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PP模式的内生性契约、信用共同体与网络融信机制构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路径探索
本文选题:内生性契约 切入点:信用共同体 出处:《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从融资路径创新的角度引入内生性契约,稳定信用共同体的融资主体之间的关系,完善信用共同体融资的作用机理,旨在为探索建立网络融信机制形成理论支撑。而网络融信机制的构建需要在PPP模式的基础上确保网络融信的平稳运行,尤其是网络融信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应通过融资主体之间的内生性契约实现信息平衡,并通过信用共同体的形式为规避网络融信前端风险提供组织保证,在此基础上实现由"二重内生性契约"、"三维公私合作"、"多维信用共同体"构成的网络融信机制三大基础条件。进而基于PPP模式的内生性契约与信用共同体,从网络融信平台搭建、网络融资信托计划的设计、网络融资信托操作方式的选择与网络融资信托利益链的管理等方面构建网络融信机制。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financing problem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ivate enterpris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ndogenous contract from the angle of financing path innovation, stabili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nancing subjects of the credit community, and consummates the mechanism of the financing of the credit community.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stablish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twork finance mechanism, which needs to ensur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network finance mechanism on the basis of the PPP model. Especially,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faced by network finance should realize information balance through the endogenous contract between financing subjects, and provide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to avoid the risk of network finance front end through the form of credit community. On this basis, we realize three basic conditions of network finance mechanism, which are "double endogenous contract", "three dimensional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and "multidimensional credit community", and then realize the three basic conditions of network finance mechanism, which are based on the PPP model of endogenous contract and credit communit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network finance trust mechanism from the aspects of setting up the network financing platform, designing the network financing trust plan, choosing the operation mode of the network financing trust and managing the interest chain of the network financing trust.
【作者单位】: 浙江台州民营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2013年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网络融信机制与中小企业发展问题”(2013N142)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滨海产业集聚区产业链整合优化研究”(12YD13YBM) 2012—2013年全国行政学院科研合作课题“媒介·创新:浙江建立产业企业发展基金的治理与运行问题研究”(13HZKT129)
【分类号】:F276.5;F275;F83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彩霞,邵秋萍;中小私营企业融资中“逆向选择”失灵现象新探[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宇峰;;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经营独立性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30期
2 赵璐;陈知丹;;我国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创新保障体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年07期
3 岳隆杰;;农村金融多元化需求与非标准化创新:济宁案例[J];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08期
4 陈刚;;互助联保介入模式下信贷交易效率的实证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09期
5 张善杰;;俱乐部机制与制度耦合:枣庄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商会效应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11期
6 李学春;于贻胜;王志福;;政府担保与多边信贷契约:寿光“银政企”融资模式剖析[J];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05期
7 吕士伟;;大银行、小企业与网络联保[J];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8 赵卫东;李英海;张国胜;;当前县域信用担保的主流模式:基于青州市三种信用担保的比较[J];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9 姜明杰;;商业化担保的经营困境及扭曲突围:威海案例[J];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11期
10 曲吉光;邵明志;陈明仿;;互助联保的内生逻辑:荣成案例[J];金融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之楚;;天津中小企业保险服务研究——基于天津保险市场数据实证[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莎龙格;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黎文华;株洲市芦淞服饰产业群企业互助担保融资问题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黄建军;广东省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的构建和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石红;中小企业互助性融资担保机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一真;小额贷款运行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薛刘伟;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互助担保模式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张碧波;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1年
8 王思洁;高风险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案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9 李淼;我国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李乃秋;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荣刚;梁琦;;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年01期
2 贺津;曹黔然;张杨;;建立多元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新思考[J];济南金融;2007年06期
3 孙雷;李配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融资功能评析[J];济南金融;2007年06期
4 巴劲松;;从“浙江模式”的经验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模式的建立[J];上海金融;2007年08期
5 刘学之;李志杰;蒋来;;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管理创新问题探析[J];社会科学家;2006年06期
6 陈志莲;张淑焕;;信贷配给视角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理论基础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年08期
7 张捷,王霄;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与融资结构变化[J];世界经济;2002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婷婷;基于结构方程的商户小额贷款信用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杏,丁振国;华中地区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7期
2 肖建忠;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外生机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3年09期
3 石军伟;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一个基于企业家的解释[J];学术研究;2003年04期
4 王郡华;论入世后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机遇[J];东岳论丛;2003年03期
5 陈雄;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文化制约[J];桂海论丛;2003年06期
6 李维林,刘世强;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谭玉寒;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探讨[J];武汉金融;2004年12期
8 惠金礼;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短寿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5年09期
9 周萍;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J];审计月刊;2005年08期
10 方光正;民营中小企业成长的资源困境与出路[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孙健;辛然;;制度变迁与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郁;;关于东阿县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3 ;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需过“五关”[A];2003北京中小流通企业服务年会专刊(2)[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崔春华;民营中小企业完善公司治理迫在眉睫[N];陕西日报;2004年
2 胡宏伟 何玲玲;入世之际看浙江民营中小企业[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3 ;政府部门应加大扶持民营中小企业的力度[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刘志伟;信贷工厂瞄准民营中小企业[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5 记者 郑梦婕;广交会展位向民营中小企业倾斜[N];汕头日报;2009年
6 阿滨;银行要支持民间投资[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7 唐宪东 白田喜;科左中旗民营中小企业百舸争流[N];通辽日报;2009年
8 刘志伟;无锡民营中小企业有望获益“信贷工厂”[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市政协委员、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 金锡妹;积极引导 强化服务 推动民营中小企业优化转型[N];江阴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孙霞;民营中小企业成我市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N];莱芜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费淑静;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婷;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2 郭敏杰;浙江省平阳县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刘文斌;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4 朱晓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吕肖雅;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6 杜斌;西藏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杨晓艳;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曲歌;吉林省民营中小企业创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庄胡蝶;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10 周孟亮;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91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59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