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背景下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18:29
本文关键词:三网融合背景下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管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三网融合 电信企业 客户体验 内部影响机理 闭环管理
【摘要】:三网融合背景下,电信运营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竞争的平台从网内竞争转向三网竞争,业务竞争的重点从语音通信转向数据增值服务,市场发展的目标从追求新增客户转向客户保有,消费者决策的重点从产品和价格的差别转向体验和互动。客户消费习惯、需求层次结构的改变,产业壁垒消失带来的新的强势竞争者的进入,以及由规模化、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带来的企业获利空间的萎缩,都推动了电信运营企业对加强自身客户体验管理的需求。然而,目前在管理学领域,对客户体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营销层面,缺乏向企业管理的延伸,难以实现客户与企业的深层次沟通。而且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的实施大多建立在单独的业务和活动之上,且是作为业务的客户体验前测进行,缺少体系化的管理流程,难以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和闭环管理,因而限制了客户体验对于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积极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基于对国内外客户体验管理概念、要素界定、关键模型、理论框架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梳理,以电信运营企业的实际管理需求为出发点,提出电信企业客户体验管理的框架,通过对电信企业客户体验内部影响机理、客户体验闭环管理以及客户体验实施的研究,致力于提出一套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电信运营企业体验管理的框架和方法,以真正贯彻客户导向的企业管理理念,全面提升电信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用户价值。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依据电信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和其在体验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管理框架;(2)通过梳理电信运营企业关于客户关系和客户态度的评估的因素之间的联系或是影响关系,探讨客户体验的内部影响机理;(3)通过对全面质量管理闭环模型的研究和电信企业客户体验的实施案例研究,设计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的闭环管理机制;(4)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管理的实施研究。 本文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观点:(1)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管理框架包含客户体验的内循环部分、外循环部分以及实施部分。客户体验的内循环与外循环体系通过客户参与和客户体验两个共有要素的连结进行沟通且互为促进,由此构成了完整的客户体验管理的闭环框架。(2)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的内部影响机理模型表明,电信运营企业客户关系评价的各因素的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关系,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可循环的独立系统,并且,客户体验和客户参与是该系统的外生变量。(3)客户参与是客户体验管理的起点。(4)电信企业的客户体验、客户参与和客户满意度之间存在着最优配置比例。(5)客户体验的实施不会对客户满意产生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影响服务期望与感知的差距、品牌形象和客户感知价值,对客户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6)客户参与对满意度的负向影响主要来自于客户所付出的的感知努力,这一结论与归因理论的思路是相吻合的。(7)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的闭环管理包含:定义发现——测量设计——执行——分析——改善调整——控制保持六个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任务和实施方法。(8)电信企业客户体验调整的实施可以通过QFD方法,构建多级质量屋行决策模型以保证企业资源调配的合理性和调整实施的有效性。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1)提出了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管理框架 通过对客户体验内部影响机理和闭环管理机制的研究,本文提出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管理框架。该框架由三部分组成——客户体验的内循环部分、外循环部分以及实施部分。客户体验的内循环部分即客户体验的相关要素相互作用的机理,各要素之间通过一定的相互影响关系构成体验系统内部的自发循环。