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网络外部性的非对称电信竞争与规制
发布时间:2020-07-02 07:40
【摘要】: 人们一开始认为增加竞争主体就能带来竞争,然而实践和理论都发现由于电信产业所具有的网络特征,仅仅引入竞争主体很难形成有效竞争。在分业务逐步引入竞争的实践过程中,电信接入定价问题成为有效引入竞争的核心环节。Lafont、Rey和Tirole等人在理论上从接入价格的角度对电信竞争展开了研究。他们在网络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建立了电信竞争的理论框架,指出电信市场的竞争应该是规制下的竞争,为电信市场规制,特别是互联互通规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基于一定的市场结构和规制体制,大量研究对单向接入和双向接入两种接入情形下的接入定价制度与电信竞争效率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具有网络外部性的非对称电信竞争和规制问题。 本文在导论部分指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重点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一些不足,从而提出本文研究的问题。第二章首先论述了我国电信市场竞争性规制,包括我国电信市场经过引入竞争改革后的市场结构和互联接入政策的发展和现状,最后从效率角度对我国电信规制效果做一个评价。第三章从促进竞争的角度简述了单向接入定价和双向接入的基本模型,论述了电信开放并不必然产生竞争,引入竞争后电信行业依然需要规制,而选择接入定价作为规制工具非常有意义。 第四章从我国的不对称市场结构出发,在已有的接入定价模型基础上扩展出具有网络外部性的非对称电信竞争模型。模型显示在不对称市场结构下,由于网络外部性因素,拥有大市场份额的竞争主体在竞争中具有优势,当接入价格高于接入成本时,市场份额大的竞争主体在新用户争夺中可以获得更多份额,从而逐步扩大自己的总市场份额,导致马太效应。为了改变非对称电信竞争所导致的这种结果,本章给出了接入价格的规制策略——制定一个平衡接入价格,这种价格使非对称的厂商在新客户中得到的份额相等,从而使非对称厂商的总体市场份额逐步接近,反转马太效应。这种接入价格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自稳定机制。在理论分析之后,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非对称竞争最典型的移动通信市场的市场结构变化,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印证了理论分析中的马太效应和平衡接入价格的作用。文章最后基于模型中的结论,结合我国电信行业的现实和国外电信互联政策给出了我国互联接入中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626;F224
本文编号:2737922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626;F22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美娟;;网络外部性、接入定价与电信竞争[J];预测;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谷婧雯;3G背景下的中国移动顾客关系与满意度测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37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737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