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浅析黑龙江省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发布时间:2015-03-02 09:40

此项目为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W2011-012,项目名称:低碳经济促进佳木斯新农村建设研究。

摘要:民营企业是振兴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现阶段黑龙江省的民营企业的发展还不成熟,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企业融资困难。无论是从企业自身还是外部环境来看,致使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因素有很多。要想突破这个“瓶颈”,需要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才可以。

关键词:黑龙江省 民营企业 融资

随着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启动已经进入了第九个年头,黑龙江省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并且它们也为黑龙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无法磨灭的贡献。截止到2011年底,整个黑龙江省民营企业户数达到206.6万户,解决就业人数200多万;全省的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为5841.5亿元,同比增长26.89%,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6.72%。实现税收674.4亿元,同比增加26.79%,占全省税收的37.2%2011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385.1亿美元,而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212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5%。由此可看出,民营经济将逐渐成为黑龙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尽管黑龙江的民营企业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江浙地区,民营企业比比皆是,并且许多企业都成为了带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那么黑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难题到底是什么呢?说到底就是融资问题。

一、黑龙江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从资金需求方面来说,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重复“融资—投资—再融资”的过程,黑龙江民营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所以这些民营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需要大量的资金融入。而由于民营企业多为家族企业,他们的产权是相对封闭的,融资方式往往以内源融资为主,资金源自企业主自有资金或者企业的留存收益,但是一个家族的资金力量毕竟有限,所筹资金常常难以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因此就需要大量外部资金的支持。

但从资金供给方面来说,民营企业大多以债务融资为主,它主要有三种形式—银行借款、民间借贷、发行债券。据黑龙江省金融机构对全省1096户民营企业的调查显示,全年被调查的企业中,有贷款需求的、总贷款需求额为137.7亿元的855户中,实际得到贷款的只有277户,实际的贷款额仅仅为33.7亿元,获得贷款户数满足率为20.7%,贷款金额满足率不足25%。大部分企业认为贷款太难,虽然贷款手续较之以往简化了,但是担保、抵押条件却又太高了。发行债券对民营企业来说又是极其不现实的,因为发行债券对发行主体的要求很高,审批又特别严格。那么为了使企业资金链不断裂,很多企业都选择了民间借贷,即我们常说的高利贷。高利贷的利息通常是正常年息的17%20%,这就使得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进而使得企业又陷入资金链危机,这样就会导致恶性循环,使得企业一步一步走向灭亡。

二、黑龙江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

从企业自身来看,首先,大多数黑龙江的民营企业本钱少、底子薄,缺少抵押资产,难以抵抗市场竞争风险,且家族管理模式带来的内部管理缺陷和财务制度不健全致使银行和企业间信息不对称,这就增加了银行“恐贷”心理;其次,由于大多数黑龙江民营企业经营时间短,信誉差,且民营企业贷款额度小、贷款次数多,给银行跟踪监督债务的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银行“慎贷”;最后,企业的内部集资是十分困难的,因为黑龙江地区民营企业的员工多半生活困难,即使有些积蓄也会由于强烈的收入预期心理而不会冒风险。

黑龙江民营企业融资难和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是分不开的。那么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来看,又有哪些制约因素呢?

1、企业原有的直接融资途径被堵塞。一方面,尽管我国已经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是黑龙江省政府部门仍然将振兴东北的希望寄托于像“三大动力”等国有控股公司,这就使得原本就稀缺的企业上市额度多数都被提供给国有企业。另一方面,虽然民营企业已经在2004年在深市板块上市,但是其上市的门槛仍旧很高,黑龙江省民营企业注册资金少,使得其直接上市或通过逆向收购上市存在诸多困难。由以上两方面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民营企业想要通过上市融资难有实质性进展。

2、企业的间接融资方式存在重重阻碍。

第一,银行信贷体系的不完善。在从紧货币政策下,尽管国家鼓励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但出于对效益性、稳健性的考虑,银行通常会“保大放小”,致使雪中送炭不足。并且银行现行的担保政策对抵押物资及第三担保人要求较高,使得民营企业常常被“忽视”。

第二,高度集中的贷款权限。为了维护国有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政府通常会对地方中小机构与民间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限制。分析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额一直低于贷款总额的7%,企业贷款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垄断。黑龙江省,特别是中小城市的民间金融机构又极不发达致使民营企业缺乏融资的替代品。

第三,政府管理存在漏洞。黑龙江政府曾为保护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涉及的行业进行的限制有许多还没有完全放开。并且民营企业开办项目手续繁杂、耗时较长,而企业为搞好与政府部门的关系花费的费用以及企业应付各种摊派费用和交费所付出的“三项支出”也一直居高不下,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黑龙江地区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3、融资渠道缺少创新。现阶段黑龙江的民营企业和政府往往只注重于传统的融资方式,而忽略了不断发展的金融业所带来的新的融资方式,使得黑龙江民营企业的融资较为狭窄。

三、如何缓解黑龙江民营企业融资难

1、从企业自身来说,企业应当首先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透明的财务制度,和银行完全“互信互利”。然后要加强资金的管理力度,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提高使用效率,,增强其自筹资金的能力。

2、中央应根据民营企业的资本负债及盈利能力的实际情况建立切实的民营企业上市的股本标准,降低入市门槛,让民营企业实实在在的踏入直接融资轨道。并且从端正被控股公司的态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为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借壳上市”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黑龙江省政府应正视民营企业对黑龙江经济振兴的地位和作用,放弃对国有大企业的“父爱主义”,适当为发展较好的民营企业提供上市机会。

3、国有银行要落实中央政策,从根本上改变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心理,再贷款发放上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可以尝试建立专门为民营企业贷款服务的部门,为银行信贷业务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贷款难题,这样可以有助于降低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的风险。

4、民间金融机构较少的受到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是以利润为导向,所以他们会更多的关注尚未被开发的民营企业贷款这个领域。因为尽管国家鼓励国有商业银行为民营企业贷款,但由于种种因素,国有银行不愿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那就更不用说外国投资银行了,所以黑龙江省政府积极扶持“土生土长”的民间金融机构。政府对民间金融机构市场进入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同时也应加强对合法民间金融机构的合理有效的监管,可以有效的减少政府对其“管制困难”的疑虑。

5、黑龙江省政府部门强自身的监管,切实的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困难,与此同时,缩减民营企业立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也是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途径。

6、当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创新融资模式,拓展融资渠道。风险投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美国兴起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它通过“融资—投资—撤资”的方式来实现风投企业自身的壮大,它的目标并不是控股,这对于处于家族管理模式的民营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它可以帮助你扩大资本而又不贪恋你的股份),这是一个十分实用的融资手段。黑龙江毗邻俄罗斯,在资源、产业及商品结构方面和其有着很大的互补性,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合资方式,加强区域合作。由此上可以看出,黑龙江政府应敞门欢迎国际投资。除了上述两种方式,融资租赁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办法。租赁的租期长、租金支付方式灵活的特点可以使在其他融资方法中处于劣势的黑龙江民营企业利用融物来达到融资的目的。这是在短期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方式。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才能有更好地发展,才能带动黑龙江地区经济发展,为振兴黑龙江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那丹丹.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措施[J].对外经贸,2011(12)

[2]常婕.再论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基于信用的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09(1)

引用:本文已由现代商业杂志出版,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商业

投稿流程:投稿到邮箱(xdsyzzs@126.com---- 等待审核结果(三天之内) ---- 审核完毕并回复稿件录用情况(以邮件的形式回复) ---- 作者确定发表 ---- 办理相关手续后安排排版出刊 ---- 出刊邮寄。



本文编号:15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5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9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