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中介机构发审委身份与IPO上市资格

发布时间:2017-10-11 10:50

  本文关键词:中介机构发审委身份与IPO上市资格


  更多相关文章: 中介机构发审委身份 上市资格 政治联系 发行审核制度


【摘要】:IPO发行审核制度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制度。获得IPO资格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公开招股的形式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因此对于IPO资源的竞争也就日趋激烈。不同于西方国家正式制度下的注册制,我国现阶段的发行审核制度是核准制,这种过渡性质的非正式制度是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造成的。也正是这种制度才催生了这样一种群体——发行审核委员会(以下简称发审委)。发审委作为审核企业发行上市的最后一道关卡,其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2003年12月5号发审委身份的公开,发审委的真实身份逐渐浮出水面,其中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占据了发审委大部分的席位,这些中介机构所拥有的特殊身份俨然成为一项稀缺资源,拟上市公司有动机去获取这一关系,这种关系比起靠企业自身经营政企背景更易获得,是构架在拟上市公司和发审委之间的一种间接政治联系。针对发审委审核行为的实证研究比较少,发审委审核至今仍是一个“黑匣子”,企业的盈利能力、风险因素、法律合规性、政治联系等成为研究的重点,中介机构发审委身份作为拟上市企业的一项隐性社会资本,往往被忽视。它是公司与发审委之间联系的纽带,缓解了横挡在公司与发审委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换一个角度,中介机构获得发审委资格,是对其声誉的一种最好肯定,相对于由市场自发形成的声誉,这种由政府监管部门配置形成的声誉,约束着中介机构的行为,能够带来更高的信息认证,从而帮助拟上市企业获得上市资格。本文通过选取2011-2013年申请沪深板块上市的拟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以能否获得IPO上市资格作为解释变量,研究中介机构发审委身份对企业上市资格的影响。同时将样本按发行板块进行分组,研究不同板块的发审委身份是否存在差异。更进一步,又分别比较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主承销商的发审委身份对企业上市资格影响的区别。实证结果显示,中介机构发审委身份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上市成功率,进一步分组以后,主板和中小板比创业板更显著。其中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相比主承销商更为显著。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细化了对发审委审核行为的实证研究,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也具有现实意义,对于企业如何提高企业的上市成功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如何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职权,解决发审委既要面对市场又要面对监管机构的尴尬境地,为下一步发行体制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中介机构发审委身份 上市资格 政治联系 发行审核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0 研究背景9-10
  • 1.1 研究意义10
  • 1.2 研究内容10-12
  • 1.3 研究方法12-13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13-14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14-22
  • 2.1 政治联系与资源配置14-17
  • 2.1.1 国外研究成果14-15
  • 2.1.2 国内研究成果15-16
  • 2.1.3 研究成果综述16-17
  • 2.2 中介机构声誉研究17-19
  • 2.2.1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研究17-18
  • 2.2.2 承销商声誉研究18-19
  • 2.2.3 研究成果综述19
  • 2.3 IPO通过率影响因素研究19-22
  • 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22-31
  • 3.1 制度背景22-27
  • 3.1.1 我国IPO制度的变迁22-23
  • 3.1.2 发审委制度的变迁23-25
  • 3.1.3 发审委的基本情况25-27
  • 3.2 理论基础27-31
  • 3.2.1 社会资本理论27-28
  • 3.2.2 资源依赖理论28-29
  • 3.2.3 制度理论29
  • 3.2.4 信号传递理论29-31
  • 第四章 实证研究31-50
  • 4.1 样本的搜集与统计31
  • 4.2 研究假设与变量选择31-37
  • 4.2.1 研究假设31-34
  • 4.2.2 变量选择34-37
  • 4.3 模型设计37-38
  • 4.4 描述性统计38-39
  • 4.5 相关系数检验39-45
  • 4.6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45-47
  • 4.6.1 假设一、三实证结果45-46
  • 4.6.2 假设二实证结果46-47
  • 4.7 稳健性检验47-50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展望50-55
  • 5.1 研究结论50-51
  • 5.2 启示与建议51-52
  • 5.2.1 对于监管机构:不断完善发审委制度51
  • 5.2.2 对于企业:加强企业能力建设51-52
  • 5.2.3 对于中介机构:加强声誉机制建设52
  • 5.3 研究局限52-53
  • 5.3.1 未能深入研究客户质量52-53
  • 5.3.2 未能考虑所有发审委事务所合并53
  • 5.3.3 选取控制变量得到的结果不理想53
  • 5.4 未来研究展望53-55
  • 参考文献55-58
  •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58-59
  • 后记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水澎;李奇凤;;国际四大、国内十大与国内非十大的审计质量——来自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1012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012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8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