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浅论纵向转移支付的弊端及横向转移支付的优势

发布时间:2015-02-28 22:19

摘要:改革开放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发展的同时,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现象的加剧……国家为了防止只看效率不顾及公平的现象,中央实施转移支付制度的财政政策。现阶段国家主要实施的是纵向转移支付,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本文通过分析纵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弊端之后,着重从当前的形势下来分析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优点以及资金来源。

关键词:纵向转移支付 横向转移支付 资金来源

引言

我国实行的转移支付制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缓解东部沿海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的经济差距以及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差距过大的形势,更多的彰显公平。在以均等化为目标的前提下,我国积极的实行转移支付的财政政策,大体上实施的是从中央拨款到地方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其大体上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经过的二十多年的检验,纵向转移支付制度非但没有缩小我国现有的不公平显现,反而进一步拉大了我国的地区经济差距。

一、纵向转移支付的弊端研究

(一)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的局限性

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中央给地方的资金但是其规定了资金使用的方向和目的。大体是用于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发展。其分为配套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和非配套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由于现阶段我国在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标注还是GDP的增长,所以地方政府为了短期的目标会将财政收入大量的投入到能够快速拉动GDP的产业和项目上来。这样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欠缺资金,从资金的层面上就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以及均等化的建设,所以对于国家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配套性的专项转移制度是指中央给予地方的专项拨款地方按照一定的比例返还。配套性的转移支付制度会是地方政府有积极性来落实中央的资金安排,返还的越多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资金给予补偿。但是这样会使中央的资金大部分都集中在东部地区,因为多退多补。所以其对于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在后续的管理方面,地方依旧会出现私吞挪用的现象。而且有些地方政府虚报现象很普遍。或许是因为专项转移支付的方向性太强,所以地方对于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的热情度不高。对于这些资金的分配也不是很合理,名义上是给予地方的专项补助,但实际是因为分配不合理而造成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通过对于两种常用的中央转移支付制度的分析,足以看出我国现行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对于缩小我国的地区之间差距的效果不是很大,横向转移支付是势在必行的。

(二)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的局限性

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就是指中央无条件的给地方拨款,相当于是地方的财政收入。中央对贫困地区的拨款就会多一些,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的拨款就会少一些。从而表面上是体现了社会公平,公共基础均等化的国家构想。其实不然,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大体上可以看做是中央给予地方的一笔“慈善款”,这样会使地方的努力度不高,在地方政府已经制定出来平衡的预算的时候,中央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属于是额外的,而且是不用回报的,没有任何努力就得到的纯收入。从长远上来看,地方越不发达,中央给地方的拨款就越多,那么就是贫困地区的财政努力度更低,这样只能是恶性循环。转移支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体现社会公平,更好的有利于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均等化,但是在实行了这么多年我们没有看到东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缩小。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其计算的方法很笼统和简单,只是考虑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差额,对于其他因素的考虑则没有概括出来。比如:人口的差距,自然环境的差距,基础设施的差距都是影响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因素。在总结了西欧国家的转移支付的体系过后,我认为不应该是再盲目的、片面的看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要全面的看待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中央在进行一般性转移支付过后就不再关心钱使用的是否科学,钱的使用方向。也可以总结为中央对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监察力度不够。在这样情况下,中央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的结果和初衷就相差甚远。还有一些“跑部钱进”现象都使转移资金使用的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健全法律体系,设立相应的监察机构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保障。因此,对于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设置我建议是采取因素法来衡量一个省份或者一个地区所需要的资金的多少。因为它既涉及到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政府的积极度有涉及到转移支付的核心问题就是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公平,有利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均等化问题。在资金使用上要加大监管力度。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实行横向转移支付的必要性

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是指在既定的经济体制下,同级的各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资金相互转移,一般是财力富裕的地区向财力不足的地区转移,从而使各地区都能均衡协调的发展。从定义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我国实行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均衡。但是单单是靠中央给地方的拨款是不能解决地方上的内部问题的。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的差距就很有代表性。但是中央没有考虑到还要完善基础设施的问题,所以说纵向转移支付对于地区差距的考虑度欠缺,使地方的很多政策都难以实施。我国实行横向转一转支付制度可以减轻中央的财政压力,加大透明度,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进一步优化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格局和结构,调动各个地区的积极性。                   

三、中央在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中的应起的作用

横向转移支付虽然是各个省各个地区之间的转移,但是还是离不开中央的各种支持的,没有一些政策上,制度上的保障就不会使横向转移支付能够顺利进行。

(一)发展优势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国家的政策是地方发展的方向,国家要多提倡有利于增加绿色GDP的经济发展方式,毕竟是发展是第一要务。对于经济发展的结构要更加偏重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既促进经济发展有促进人员流动,人员资源的流动从侧面上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样给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经济上的保证。

