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15-03-02 09:45

摘要: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越来越大,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逐渐重要。由于受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现行体制的缺陷和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建议

一、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       中小企业自身经营能力较差、财务不透明、信用意识缺乏

改革开放以后,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家庭式管理是我国多数小型企业的管理模式,但其内部管理混乱,经营机制落后,产权制度也不够清晰,缺乏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行为的不规范,市场有效竞争力不足,导致小型企业面临许多潜在风险,企业在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上较差。目前我国小型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透明,很难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导致投资者的权益难以保障。此外,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淡薄,会产生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部分中小企业融资成功后,不是积极科学有效地运用资金投入生产,而是“拆西墙补东墙”,造成资金漏洞越来越大,部分企业主会选择“跑路”等手段,此时,只有政府接手处理,而此前企业的贷款等也就会变为银行的坏账。长此以往,周而复始,银行就会减少对中小企业的放贷规模,甚至产生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

(二)       金融市场不健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在外源融资方面,中小企业一直受到各种制度性约束。调查显示,欧美国家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有70%为直接融资,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直接融资的比例仅为2%。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还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对于中小企业的针对性优惠较少,国家未建立起完善的直接融资渠道。就债权融资而言,我国对发行规模进行严格控制,中小企业很难达到额度要求。在股权融资方面,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上市公司的要求较高,主板市场都为大型企业,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相比也只有规模上的差距,中小企业能上市的寥寥无几。截止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只有不到3%的非国有中小型企业上市,这充分显示上市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还是门槛很高。

在直接融资上的“处处碰壁”,使很多中小企业将目光投向了间接融资,而商业银行贷款又是其所选择的主要间接融资方式。但在银行信贷这一环节,中小企业也会碰到种种问题。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是非国有的,效益不稳定,贷款回收不好,容易产生信贷风险。所以,银行出于自身风险和利益的考虑一般对中小企业贷款十分慎重,条件较为苛刻,形成了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歧视,产生了在大小企业中的“信贷配比”现象。此外,我国目前缺乏有效的征信评级和信用担保机构,银行对于中小企业信用情况不了解、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让银行无法对中小企业完全信任。符合资质的信用担保机构的不足,也使中小企业在贷款时更处于弱势地位。

部分企业会在银行贷款受挫后,转向民间融资,必然也会面临高利率和高风险。前段时间发生在我国温州、鄂尔多斯等地区的中小企业债务危机、尤其是民间借贷的高额坏账,也对我国现阶段民间借贷的现状敲响警钟。

(三)       政府部门的服务和相关法律环境不完善

尽管200311日我国开始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05年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法规,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2011 年 和2012年相继提出了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国九条”和“国四条”,但这些并没有从根本上赋予中小企业平等的生存空间、融资待遇和发展环境。各种扶持政策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在操作层面存在种种问题,普适性大于针对性,口惠而实不至,使中小企业生存状况仍然很严峻。

二、              缓解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一)       提高中小企业融资、创新能力

首先,中小企业需要完善自身的公司治理结构,,运用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法。建立透明、高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加强各项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重视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加大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进一步研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部分中小企业应积极促进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型或高耗能型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从而增强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的信心。此外,中小企业还应树立诚信经营的意识,遵守诚实守信的准则。对于银行贷款,要及时的偿还本息,从而可以更好的提高自己的信誉。

(二)       构建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

1、拓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切实为中小企业提供可以直接融资的方式。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如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首先,应逐步降低中小、创业板门槛,加快场外市场建设,形成完善有效、衔接紧密的多层次资木市场,支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同时,降低中小企业债券发行门槛,建立中小企业债券发行制度,发行适合中小企业的集合债券、企业债券,从而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

2、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中小企业通过信用担保公司融资时,分散了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得到了更高的保证,从而增强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心,使中小企业的贷款渠道变得更加通畅起来。虽然我国担保业已初具规模,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问题重重,应进一步完善:

(1)鼓励民间资本加入,增加担保业的资金来源,壮大担保公司规模,使之消除在资本实力上难以达到银行信贷规模担保的要求,同时由于资金的雄厚,可为多家中小企业实施担保,分散风险。

(2)逐步消除担保机构所有制上的歧视。在鼓励民营担保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一些不合理的变现歧视要予以纠正。

3、规范引导民间融资。2012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的补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待民间借贷行为,我们应该有客观公正的评判,肯定其积极作用,并发挥其长处,为此,我们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民间借贷,使其成为中小企业融资切实可行的补充手段,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在搞活民间资本的同时,严厉打击地下钱庄等非法金融活动。

(三)       政府应整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建立符合国情的长效体系

政府在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合理有效融资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已意识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已实施了一些相关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1、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并逐步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体系。一是整合财税支持政策,分类细化行业,明确支持重点,完善税收征收、减免、补贴优惠办法,包括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利息收入的相关税收优惠,建立稳定的财税支持体系。二是结合我国地域经济发展实际,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促进法》,制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纲要,增强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指导。三是制定金融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指引,建立中小企业融资考核机制,扩大融资渠道,建立多渠道的融资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

[1]雷少辉.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思路[J].财会月刊, 20061

[2]汤红枚.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摆脱困境的对策建议[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5

[3]雷杰,卢云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创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黄孟复.拓宽中国经济发展空间[J].瞭望,20121

[5]闫立良. 一行三会力挺中小企业融资[N]. 证券日报,201072.

引用:本文已由现代商业杂志出版,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商业

投稿流程:投稿到邮箱(xdsyzzs@126.com---- 等待审核结果(三天之内) ---- 审核完毕并回复稿件录用情况(以邮件的形式回复) ---- 作者确定发表 ---- 办理相关手续后安排排版出刊 ---- 出刊邮寄。



本文编号:15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5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8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