外循环部分即客户体验的闭环管理体系,各步骤之间通过体验信息的流转和体验调整行为的执行构成体验在企业管理中的循环。客户体验的内循环与外循环体系通过客户参与和客户体验两个共有要素的连结进行沟通且互为促进,由此构成了完整的客户体验管理的闭环框架。 (2)构建了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管理内部影响机理模型 第一,通过对客户体验传递机理模型、客户参与传递机理模型以及客户体验与客户参与影响机理模型的构建,运用结构方程方法验证了模型假设并通过对三个模型的综合归并,得出客户体验管理内部影响机理模型。该模型证明,电信运营企业客户关系评价的各因素的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关系,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可循环的独立系统,并且,客户体验和客户参与是该系统的外生变量。 第二,该模型验证了客户参与是客户体验管理的起点的结论。多数理论将对客户需求的调查和了解作为客户体验管理研究的起点。客户体验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客户对其体验需求的表达,客户在购买行为之前为购买决策所付出的时间、智力、情感上的努力的意愿,客户购买前的准备行为,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相关知识和信息的主动搜索,客户与服务人员之间的互动情况等等,都会对客户的体验产生重要影响。体验经济的本质是强调客户的全面参与,让客户通过行为主动的表达其需求的意愿和内容,因此,客户参与应该是客户体验的起点。客户体验内部影响机理模型表明,在客户体验的内循环机制中,客户参与是作为客户体验的前置因素而存在的,并与客户体验共同作用于客户评价的其他指标,成为影响客户对电信企业产品和服务评价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基于该模型,本文提出电信企业的客户体验、客户参与和客户满意度之间存在着最优配置比例。也就是说,客户体验和客户参与不可能无限制的提升客户满意度,三者之间由于相互间的影响作用而存在一个达到最优表现的均衡状态。由此,电信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客户体验和客户参与的程度从而使客户满意度达到一定时期内平均服务表现下的最佳水平。 (3)构建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的闭环管理机制 通过对全面质量管理闭环模型的研究和电信企业客户体验的实施案例研究,本文构建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闭环管理机制。该机制包含从客户体验对象(产品/服务)选取到客户体验方案设计直至体验调整落实,开始新一轮客户体验对象选取的全过程,以及过程阶段的划分和各阶段实施的任务关键和实现办法。在客户体验调整的实施阶段,本文引入工业产品质量管理QFD方法,采用多级质量屋的方式构建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调整的决策模型,确定针对不同体验调整需求的最佳操作措施,从而保证了企业对客户体验调整的有效性。
【关键词】:三网融合 电信企业 客户体验 内部影响机理 闭环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626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21
- 第一章 绪论21-29
- 1.1 研究背景和依据21-2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3-24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24-26
- 1.3.1 研究目的24
- 1.3.2 研究内容24-26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6-27
- 1.4.1 研究方法26-27
- 1.4.2 技术路线27
- 1.5 主要创新点27-29
- 第二章 文献研究29-48
- 2.1 体验的内涵29-31
- 2.2 客户体验的维度界定31-35
- 2.2.1 客户体的前置要素32-33
- 2.2.2 客户体验的过程要素33-35
- 2.3 客户体验研究模型35-47
- 2.3.1 KANO模型36-38
- 2.3.2 SERVQUAL模型38-39
- 2.3.3 ACSI模型及TCSI模型39-44
- 2.3.4 服务蓝图44-45
- 2.3.5 感知蓝图技术45-46
- 2.3.6 关键时刻MOT46-47
- 2.4 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管理的研究47-48
- 第三章 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管理框架研究48-60
- 3.1 客户体验管理框架48-55
- 3.1.1 PineⅡ和Gilmore的角色扮演模型48-49
- 3.1.2 Schmitt关于客户体验管理的概念框架49-51
- 3.1.3 Chase和Dasu的客户体验流程设计51-52
- 3.1.4 国内关于客户体验管理模型的研究52-55
- 3.2 客户体验管理模型评述55-57
- 3.2.1 关于客户体验管理的起点的讨论55
- 3.2.2 关于客户体验的内在逻辑的讨论55-56
- 3.2.3 关于客户体验的调整路径的讨论56-57
- 3.2.4 关于客户体验调整顺序的讨论57
- 3.3 电信运营客户体验管理框架研究57-60
- 3.3.1 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管理框架57-58
- 3.3.2 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内部影响机理研究58-59
- 3.3.3 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闭环管理的闭环机制研究59
