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基于网络效应的电信运营商IM市场竞争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7 17:23
  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消息)诞生于1998年,是具有通信特征的综合互联网业务。IM良好的扩展性使它可以集成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和移动增值业务应用,现在的IM业务不仅具备了即时消息功能,还集成了VoIP、电子邮件、博客、音乐、社区、游戏和搜索等多种应用,甚至嵌入企业管理和电子商务中成为通信协作软件。IM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它已经发展成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企业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因此业界更倾向于称之为“即时通信”。与其他互联网产品一样,即时通信具有显著的网络效应特征:随着使用某种IM软件人数的增加,IM用户通信的范围更大,因此产品的用户价值更高。同时IM用户还在网络上复制了一张人际关系网络,这张“虚拟好友关系”网络同样具有显著网络效应特点:用户存储在IM运营商业务平台中的好友列表越大,用户的联络范围就越广,则该IM产品对用户的价值越大。本文提出并研究了即时通信的“双重网络效应”特性。即时通信利用其免费的消息通信功能聚集了广泛的人气基础,用户人际关系的稳定性打造了IM业务对用户的牢固黏性。正是由于这种稳定的人气基础,使IM在互...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基于网络效应的电信运营商IM市场竞争研究


IM的网络承载、系统功能及业务架构

基于网络效应的电信运营商IM市场竞争研究


典型网络效应产品扩散过程的一般特征

基于网络效应的电信运营商IM市场竞争研究


中国IM产业市场规模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移动上市十年随想[J]. 王建宙.  中国新通信. 2008(02)
[2]在IM市场运营商如何赢[J]. 刘瀛.  通信企业管理. 2007(12)
[3]垃圾短信的“双维度”分析和治理探讨[J]. 刘舸.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4]通信运营商即时通信业务发展分析[J]. 王菁.  金融经济. 2007(16)
[5]中国的移动即时通信市场博弈[J]. 徐玉.  通信世界. 2007(16)
[6]即时通信——未来运营商业务竞争的新焦点[J]. 建山.  数码世界. 2007(04)
[7]GPRS与内容计费[J]. 陈莉华,尤梦.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6(09)
[8]标准的经济性质与功能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J]. 朱彤.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05)
[9]网络外部性与网络产业竞争行为[J]. 刘中华,周洁如.  管理现代化. 2005(05)
[10]论网络效应下的企业竞争战略[J]. 张保胜.  商业时代. 2005(29)

博士论文
[1]网络效应与ICT产业的标准竞争[D]. 丁继锋.暨南大学 2007
[2]基于网络效应的标准竞争模式研究[D]. 李波.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腾讯公司发展的网络经济学分析[D]. 张泽泉.东北财经大学 2006
[2]基于兼容性理论的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D]. 穆丽.东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99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3399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d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