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互联网行业员工组织认同感与员工敬业度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16:14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行业员工组织认同感与员工敬业度的关系研究 出处:《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互联网行业 组织认同感 员工敬业度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行业也迎来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大了。然而,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从业人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包括敬业度不高、流动性大、缺乏创造性、缺乏归属感等问题。因此,对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企业来说,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敬业度、归属感和稳定性对于其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最近几年,随着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关于员工敬业度的研究也日趋热烈,同时中国员工敬业度较低的问题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这是因为,一方面,员工敬业度直接决定了员工的工作业绩,从而决定了企业绩效;另一方面,人才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发展,拥有高敬业度员工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组织所具有的价值观、使命、文化等的认同程度,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将会导致员工的归属感,从而使员工在内在价值观和外在表现上都能与组织统一。员工如果对企业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必然会表现在具体的工作上。 本文旨在探讨在互联网行业背景下,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敬业度的现状,并通过对不同背景变量员工的研究,发现内在规律,同时对二者间的作用关系进行研究,以进一步了解互联网行业背景下组织认同感与员工敬业度的作用机制。 本文首先研究了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内的著述,并分类描述了各学者对组织认同感及员工敬业度的定义、维度划分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在学习了前人的研究之后,结合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的特点,进行了研究模型的构建以及研究假设的提出,并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在实证研究中,采用了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在分析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是spss统计软件,分别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验证了提出的部分假设。得出的结论如下: (1)通过描述性分析,可以得知从总体而言,互联网行业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员工敬业度情况不尽如人意,仍有待提高。 (2)通过差异性分析,可以推断出不同背景变量下的员工组织认同感和员工敬业度会有所不同。 (3)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互联网行业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员工敬业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具体而言,我们将组织认同感划分为情感性、评价性和认知性三个维度,将员工敬业度划分为组织敬业度和工作敬业度两个维度。而研究证实,组织认同感的情感性和评价性维度与员工敬业度的工作、组织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组织认同感的认知性维度仅与员工敬业度的组织敬业度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4)最后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组织认同感整体及三个维度对员工敬业度均有显著预测作用。按重要程度来排序,依次是情感性组织认同感维度、评价性组织认同感维度和认知性组织认同感维度。 在本文的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互联网行业中员工敬业度的提升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9;F272.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雪;;员工敬业度理论研究述评[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9期

2 胡薇薇;;员工满意度与员工敬业度之比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0年02期

3 赵欣艳;孙洁;;员工敬业度研究综述与展望[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王平换;刘城;王芊霖;;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3期

5 邬慰娟;;知识型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综述[J];中国市场;2011年32期

6 王锐;;员工敬业度的研究综述[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10期

7 孔凡柱;;中小企业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J];企业活力;2012年07期

8 马志强;杨晓静;朱永跃;;主管承诺与员工敬业度关系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12期

9 王秋娜;黄建宏;;酒店员工敬业度全程管理模型研究[J];当代经济;2012年20期

10 刘祯;;员工敬业度的概念、前因及后果:一个理论框架[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贤华;;运用需要层次理论来提升员工敬业度水平[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木公;怎样求解员工敬业度低的难题[N];中国财经报;2012年

2 刘英团;员工敬业度低亟须深化国企人事制度改革[N];青岛日报;2012年

3 马可佳;战略与文化“掐架”毁掉员工敬业度[N];中国商报;2013年

4 黄冲;企业员工敬业度下降 流动性趋高[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 祝乃娟;低员工敬业度谁之过[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6 志灵;没有利益共享机制谈何提高员工敬业度[N];嘉兴日报;2012年

7 张贵峰;“中国员工敬业度最低”说明了什么[N];中国商报;2012年

8 魏文彪;尊重权益才能提高企业员工敬业度[N];中国财经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周宝来;金融行业员工敬业度最高[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郑立华;中国员工敬业度的高与低[N];中国商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玉海;企业员工敬业度的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2 孙洁;员工敬业度定义与结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冷媚;企业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沈纤竹;A公司员工敬业度的调研与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5 于佳欣;个人—企业价值观匹配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作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周静;民营医院员工敬业度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陈力;A公司员工敬业度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8 王影;互联网行业员工组织认同感与员工敬业度的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9 江群英;A公司员工敬业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操芳;企业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24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324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2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