(二)地方应有相应的财政补贴

对于财政补贴这个问题虽然是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但是对于其效果还是不容否定的。我认为现有的财政补贴中应该是要考虑的周全一些,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考察其人文,地理,人员,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转移金额的计算公式,使中央的资金的数量恰到好处,既有利于地区之间的公平,又保证了地区的积极性。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医疗,教育的等体现社会公平的设施的资金投入可以加强,帮助贫困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只有这样才是贫困地区发展的长久之计。

(三)对税收制度进行调节

大家都知道,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要想使贫困地区的资金相对富裕,那么就要通过税收的调节来达到。我认为对于西部地区国家在制定税率的时候要综合考察各种因素,不能简单的看过去看财政收入和支出。对于其经济的发展要在税率上进行反应,也可以说是在财政收入上给予地方一定的空间。还有就是在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体制改革后,地方收上来的税大部分都给了中央。富足的地区的基础设施等都很健全,但是对于贫困地区本来基础设施就差,还要将税收交给中央,那么就会使本地区越来越难以开展工作,经济走下坡路。

四、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横向转移支付的资金问题研究   

我国东部作为经济发达的地区,其在实行横向转移支付的时候要克服自身的障碍,不要单单看到的是眼前的利益受损,要将自身的眼光放得长远些。

(一)经济发达地区有丰富的资金来源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当地有健全的基础设施,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为当地创造出丰富的税源。而且税收作为财政收入

的主要来源,这样一来就为横向转移支付创造了一定的资金基础。东部地区的发展慢慢的趋向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税率是很高的,这样的发展趋势同样会使我国的税收有很大的提高。

(二)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机遇

在原有的基础之上,东部地区要想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进行产业升级。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落后,东部地区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科技来流动经济的增长。只有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格局才能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强大的动力。这是解决横向转移支付的资金问题的重要方法。科学的发展,遵循发展的规律,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走科技兴国的路线。用科技带动经济,为转移支付打下基础。

(三)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地区的人才流动

人才作为一种流动性很强的资源,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引导东部地区的人才去西部帮助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这也是一个资金的来源的创造过程。如今去西部支教,去西部援助的人员越来越多,虽然这不是直接性的给予西部地区资金,但是这样创造出来的财富意义会更加深远。东部地区因为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所以能为西部的劳动力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报酬,这样西部的劳动力为了获得更好生活水平就去东部地区,他们的工资也会随之上一个档次。而且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在东部地区还可以进行培训,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

五、经济不发达地区在横向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

都普遍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一)搭理发展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技术水平不高是导致企业不愿意在此立足的关键。西部地区拥有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是着眼于现在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于我们当时所预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当时国家是想要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在数十年内,我国的政策和资金都是倾向东部沿海地区,对于西部地区的扶植相对比较少。西部的基础设施更是不怎么健全。为了缩小差距,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很有必要的。有了完善的基础设施,这样企业就不要再自己建设设施了,为企业节省了一部分资金。我认为完善基础设施是解决西部地区资金来源的有效方法。

(二)经济不发达地区在横向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于国家的平均水平来说可能是较差的,但是在西部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西部地区在利用好东部的科技,人才资源和自身具有的自然资源相结合,,使西部地区通过自己的力量创造出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是自身的经济得到长远的发展。同时西部地区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因地制宜的发展适应本地区的产业。现如今去西部地区旅游成了热门。那么西部地区利用转移支付的资金来进一步完善或者是创造出更多的旅游项目,并且进一步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在政策上要进一步的向乡镇,农村进一步的偏移。给予其给多的帮助。

(三)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发展

仔细分析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实际是不一样的,每个地区具有每个地区不同的特点。比如新疆地区的哈密市的哈密瓜、提子都是闻名国内外的,哈密地区可以因地制宜的根据本地区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来发展水果的种植业;甘肃、西藏地区的敦煌莫高窟和布达拉宫也是国内外旅游爱好者的天堂;新疆地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广袤也是很多冒险家想要征服的;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的各种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其他地区所不能及,等等。看来西部地区的发展前景是很乐观的,只是地方政府都为了盲目的追求GDP的增长,大力发展有本地区不相符合的经济,使地区的发展不符合本地区的规律。只有根据本地地区发展的规律来发展本地的经济,发展本地的特色产业,这样才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才使西部地区有持续的资金来源。

六、结语                 

本文是研究的横向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笔者从中央和地方两个角度来分析资金的来源,同时将地方有分为富裕和贫困的地区,将富裕的地区引申为东部地区,将贫困地区引申为西部地区。分析了中央和地区的优势和怎么创造资金的问题。正是因为纵向转移支付对于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公平性已经显现出来,所以才需要横向转移支付来弥补其产生的现象。只有纵向和横向转移支付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双赢。才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国家各个地区能够发挥其所长,为国家的发展以及本地区的发展都做出贡献,国家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厉以宁.西方经济学.高教出版社,2002

[3]黎旨远.西方经济学.高教出版社,2002

[4]杨伯华等.西方经济学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尹伯成.简明西方经济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蔡继明.宏观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02

[7]余少谦.宏观经济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8]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3.纽约:麦格劳-希尔公司,1984

[9]吴易风等.政府与市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本文编号:15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5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6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