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华普惠制改革的原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5-03-01 22:08
李玉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欧盟 普惠制 反倾销
一、普惠制
到1/3。欧盟于1971年建立普惠制,允许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以低于正常关税的税率进入欧洲市场。但从1996 年开始,欧盟相继三次较大规模减少中国的“受惠”产品。
二、欧盟加速普惠制改革的原因
(一)欧盟经济增长缓慢
中国对欧盟出口的部分商品数量会减少。这样,原15国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会改由向新入盟的十个国家进口,从而对中国的产品加速毕业对欧盟造成的产品进口缺口,会通过新入盟的10个国家得到弥补。
(三)欧盟对中国贸易逆差扩大
三、措施
(一)优化出口结构
针对欧盟实施普惠制政策中产品毕业的约束,首先在产品的转型、升级换代和形成规模上下功夫,努力开发高质、高值新产品,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高附加值,以增大出口总额;其次,根据欧盟普惠制毕业机制的产品分组和每年审定的特点,适时调整向欧盟出口的产品种类,以尽可能减少产品毕业的可能。
既然多数产品的毕业方案已成事实,如何不依靠普惠制来提高产品在欧盟市场份额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比如,我国工业企业应该更多地关注欧盟的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等。因为近年来中国与欧盟之间贸易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这些方面。既然我们从普惠制中获得的实惠越来越少,那么企业就应该尽快熟悉这些标准以及反倾销法规等,只有这样我国企业才能达到保护自己进而拓展更广阔市场空间的目标。
另外,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对我国尚有的普惠制受惠产品的出口可以起到分流作用,缓解来源于我国的产品在给惠国市场比例过高的现象,从而避免由此引起的普惠制特殊保护措施,延缓“毕业”进程。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15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5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