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动通讯产业组织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28 21:55
2008年我国的移动通讯产业又进行了新一轮的重组,此后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家全业务运营商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由于重组前中国移动通讯市场失衡严重,出现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中国移动在竞争格局中形成了压倒一切的一家独大优势,联通根本无法在移动通信市场中与其竞争,移动通讯业是我们国家信息经济基础的产业,信息产业应该说是引导国民经济发展,因此移动通讯业应该是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所以,目前这个产业的发展不平衡,应该说在相当程度上,不仅仅是影响到我们国家整个移动通讯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影响到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重组之后,全国形成三家全业务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资源得以重新分配,带来资产方面的平衡。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产业组织的相关理论,包括产业组织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派别及主要观点,然后分别详细介绍了市场结构理论,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市场进入壁垒的相关理论;市场行为理论,包括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和组织协调行为的相关理论;市场绩效理论,包括经济绩效、技术进步绩效和资源配置绩效的相关理论,为下面的分析做好理论铺垫。 第二部分,总共分三章,分别对我国移动通讯业的格局和竞争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影响移动通讯业市场结构的市场规模、产品差异化程度、企业进入壁垒等因素,从价格与非价格行为方面分析移动通讯业的市场行为,分析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经济绩效,并分析了我国移动通信领域的资源配置绩效和技术进步率,指出重组后的中国移动通讯市场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针对重组后的中国移动通讯市场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首先要健全我国移动通讯产业管制的法律体系,其次要优化政府管制规则,包括实施普遍服务管制和开放移动通讯市场以形成合理竞争格局,再次要实施非对称规制促进实现有效竞争,包括实施互联互通管制,号码可携带,构建移动通讯运营商多业务宽松寡头市场结构和加强激励性管制以促进现有移动通讯资源的共享,最后要调整产权结构以推进移动通讯产权改革。 本文通篇采用对比的方法,通过对我国移动通讯市场的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市场进入壁垒、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组织协调行为、经济绩效、技术进步绩效、资源配置绩效的分析和总结,将重组前和重组后的中国移动通讯领域的各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国移动通讯市场重组后的问题所在,并针对各个不足提出政策和建议,促进形成合理的竞争格局,为其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626
【部分图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第5章我国移动通讯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5.1运营商的经济绩效2008年中国移动通信领域业务收入4485.9亿元,同比增长15.1%,高于GD的增长率6个百分点,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为55.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9%。2008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9392.4万户,达到64123.0万户。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9820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的比重达到65.3%,从下表可以看出从2004年到2008年移动电话用户增长幅度相对与固定电话用户增长幅度来说逐年扩大,2008年移动电话用户比固定话用户多3亿多户,预示着未来移动电话将代替固定电话的趋势。万户
本文编号:2829330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626
【部分图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第5章我国移动通讯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5.1运营商的经济绩效2008年中国移动通信领域业务收入4485.9亿元,同比增长15.1%,高于GD的增长率6个百分点,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为55.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9%。2008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9392.4万户,达到64123.0万户。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9820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的比重达到65.3%,从下表可以看出从2004年到2008年移动电话用户增长幅度相对与固定电话用户增长幅度来说逐年扩大,2008年移动电话用户比固定话用户多3亿多户,预示着未来移动电话将代替固定电话的趋势。万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付信明;邓玲玉;;基于SCP框架对我国电信业的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5年S1期
2 杨春,冯雷;我国电信企业非对称管制下的企业竞争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4期
3 温丹辉;吕廷杰;;辩证分析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垄断[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6期
4 杨骞;;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产业组织分析[J];理论学刊;2006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琳;基于SCP理论的我国电信运营业改革绩效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2 管黛;中国电信市场结构的演进及绩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29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829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