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金融IT项目的需求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1 18:59
【摘要】: 当前,金融创新已成为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95%的金融创新的实现,都极度依赖信息技术。另外,金融管理决策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由信息技术构建的金融工具,能实时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控制,提高金融管理决策效率。而且信息技术还使得复杂金融产品的交易成为可能。因此,金融信息化正成为当今面对的重要课题,从更广阔的视角研究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中国金融信息化的总体战略,实现金融信息系统的整合,全面提升金融竞争力,是促进金融业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3月的新生的国有全业务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的前身是国家邮政集团公司的邮政储汇局,原来提供的业务主要包括针对居民个人用户存取款、汇兑等带有普遍服务性质的业务。成立全业务商业银行之后,邮政储蓄银行需要在短时间内增加个人贷款、企业贷款、对公业务、国际结算、国际贸易融资以及第三方存管等等多种典型的现代化商业银行业务。这就决定了邮政储蓄银行将在短时间内增加相当多以前从来没有使用过,甚至大部分员工根本就没有见到过的金融IT系统。所以,在这些系统的建设初期,是否有一个正确的、完整的、可行的需求分析将是这些IT化项目成本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关键。 本文从第二部分起首先明确了IT项目需求及需求分析的概念和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分析了IT项目需求分析管理的目的、范围、职责,以及需求分析管理的重要性。最后根据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探讨了需求分析对于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本文的第三部分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信息化的特点进行了阐述,结合项目需求管理的知识,总结出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IT化项目需求分析过程的标准步骤和框架,然后对邮政储蓄银行IT化项目的需求分析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第四部分举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商业票据系统”项目需求分析过程的例子,证明前面提出的邮政金融IT化项目需求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最后一部分是关于本文的总结以及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本文从需求分析管理和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出发,探讨了需求分析对于整个IT项目的重要性以及需求分析管理对于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结合项目实际工作提出了适用于邮政金融IT化项目的需求分析方法与框架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改进建议。最后,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商业票据系统”项目的需求分析过程为例,对本文的观点进行了阐述与验证。
【图文】:
北京邮电大学工程硕士毕业论文各分行对风险防范的要求,通过系统推出新型的业务品种和服务手段,达到了向管理要效益、通过先进的管理和业务创新维持长远发展的最终目的。在技术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票据系统是一套完整且独立的业务处理系统,是全行票据业务交易处理和综合管理的平台。业务需求综述纸质票据业务
13、公开报价一月5、承兑登记一断一一一8、在线查询人民银行(ECDs)图4一l纸质票据业务流程图纸质商业汇票的业务流转过程包括:承兑出票、贴现、转贴现(转入和转出)、再贴现(回购式/卖断式,回购式再贴现到期赎回)、委托收款、收回款项、逾期处理(贴现逾期和承兑垫款)、纸质商业汇票的业务登记、纸质商业汇票的在线查询、纸质商业汇票的公开报价等。其中转贴现业务细分为:贴入和贴出,回购式/买断式,系统内/系统外,是否双向买断(卖断)、回购式买入到期还票、回购式卖出到期赎回等。电子票据业务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618.3
本文编号:2690317
【图文】:
北京邮电大学工程硕士毕业论文各分行对风险防范的要求,通过系统推出新型的业务品种和服务手段,达到了向管理要效益、通过先进的管理和业务创新维持长远发展的最终目的。在技术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票据系统是一套完整且独立的业务处理系统,是全行票据业务交易处理和综合管理的平台。业务需求综述纸质票据业务
13、公开报价一月5、承兑登记一断一一一8、在线查询人民银行(ECDs)图4一l纸质票据业务流程图纸质商业汇票的业务流转过程包括:承兑出票、贴现、转贴现(转入和转出)、再贴现(回购式/卖断式,回购式再贴现到期赎回)、委托收款、收回款项、逾期处理(贴现逾期和承兑垫款)、纸质商业汇票的业务登记、纸质商业汇票的在线查询、纸质商业汇票的公开报价等。其中转贴现业务细分为:贴入和贴出,回购式/买断式,系统内/系统外,是否双向买断(卖断)、回购式买入到期还票、回购式卖出到期赎回等。电子票据业务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618.3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凡;基于ASP.NET技术的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1年
2 李成好;Y公司项目需求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丽繁;VIBE系统的需求分析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90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690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