意向的影响,并对最终模型的假设条件用统计软件进行验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群影响、系统特性、相关经验、个人差异、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消费者LBS服务的使用行为。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基于位置的服务 技术接受模型 网络社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用户QoS需求驱动的移动服务资源选择优化研究”(7117106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D13B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以服务为导向的珠三角区域多核集群供应链动态协同机制及绩效研究”(10YJCZH176)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区域集群供应链”(11WYXM022)
【分类号】:F49
【正文快照】: 1引言基于位置的服务(以下简称LBS)是测绘、卫星导航、GIS和无线通信网络等技术相集成的产物,这种新型的技术在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移动服务体验的同时,也成为信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1]。在技术进步、需求引领和服务模式创新的共同驱动下,LBS已经形成了多种新型的创意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铁健;李瑞涛;吕彬;庄士东;;我国LBS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6年03期
2 张园;;移动位置服务应用发展研究[J];信息通信技术;2011年02期
3 李德仁,李清泉,谢智颖,朱欣焰;论空间信息与移动通信的集成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年01期
4 陈家成;黄庭翊;战玉冰;;网站设计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3期
5 邓胜利;胡吉明;;Web 2.0环境下网络社群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俊明;李精忠;;“3S”技术在“数字航道—监控与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3期
2 邱冬生,庄大方,黄小虎,王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地理信息系统设计[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2期
3 王涛,张永生,张艳;移动空间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测绘工程;2005年02期
4 宁永香;刘召芹;谢彩香;;基于空间认知理论的移动导航电子地图设计[J];测绘工程;2007年02期
5 马丹;郭泽金;;基于PDA的电力设施数据采集与线路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工程;2007年05期
6 周隽;花向红;涂伟;李昭;;基于移动GIS的小型移动应急平台的设计和实现[J];测绘工程;2008年02期
7 何兵;童小华;戴华阳;王圭;;基于.NET的移动GIS设计与关键技术[J];测绘工程;2008年06期
8 李德仁;论天地一体化的大测绘——地球空间信息学[J];测绘科学;2004年03期
9 林卉,赵长胜,金继读;从现代测绘技术发展谈测绘继续教育[J];测绘科学;2005年03期
10 王继周,李成名;嵌入式移动GIS研究[J];测绘科学;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志海;崔铁军;吴正升;;车辆自导航系统的一般性问题探讨[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德仁;;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机遇[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方雄;边馥苓;侯英姿;;移动空间信息服务的应用模式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崔铁军;卢松杰;;GPS车辆监控系统网络化模式的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许志海;张昭云;王佑武;;可扩展车辆监控系统的探讨与设计[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谌新年;罗瑜;欧阳湘江;;基于BREW平台的LBS系统的设计[A];第四届中国软件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西点;马华兴;;移动位置服务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A];2007年中国通信学会“移动增值业务与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郭晓艳;胡社教;;浅析GPRS技术的应用[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宇华;刘文平;魏俊峰;赵超阳;朱锐;;美国GPS政策的演变规律及启示[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1 北斗/GNSS导航应用[C];2013年
10 付永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LBS的机遇与挑战[A];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1 北斗/GNSS导航应用[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安良;面向3G终端的移动地理信息服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钟海东;基于地理本体的移动GIS空间信息服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鹏;Web2.0环境下组织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长伟;森林监护移动GIS及火灾扑救设备调度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刘有贵;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及故障在线检测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伟;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叶雷;基于MAS体系的移动GIS集成服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飞翔;移动空间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9 戚铭尧;面向物流的空间信息服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10 谢彩香;LBS移动终端导航电子地图设计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军芳;基于开放式构架的移动空间信息服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马建朋;基于GPS/GPRS/Web的位置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刘峗;林业位置服务(LBS)系统构建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骆蔚;基于位置的无线交互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孟继军;基于LBS的车辆管理系统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魏震方;网络导航服务中数据传输技术的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7 许敬伟;LBS系统中基于WLAN的无线定位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苗甫;移动终端位置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田涛;基于GIS的公路路况巡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2年
10 侯永荣;济南市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和开发[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愉;刘为龙;;在线购物型网站的导航设计[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赵志弘,李志林,余萌;涉及位置的信息服务:关键趋势和商务模式[J];地理信息世界;2003年03期
3 刘铁健;李瑞涛;吕彬;庄士东;;我国LBS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6年03期
4 王明才;姚承宽;;位置服务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刘衡萍;;移动定位服务应用发展现状分析[J];通信世界;2007年34期
6 王西点;;LBS在移动新业务中的应用[J];通信世界;2008年37期
7 胡泳;;网络社群的崛起[J];南风窗;2009年22期
8 曹冲;我国GPS车辆应用系统的产业化前景分析和市场展望[J];全球定位系统;2001年04期
9 韩露;3G时代移动运营商竞争策略探讨[J];中国数据通信;2005年04期
10 李德仁,李清泉;论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集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继东;;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网络口碑接受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9期
2 孙玮;陈洁;吴蓉;;在线渠道消费者知识和感知对信息搜索效果的影响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朱阁;敖山;戴建华;李忱;;手机移动支付的价值接受度模型及实证[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段钢;蒋杉杉;唐芙蓉;;移动支付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31期
5 彭建平;徐远彬;;消费者使用彩铃服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科学决策;2009年04期
6 鲁耀斌;徐红梅;;即时通讯服务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6年05期
7 杨苏丹;胡春;;移动即时通信用户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李君君;孙建军;;网站质量,用户感知及技术采纳行为的实证研究[J];情报学报;2011年03期
9 孙权;胡秋灵;;移动服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J];商业研究;2009年06期
10 杨永清;张金隆;聂磊;种晓丽;;移动增值服务消费者感知风险维度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丽华;褚扬;;独立电信规制体系的系统分析[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岑成德;欧阳文剑;;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用户消费价值的实证研究[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世云;唐杰;;基于位置的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探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曹树金;卢泰宏;;网络游戏消费态度及行为的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松;吴先锋;;新时期网络融合与通信运营企业转型的探讨[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司峥鸣;;手机媒体移动增值服务使用行为的消费价值模式实证分析——以黑龙江省大学生为例[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互联网传播效果开始直追电视[N];人民邮电;2006年
2 作者为北京蓝澍霖公司 马颜;Orange的个性化套餐告诉我们什么?[N];人民邮电;2007年
3 ;Linux产品走马观花[N];计算机世界;2000年
4 彭超;宽带是一种生活方式[N];人民邮电;2006年
5 金朝力;互联网行业:防止过度娱乐化[N];中华新闻报;2007年
6 王晓s,
本文编号:1056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056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