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的分析和应用
【图文】:
链路间差值问题。利用监测系统的链路负荷统计分析功能,从数据库中提出忙时全网链路间差值的总体情况,看看有无大于0.06Eri的链路。通过图4.2显示可以清晰地看到发送端的负荷分担一致性好,而接收端的不同端口负荷相差大,因此需要对信令消息占用路由组方式进行改进。必必翻』。.,遨__,通 12...l一 0......0000000心n_.礴一。。0.2.亡 亡 目目困留 1oood一。。 0000l一 0...口月甲二 二{o。 000000to,o以下:云。“,2巨 巨 峨峨困日oood一。 .otttl~0。 .....皿一000‘ ‘。。吐,叭。,,阶 福福置置到资困。二班一妞:硕 硕 ~00...00.B昌 昌!0.““ “Iv
看看有无大于0.ZEri的链路。如果没有大于0.ZErl的链路,那么说明全网链路负荷不超标;如果有大于0.ZEri的链路,那么说明链路负荷超载,对于大于0.ZErl的链路要重点关注。如图4.1所示。通过链路负荷分担分析,可知双向链路组的负荷分担平衡。}}}5750州?下,.:, 222}0.0.,州 州 12005-洲一2, ,!!!0.,s。月 月}‘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6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宁宁:解读《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J];华人世界;2011年07期
2 ;捷成世纪喜获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一等奖[J];现代电视技术;2011年06期
3 ;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战略研讨会召开——11国“官、产、学”代表集思广益共推双方互联互通合作[J];中国投资;2011年09期
4 胡雁颉;;浅谈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互联互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5 ;综合信息[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1年03期
6 ;恩智浦P5CD012芯片入选山东省互联互通试点项目[J];电源技术应用;2010年02期
7 方仁桂;;基于ZigBee技术的建筑能源计量监测系统的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8 郑丽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监测系统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段晓飞;;水位与降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1年31期
10 ;VComms赢得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渔业官方合同[J];卫星与网络;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屈金泉;周昂;;挖泥船疏浚监测系统[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三)[C];1994年
2 曾宇清;甘敦文;丁勇;王卫东;王辉;朱军;;机车车载轨道安全监测系统的研制[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3 葛徽衍;张永红;贾金海;;黄河小北干流及渭河流域雨量监测系统开发应用[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闫生存;孙役;李振作;;光纤陀螺系统在水布垭工程的成功应用[A];2008南方十三省水电学会联络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英;杨志法;王全才;;可用于岩土工程动态监测的某些便携式监测技术[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6 李保军;王海燕;张雪;申晓红;程刚;;基于低声能辐射的隔水管VIV监测关键参数研究[A];2009’中国西部地区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志龙;;湖北省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水质监测体系建设[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8 吴琴;张红侠;吕婧妍;;全自动综合油料监测系统的功能及应用[A];第十七届全国大功率柴油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史惟直;;上海地铁一号线杂散电流防护及监测[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地铁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10 王群;陈思中;史敏锐;;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功能分析[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继金 颜新颖;江苏管局启动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建设[N];人民邮电;2003年
2 甘信建;四川通管局完善互联互通监测系统[N];人民邮电;2007年
3 柴慧萍 刘树苹;部电信网间结算及互联互通 监测系统一期工程全面启动[N];人民邮电;2003年
4 房超峰;浅谈网间结算与互联互通监测系统[N];人民邮电;2003年
5 记者 梁艳;湖北管局加快网间监测系统建设[N];人民邮电;2003年
6 吴烨;吉林管局强化互联互通监管[N];人民邮电;2006年
7 余建军;如何用好互联监测系统[N];人民邮电;2004年
8 么志洁 张小晶;内蒙古网间结算及互联监测系统正式运行[N];人民邮电;2005年
9 记者 褚艳邋实习生 杨冠;5年内实现省市县互联互通[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10 通讯员 魏桃林 罗贻忠 王庆玲;探测环保实景监测系统落户安乡[N];常德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兆祥;岩质桥基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监测系统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2 杨保岑;大跨桥梁施工期结构形态监测系统的实现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房林;网络产业互联互通的接入定价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青;滑坡地质灾害TDR监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朱大勇;高频地波雷达在近海区域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李楠;中国电信产业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7 周景耀;电信监管的经济模型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8 夏欣;基于电阻率测量的海床蚀积过程原位监测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何勇军;大坝安全监控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10 刘永前;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月显;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2 尤淑艳;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的分析和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檀平华;河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陈佳瑜;双边市场视角下移动即时通信行业互联互通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孙立志;中国移动互联互通策略[D];清华大学;2005年
6 王晓丹;PHS系统互联漫游服务的实现[D];吉林大学;2006年
7 徐丽;柔性线路板电镀生产过程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苏州大学;2005年
8 肖劲;四川联通综合结算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宋蓓;云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建设与设计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霍娜;我国电信网互联互通的价值、利益分配和决策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08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708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