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振兴以来吉林省四化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1]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姚士谋,<name lang="CN">张平宇,<name lang="CN">余成,<etal lang="CN">等.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year>2014,<volume>34(6):<fpage>641~<lpage>64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year>2014. [3]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李裕瑞,<name lang="CN">王婧,<name lang="CN">刘彦随,<etal lang="CN">等.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year>2014,<volume>69(2):<fpage>199~<lpage>212.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简称“四化”) 是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发展的现实需要与战略导向。本文着力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揭示我国地级区域四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借助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结合相关分析探讨四化协调指数与区域发展主要指标的关联关系,建立识别方法开展基于四化发展状态的问题区域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四化各自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耦合度、协调度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四化协调发展水平越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越高,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越低;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及自然地理类要素对四化协调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以农业和农村的社会投资、财政投入及金融支持,以及大中型企业发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消费等因素对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更为稳健而积极;识别出四化发展存在若干问题的7 类计145 个地市,主要分布在中部传统农区、西南山地丘陵区和青藏高原区。在城乡转型发展新时期,推进四化协调发展既需要共性制度创新,还需要针对问题区域及其区域问题研制区域政策,有必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社会投资、财政投入与金融扶持力度,积极扩大内需,优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提升城镇投资和教育投资的效率。
DOI: 10.11821/dlxb201402005
[4]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徐维祥,<name lang="CN">舒季君,<name lang="CN">唐根年.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测度[J].经济地理,<year>2014,<volume>34(9):<fpage>1~<lpage>6.为了对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构建了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0年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PLS通径模型和空间距离测度模型对我国"新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新四化"发展呈现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和地区内发展不同步的双重矛盾;总体上,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信息化融合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程度及其推动作用地区差异明显,中国"新四化"发展的质量及同步水平有待提高。
[5]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熊巍,<name lang="CN">祁春节.湖北省“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year>2014,(9):<fpage>1~<lpage>6.设置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 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距离同步度模型,对湖北省2001-2011年"四化"同步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灰色系统模型GM(1,N) 对湖北省"四化"同步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近十年来"四化"同步发展水平稳步上升,2007年以来处于协调发展状态,2011年达到 了优质协调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驱动指数均为正,均为"四化"同步发展的驱动因素,其中工业化和信息化驱动指数较高,城镇化和农业现 代化驱动指数较低。最后,根据"四化"同步发展影响因素提出促进湖北省"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DOI: 10.6049/kjjbydc.2013050954
[6]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任志安,<name lang="CN">赵静静.皖北地区“四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year>2014,(3):<fpage>87~<lpage>91.在分析皖北地区"四化"发展现 状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皖北地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行综合测度,并对皖北"四化"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皖北"四化"发展之间具有长期 均衡关系,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原因,工业化不是信息化的原因;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原因,工业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原因;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不是对方的原 因;工业化不是城镇化的原因但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原因。最后通过对"四化"的协调度测度发现皖北地区"四化"发展一直处于失调状态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 促进皖北"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7]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吴一洲,<name lang="CN">吴次芳,<name lang="CN">王琳,<etal lang="CN">等.浙江省新型工业化地域差异及其机理研究[J].地理科学,<year>2009,<volume>29(4):<fpage>508~<lpage>514.新型工业化对浙江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通过实证的方法,建立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体系,并借助ESDA-GIS空间分析框架,对浙江省县级行政单元新型工业化差异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域范围内新型工业化综合发展水平呈现 "浙东北高、浙西南低"的格局;并具有增长极带动下的区域整体发展特点;地区发展空间差异显著,在空间上体现出两极"俱乐部趋同"的集聚态势;各县级行政单元自身的工业化水平组合特征不均衡,各项指标非平行发展,呈现出轻加工型产业特征下,规模经济与内部结构空间差异基础上的整体集约化水平低下。
[8]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刘彦随,<name lang="CN">杨忍.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year>2012,<volume>67(8):<fpage>1011~<lpage>1020.本文综合运用样带、地统计、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研究方法, 分析了1990 年以来中国县域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表明:①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动态的差异特征显著, 北方边境县域高城镇化和东部沿海县域高城镇化形成的“人字形”空间形态逐渐凸显;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的两湖地区、成渝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县域城镇化水平提升较快, 西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保持较低的城镇化水平;②2000 年以来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其变化速度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 陇海兰新线、长江沿线、北方边境、106 国道、东部沿海样带县域城镇化差异明显;县域经济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离中心城市距离、二三产业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口密度是影响县域城镇化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同时粮食生产主导定位、非农业人口统计口径、城镇设置标准等因素也影响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发展过程。未来城镇化发展应遵循地域差异, 凸显主导功能, 推进优化与重点发展区的集约型城镇化、耕地与粮食主产区的分流型城镇化、生态与水源保护区的迁移型城镇化, 以及园区与城镇近郊区的融入型城镇化, 实现城乡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促进城镇化进程中人—地—业耦合与协调发展。