- 3.3.4 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管理的实施研究59-60
- 第四章 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的内部影响机理研究60-104
- 4.1 概念模型与假设60-69
- 4.1.1 客户体验在服务过程中的传递机理研究60-63
- 4.1.2 客户参与在服务过程中的传递机理研究63-66
- 4.1.3 客户体验与客户参与的影响机理研究66-69
- 4.2 研究方法与变量测度69-78
- 4.2.1 研究方法69-70
- 4.2.2 变量测度70-78
- 4.3 信度分析78-81
- 4.4 探索性因子分析81-86
- 4.4.1 客户体验的传递机理模型81-83
- 4.4.2 客户参与的传递机理模型83-84
- 4.4.3 客户体验与客户参与的影响机理模型84-86
- 4.5 验证性性因子分析86-92
- 4.5.1 客户体验传递机理模型87-88
- 4.5.2 客户参与传递机理模型88-90
- 4.5.3 客户体验与客户参与的影响机理模型90-92
- 4.6 假设检验与模型修正92-99
- 4.6.1 客户体验传递机理模型92-94
- 4.6.2 客户参与传递机理模型94-95
- 4.6.3 客户体验与客户参与影响机理模型的假设检验95-99
- 4.7 研究结论99-104
- 第五章 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闭环管理研究104-125
- 5.1 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的闭环管理机制104-117
- 5.1.1 质量管理模型研究104-107
- 5.1.2 客户体验闭环管理机制设计107-117
- 5.2 客户体验的改善队列设计117-122
- 5.2.1 内部优先级评价117-119
- 5.2.2 竞争性优先级评价119-121
- 5.2.3 优先级综合评价121-122
- 5.3 客户体验调整方法设计122-125
- 5.3.1 质量功能配置方法QFD122
- 5.3.2 质量功能配置方法的步骤122-123
- 5.3.3 质量功能配置方法在客户体验调整中的应用123-125
- 第六章 客户体验管理在电信运营企业中的实施125-144
- 6.1 客户体验方案设计125-126
- 6.1.1 客户体验主题设计125
- 6.1.2 评价指标设计125-126
- 6.1.3 调查设计126
- 6.2 客户体验情况分析126-138
- 6.2.1 样本分布描述126-128
- 6.2.2 智能终端服务体验分析128-136
- 6.2.3 智能终端使用体验分析136-138
- 6.3 客户体验结果的反馈与落实138-144
- 6.3.1 客户体验改善优先级的确定138-139
- 6.3.2 客户体验调整的路径实施139-144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144-150
- 7.1 本文主要结论和观点144-148
- 7.1.1 电信运营企业客户体验管理的总体框架144-145
- 7.1.2 客户体验管理的内部影响机理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观点145-147
- 7.1.3 客户体验的闭环管理和实施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观点147-148
- 7.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下一步研究展望148-150
- 参考文献150-160
- 附录 1-客户体验内部影响机理调查问卷160-164
- 附录 2-智能终端体验活动手册(外部问卷)164-171
- 附录 3-智能终端体验活动手册(内部问卷)171-180
- 附录 4-智能终端体验活动手册(校园问卷)180-187
- 附录 5-智能终端使用满意度调查187-189
- 致谢189-19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韬;侯铁珊;;顾客体验概念的溯源、界定和特性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范秀成,张彤宇;顾客参与对服务企业绩效的影响[J];当代财经;2004年08期
3 王佳欣;;游客参与对旅行社服务质量及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2期
4 孙栩瑜;;消费者体验对忠诚度的影响研究——以广州连锁快餐店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5 杨晓燕;周懿瑾;;绿色价值:顾客感知价值的新维度[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7期
6 杜建刚;范秀成;;基于体验的顾客满意度模型研究——针对团队旅游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7年04期
7 张明立;任淑霞;唐塞丽;;顾客参与对顾客感知虚拟价值的影响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8 望海军;汪涛;;顾客参与、感知控制与顾客满意度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07年03期
9 刘新燕,刘雁妮,杨智,万后芬;构建新型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基于SCSB、ACSI、ECSI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06期
10 李满;安国山;;顾客感知价值与感知质量、品牌形象、顾客体验的关系简析[J];生产力研究;2008年22期
,本文编号:838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838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