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实名制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9 03:23
近几年来,“实名制”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手机实名制的实施,同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围绕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个人隐私权等法律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实施手机实名制,有利于防范垃圾短信息、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保护电信用户权益、创建诚信和谐社会,因此,要加快推动手机实名制实施,对其进行法律分析和深入探讨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实施了手机实名制。分析这些国家的实施模式,尽管各国的实施动因、实施方法和实施效果不尽相同,但许多做法给我国带来了有益的启示。据了解,我国推动手机实名制基本是顺应民心的,除了少数公民质疑必要性外,多数公民持拥护态度,只是结合现阶段国情来看,推动工作仍面临诸多难题,其中最为凸显的就是缺乏法律依据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法制不健全。人们纠结较多的法律问题有,在没有出台具体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实施手机实名制是否合法,手机实名制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是否存在冲突,手机实名制会不会侵犯人们的隐私权等等。解答这些问题,有必要通过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并在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公正三个原则下思考手机实名制的正当性。此外,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手机实名制概述
一、 手机实名制的定义
二、 我国手机实名制的情况简述
三、 我国实施手机实名制面临的难题
四、 国外手机实名制简述及启示
第二章 我国实施手机实名制的法律分析
一、 手机实名制的正当性问题
二、 手机实名制与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三、 手机实名制与隐私权
第三章 我国手机实名制立法及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一、 手机实名制的立法思考
二、 加快个人信息保护
三、 完善其他相关配套法律制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博实名制:信息时代的焦虑[J]. 陈红梅. 社会观察. 2012(01)
[2]支持联盟框架视角下我国手机实名制形成过程分析——以公共政策分析视角[J]. 刘向楠.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4)
[3]“秩序”还是“自由”——有关网络实名制的思考[J]. 李丽. 法制与社会. 2009(23)
[4]简论正当程序原则[J]. 赵燕华,李向云. 法制与社会. 2009(01)
[5]手机实名制的法理学分析[J]. 王玲,温勇.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09)
[6]海外手机实名制立法及启示[J]. 续俊旗. 通信企业管理. 2007(07)
[7]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制及启示[J]. 谢青. 政治与法律. 2006(06)
[8]个人信息与隐私权的保护[J]. 王琳. 甘肃科技纵横. 2006(04)
[9]西方发达国家个人诚信制度及其运行机制[J]. 沈杰.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6(02)
[10]通信自由与通信秘密的保护问题[J]. 周伟. 法学. 2006(06)
硕士论文
[1]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的法律思考[D]. 蔡锟.中央民族大学 2010
[2]电信码号实名制及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 李枢.南京师范大学 2007
[3]行政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 杨玲儿.中国政法大学 2007
[4]论网络表达自由的限制与保障[D]. 薛京.中国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06174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手机实名制概述
一、 手机实名制的定义
二、 我国手机实名制的情况简述
三、 我国实施手机实名制面临的难题
四、 国外手机实名制简述及启示
第二章 我国实施手机实名制的法律分析
一、 手机实名制的正当性问题
二、 手机实名制与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三、 手机实名制与隐私权
第三章 我国手机实名制立法及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一、 手机实名制的立法思考
二、 加快个人信息保护
三、 完善其他相关配套法律制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博实名制:信息时代的焦虑[J]. 陈红梅. 社会观察. 2012(01)
[2]支持联盟框架视角下我国手机实名制形成过程分析——以公共政策分析视角[J]. 刘向楠.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4)
[3]“秩序”还是“自由”——有关网络实名制的思考[J]. 李丽. 法制与社会. 2009(23)
[4]简论正当程序原则[J]. 赵燕华,李向云. 法制与社会. 2009(01)
[5]手机实名制的法理学分析[J]. 王玲,温勇.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09)
[6]海外手机实名制立法及启示[J]. 续俊旗. 通信企业管理. 2007(07)
[7]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制及启示[J]. 谢青. 政治与法律. 2006(06)
[8]个人信息与隐私权的保护[J]. 王琳. 甘肃科技纵横. 2006(04)
[9]西方发达国家个人诚信制度及其运行机制[J]. 沈杰.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6(02)
[10]通信自由与通信秘密的保护问题[J]. 周伟. 法学. 2006(06)
硕士论文
[1]信息化语境下“实名制”的法律思考[D]. 蔡锟.中央民族大学 2010
[2]电信码号实名制及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 李枢.南京师范大学 2007
[3]行政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 杨玲儿.中国政法大学 2007
[4]论网络表达自由的限制与保障[D]. 薛京.中国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06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90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