DOI: 10.11821/xb201208001
[9]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王洋,<name lang="CN">方创琳,<name lang="CN">王振波.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区划分[J].地理研究,<year>2012,<volume>31(7):<fpage>1305~<lpage>1316.以县为基本单元,从人口、经济和社会三方面构建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县级单元的综合城镇化水平及其子系统水平进行评价,构建城镇化类型区;基于偏相关系数测度各类型区的城镇化驱动力;结合空间自相关方法对综合城镇化水平进行分区。结果表明:人口和经济是反映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两大子类型;综合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行政等级性;划分全国为人口城镇化滞后型、经济社会城镇化滞后型、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滞后型和综合城镇化非滞后型四大城镇化类型区;不同类型区的驱动力不同,市场力和行政力是全国层面的两大驱动因素;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人文地理领域进行分区研究,中国人口城镇化分区模式为北高南低,经济城镇化分区模式为东高西低。
[10]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龙冬平,<name lang="CN">李同昇,<name lang="CN">苗园园,<etal lang="CN">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类型[J].地理学报,<year>2014,<volume>69(2):<fpage>213~<lpage>226.农业现代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是中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地理学视角,构建指标体系,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分析及类型研究,探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期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稳步推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 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以“胡焕庸线”为界,划分为“东西两侧”,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同时其在“东西两侧”整体上也表现出距“胡焕庸线”距离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在空间上呈现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的分异形态;② 从局部层面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东部、西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在空间上呈现出从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③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4 个分维度指标在地理空间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分异格局,因此,如何打破农业发展的传统模式与路径依赖,将是各级政府与地理学者应关注的现实难题与科学问题;④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可划分为5 大类型区,不同类型区应明确现阶段及未来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DOI: 10.11821/dlxb201402006
[11]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宋周莺,<name lang="CN">刘卫东.中国信息化发展进程及其时空格局分析[J].地理科学,<year>2013,<volume>33(3):<fpage>257~<lpage>265.Yang <given-names>R, <name>Li Y <given-names>H.Potential of land consolidation of hollowed villages under different urbanization scenarios in China[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year>2013, <volume>23(3): <fpage>503-<lpage>512.
27(3) :<fpage>55~<lpage>59.
中原经济区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是中原崛起的时代呼唤,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最高境界,是中原儿女的庄严承诺。选择"三化"协调作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之路,有着深厚的宏观背景。在整体、协调、融合、可持续原则的制约下,"三化"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为:产业集群发展、产城互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其中,城乡统筹发展是"三化"协调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包括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搭建城镇化本土承载平台,推进新农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建城乡资源共享平台和社会保障体系。
[16]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张旺,<name lang="CN">周跃云,<name lang="CN">胡光伟.超大城市“新三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分析——以中国十大城市为例[J].地理科学,<year>2013,<volume>33(5): <fpage>562~<lpage>569.袁晓玲,<name lang="CN">景行军,<name lang="CN">杨万平,<etal lang="CN">等.“新四化”的互动机理及其发展水平测度[J].城市问题,<year>2013,(11):<fpage>54~<lpage>6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新四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四者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两两之间相互作用机理的分析,总结提炼出了“新四化”互动关系理论模型,并运用熵值法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我国“新四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测度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良好的互动,能互相影响,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未能实现良性互动。
[18]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 (2014- 2020年) [R] . <year>2014-08-09.. 193547-1.html [19]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姜会明,<name lang="CN">王振华.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year>2012,<volume>32(5):<fpage>591~<lpage>595.吉林省统计局.吉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year>2004,<volume>2013. [21]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book" publication-format="print"><name lang="CN">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year>2004,<volume>2013. [22]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尹鹏,<name lang="CN">李诚固,<name lang="CN">陈才,<etal lang="CN">等.新型城镇化情境下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关系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经济地理,<year>2015,<volume>35(1):<fpage>61~<lpage>67.
以吉林省为例,运用耦合协调度 模型和脱钩模型,分析2003年以来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关系。结果表明:1吉林省人口城镇化发展呈现空间非均衡性和时间稳定性状态,高值分布于东 部沿边地区和中部核心城市,低值分布于西部内陆地区和资源枯竭型城市;2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呈现递增态势(吉林市和四平市除外),基本教育服务和社会保障服 务的地域分异明显,医疗卫生服务和市政设施服务的地域差异不大,文化体育服务的极化特征突出;3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始终处于拮抗耦合阶段,协调度较 差,人口城镇化与文化体育服务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均呈下降趋势;4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呈现以强脱钩、弱脱钩、强负脱钩和弱负脱钩为主的脱钩状态。
DOI: 10.15957/j.cnki.jjdl.2015.01.009
[23]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韩瑞玲,<name lang="CN">佟连军,<name lang="CN">朱绍华,<etal lang="CN">等.基于ARMA模型的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year>2014,<volume>34(1):<fpage>32~<lpage>39.廖重斌.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year>1999,<volume>19(2):<fpage>171~<lpage>177.
