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植归复信托制度的现实路径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移植归复信托制度的现实路径分析 出处:《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交往不断复杂和深入,我国现代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型财产权争议,财产权利处置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归复信托制度是英美信托法中极富魅力的制度之一,具有灵活多样性和高度弹性的优势,如果能将其引入我国的民商事法律体系,必将为解决各类财产权纠纷提供新的思路,更加充分地救济权利人利益。归复信托制度移植的关键是实现其制度的核心功能,从而能够与我国现行民商法律制度顺利对接。
[Abstract]:With the complexity and depth of economic communication , many new types of property rights dispute appeared in modern social life in our country , and the disposition way of property rights also presented the trend of diversification . The return trust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systems in Anglo - American trust law .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flexible diversity and high elasticity . If it can be introduced into the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system of our country , it will surely provide a new way for solving various kinds of property rights disputes .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兰州商学院法学院;
【基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A2012031)
【分类号】:D922.282
【正文快照】: 信托制度被誉为英国衡平法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部分,凭借着形式多样性和适用灵活性的优势,成为英美法系国家处理财产权关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被多数大陆法系国家移植和借鉴。我国虽然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但是并未引入英美信托法律制度中的归复信托等方式。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东;;土地承包经营权若干问题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2期
2 陈树茂;;指示交付适用条件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胡悦;;行政权力视阈下的房地产登记制度[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马岭;;利益不是权利——从我国《宪法》第51条说起[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5 林旭霞;蔡欣欣;;论林权登记及其法律效力[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高福君;;宅基地使用权法律构建[J];法学与实践;2010年02期
7 张文静;周涛;;物权法第149条评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07期
8 杨龙明;;浅析房地产登记制度立法及其完善[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1期
9 汪弘;;论抵押不动产转让[J];法制与社会;2012年02期
10 崔欣;;关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基本制度的梳理[J];改革与开放;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高圣平;;宅基地转让纠纷个案的法律经济学[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黄季伸;龙文军;;海洋渔业捕捞权的法律特征分析[A];2008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刘莘;王达;;城市房屋拆迁中土地使用权补偿问题探讨[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方文光;;不动产冒名处分法律适用研究——以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条件与范围为重心[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智斌;行政特许的私法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盛婉玉;基于物权理论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包玉华;非公有制林业法律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王崇敏;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构造[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瑜;买卖合同风险移转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智;论我国拾得遗失物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珊;不动产物权登记错误的风险防范与补救[D];湘潭大学;2010年
4 韩雪姣;我国物业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徐筱曦;论不动产善意取得的合理性[D];西北大学;2011年
6 于金一;船舶买卖卖方风险与预防[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王丽;论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存在之必要[D];兰州大学;2011年
8 陈辉;我国森林资源物权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汪弘;论抵押不动产转让[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潘品;我国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制度完善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兢青;论我国经济立法中的法律移植──中国借鉴外国法律问题研究系列之三[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阮兢青!317500;论我国经济立法中的法律移植—中国借鉴外国法律问题研究系列论文之三[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0年01期
3 阮兢青;论我国经济立法中的法律移植[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苏峰;法学研究动态[J];法律适用;2002年08期
5 罗光宇;从法律移植视角看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6 李文坛;;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立法的思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邱秋;;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8 黄勇;;法律移植与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J];行政与法;2009年03期
9 范承扬;论信托收据移植中国[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李叶宏;惠建利;;论经济法的本土资源[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廖才林;;循环经济立法的若干法理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2 龚远星;王巍娜;;循环经济法制建设须注意的若干理论问题[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3 张建伟;;法律、投资者保护与金融发展——兼论中国证券法变革[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井奎;史晋川;;企业破产法的经济结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董淳锷;;公司法实施的激励机制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金立新;信托制度需要在司法实践中发展和完善[N];金融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耿利航;法律移植与管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刘乃睿;公司法的判例法方法及其运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冯兴俊;私益信托的移植与本土化[D];武汉大学;2005年
4 皮天雷;法与金融:理论研究及中国的证据[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徐士英;日本反垄断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曲天明;无效信托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坚;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2 徐绍文;我国信托法律移植的特色及缺陷析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蒙淋芳;论我国对董事会秘书制度的法律移植[D];中南大学;2007年
4 张巍;我国董事会秘书制度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马军卫;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程侠;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朱宇航;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陈燕;浅论我国公司董事会秘书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熊金才;独立董事制度移植的文化悖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苏兆丰;行政垄断规制的现实与反思[D];烟台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69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369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