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客价值观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4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维客研究综述
1.2.2 价值观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创新之处
1.4.1 运用社会心理学研究工具进行虚拟社群价值观研究
1.4.2 从多个学科视角出发,丰富和深化维客研究
2 维客概述及价值观的一般分析
2.1 维客概述
2.1.1 维客的概念及发展历史
2.1.2 维客的特性
2.1.3 维客的应用
2.2 价值观的一般分析
2.2.1 价值观的内涵
2.2.2 价值观的结构
2.2.3 价值观的测量
2.3 维客价值观的操作性定义
3 维客价值观现状及特点
3.1 研究设计
3.1.1 维客价值观的结构
3.1.2 研究样本
3.1.3 研究工具
3.2 维客价值观的现状
3.2.1 维客基本情况
3.2.2 维客价值观总体情况
3.3 维客价值观的特点
3.3.1 不同性别的维客价值观特点
3.3.2 不同年龄的维客价值观特点
3.3.3 不同文化程度的维客价值观特点
3.4 小结
4 维客价值观成因分析
4.1 Web2.0 对维客价值观的影响
4.1.1 Web2.0 的涵义
4.1.2 Web2.0 对互联网的意义
4.1.3 Web2.0 与维客价值观
4.2 “参与式文化”对维客价值观的影响
4.2.1 “参与式文化”的涵义
4.2.2 “参与式文化”与维客价值观
4.3 “网络利社会行为”对维客价值观的影响
4.4 开源运动(Open Source)对维客价值观的影响
4.5 知识经济对维客价值观的影响
5 反思维客价值观
5.1 维客价值观冲突分析
5.1.1 合作:个性与共识的冲突
5.1.2 平等:草根与精英的分离
5.1.3 自由:民主与独裁的对抗
5.1.4 共享:公益与商业的对立
5.1.5 开放:戴着镣铐跳舞
5.1.6 中立:主观与客观的博弈
5.2 公共领域的重构
5.2.1 “公共领域”的内涵
5.2.2 维客价值观与“公共领域”的重构
5.3 技术的乌托邦
5.3.1 技术的驱动力
5.3.2 技术与文化
5.3.3 技术的乌托邦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存在不足及拓展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险峰;;基于Web2.0的地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J];现代商业;2011年1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饶国政;基于语义WIKI的本体知识库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刘丹;大成组技术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喜来;对国内Wiki发展的多元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辉;维客价值观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3 马艳梅;基于云技术的研究生学术wiki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于文奇;基于wiki的知识管理在机房动力及环境运维中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5 张亚梅;基于WIKI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徐梦;Wiki支持下的可视化知识建构系统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7 方志;基于WIKI的个人知识管理在大学生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玉华;Wiki环境下支持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D];西南大学;2010年
9 宋永健;基于Wiki的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杨好利;Wiki在中学协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62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862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