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中通过对协调、发展及协调发展这3个概念的定义和论述,分别推导出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的计算模型,并用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的大小等作为评判标准,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划分为从简洁到详细不同的 3个层次,共30种基本类型.最后还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评价对象,给出了上述计算方法和分类体系的应用实例,同时证明其可靠性.
[25]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Anselin <given-names>L.Interactive Techniques and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C]//Longley P A, Goodchild M F, Maguire D J.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s(2nd ed.).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year>1999:<fpage>253-<lpage>266. [26]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王聪,<name lang="CN">曹有挥,<name lang="CN">姚士谋,<etal lang="CN">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全球化进程的时空差异分析——基于两省一市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year>2013,<volume>33(7):<fpage>779~<lpage>788.Anselin <given-names>L, <name>Getis <given-names>A.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year>1992, <volume>26(1): <fpage>19-<lpage>33.?id=10.1007/BF01581478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a number of general issues that pertain to the interface between GIS and spatial analysis. In particular, we focus on the various paradigms for spatial data analysis that follow from the existence of this interface. We outline a series of questions that need to be confronted in the analysis of spatial data,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a GIS can facilitate their resolution. We also review a number of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techniques that we feel should form the core of a spatial analysis module for a GIS.
DOI: 10.1007/BF01581478
[28] <mixed-citation publication-type="journal"><name lang="CN">孙才志,<name lang="CN">董璐,<name lang="CN">郑德凤.中国农村水贫困风险评价、障碍因子及阻力类型分析[J].资源科学,<year>2014,<volume>36(5): <fpage>895~<lpage>905.在构建农村水贫困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结合TOPSIS模型对2011年我国31个省(市)地区农村水贫困风险进行测度。并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法计算了不同地区的水贫困风险障碍度,为分析农村地区指标层主要障碍因子,降低灾害风险,实现农村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找到了突破方向。具体考察指标层障碍因子后,文章利用LSE模型结合子目标层障碍度得分,对农村水贫困风险进行系统阻力模式分析,将我国农村水贫困风险管理阻力划分为3种模式:双系统阻力模式(E-R型、S-T型、T-R型、S-R型和E-T型)、三系统阻力模式(S-T-R型、E-T-R型和E-S-T型)和四系统阻力模式(E-S-T-R型)。阻力类型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阻力作用大于东部沿海地区,生态系统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贫困管理起阻力作用,对西南和华南地区而言,资源系统的阻力作用要小于其他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集中于三系统和四系统阻力模式,其中以E-S-T-R型阻力模式最为普遍。
[1] 朱麟奇,李秋雨,刘继生. 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时空差异性及空间布局[J]. 地理科学, 2016, 36(3): 424-430.
[2] 王伟,孙雷. 区域创新系统与产业转型耦合协调度分析——以铜陵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16, 36(2): 204-212.
[3] 李汝资,宋玉祥,李雨停,于婷婷.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阶段识别及其特征成因分析[J]. 地理科学, 2016, 36(1): 90-98.
[4] 刘玉英,李宇凡,张婷,徐洁. 吉林省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成因分析[J]. 地理科学, 2015, 35(8): 1060-1066.
[5] 尹鹏,李诚固. 环渤海“C型”经济区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变研究[J]. 地理科学, 2015, 35(5): 537-543.
[6] 周瀛,袁家冬. 1990~2008年吉林省产业集群部门结构与空间组织特征[J]. 地理科学, 2015, 35(5): 575-582.
[7] 刘玉英,李宇凡,张婷,徐洁. 吉林省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成因分析[J]. 地理科学, 2015, 35(2): 250-256.
[8] 王哲野,程叶青,马靖,叶信岳,魏也华. 东北地区城市民生质量测度与空间分析[J]. 地理科学, 2015, 35(2): 190-195.
[9] 潘竟虎.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GDP含金量时空分异格局[J]. 地理科学, 2015, 35(12): 1502-1510.
[10] 袭祝香,纪玲玲,高晓荻,张硕. 吉林省极端严寒事件时空分布特征及评估方法研究[J]. 地理科学, 2015, 35(10): 1341-1346.
[11] 方叶林,黄震方,王坤,蔡碧凡. 不同时空尺度下中国旅游业发展格局演化[J]. 地理科学, 2014, 34(9): 1025-1032.
[12] 熊建新,陈端吕,彭保发,邓素婷,谢雪梅. 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J]. 地理科学, 2014, 34(9): 1108-1116.
[13] 王芳,高晓路. 内蒙古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14, 34(7): 818-824.
[14] 姚丽,谷国锋. 吉林省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的生态环境响应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14, 34(4): 464-471.
[15] 庞瑞秋,腾飞,魏冶.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吉林省人口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J]. 地理科学, 2014, 34(10): 1210-1217.
本文关键词: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4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44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