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障性住房投资对商品性住房投资的挤出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7 08:27
【摘要】:随着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供给力度也在逐渐加大,但国内学术界对此却褒贬不一。持反对意见者认为,保障性住房投资增加会从土地、资金、建筑成本以及需求分流等方面“挤出”开发商对商品性住房的投资,不利于商品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支持者则认为由于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货币供给量相对充裕,保障性住房仅仅改善没有足够支付能力的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环境,不足以起到需求分流作用。住房过滤理论也证实政府针对中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补贴增加可以有效促进商品性住房的“过滤”,增加商品住房的市场需求,发挥“挤入”效应。然而上述争论多集中在理论分析层面,罕有实证论证,这也正是本文落脚点所在。 本文主要以保障性住房投资对商品性住房投资的挤出效应作为研究重点,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政府保障性住房投资与商品性住房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建立以商品住房开发投资为因变量的住房存量调整模型分析了政府保障性住房供给对商品住房投资的挤出影响,并分别采用静态和动态的Panel-Data面板数据估计方法对35个大中城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不论是分区域的静态面板估计还是平均水平上的动态面板估计,均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现阶段我国保障性住房投资对开发商商品住房开发投资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住房保障领域,尚不存在显著的公共投资挤出私人投资的行为。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保障房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99.23
【图文】:
成本的变化对各城市开发商的商品住房开发投资决策并无实质性影响,开发商的投资决策反而是基于其他经济或制度因素决定。最后,由于受到投资的时间延续性影响,前一期的商品住房开发投资对当期投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其他控制变量来看,收入、房价、实际利率和前一期住房存量等变量对开发商商品住房投资都具有显著地影响,其影响符号与第三章所述理论模型符号相同,满足命题的结论。五、讨论据以上的分析可知,不论是分区域的静态面板估计还是平均水平上的动态面板估计,均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现阶段我国保障性住房投资对开发商商品性住房建设投资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住房保障领域,尚不存在显著的公共投资挤出私人投资的行为。究其原因,首先,我国与西方国家市场化发育程度不同,尤其在住宅市场中,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市场发育程度还未成熟,伴随着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住房供给依然以增量房供给为主,住宅投资方兴未艾,普通商品住房开发投资行为对政府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的反应并不明显。
涨也在正向剌激着开发商对商品住房的投资开发增加。从公共投资的间接挤出机制来看,共投资挤出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供以及社会所处经济发展环境等因素。由于目前我国投资资金供给量相对充裕,不会出现私人投资所需要资金短缺现象,保障性住房投资对商业资本投资房地产的收益率影响不大,而且对于我国而言,这种建立在完全市场化基础上的分析与中国的现实并不完全符合,在中国,央行采取的是有管理的浮动利率,国家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大部分企业对利率变动并不十分敏感,因而由此引发的保障房投资间接挤出效应并不显著。
本文编号:2744892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99.23
【图文】:
成本的变化对各城市开发商的商品住房开发投资决策并无实质性影响,开发商的投资决策反而是基于其他经济或制度因素决定。最后,由于受到投资的时间延续性影响,前一期的商品住房开发投资对当期投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其他控制变量来看,收入、房价、实际利率和前一期住房存量等变量对开发商商品住房投资都具有显著地影响,其影响符号与第三章所述理论模型符号相同,满足命题的结论。五、讨论据以上的分析可知,不论是分区域的静态面板估计还是平均水平上的动态面板估计,均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现阶段我国保障性住房投资对开发商商品性住房建设投资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住房保障领域,尚不存在显著的公共投资挤出私人投资的行为。究其原因,首先,我国与西方国家市场化发育程度不同,尤其在住宅市场中,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市场发育程度还未成熟,伴随着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住房供给依然以增量房供给为主,住宅投资方兴未艾,普通商品住房开发投资行为对政府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的反应并不明显。
涨也在正向剌激着开发商对商品住房的投资开发增加。从公共投资的间接挤出机制来看,共投资挤出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供以及社会所处经济发展环境等因素。由于目前我国投资资金供给量相对充裕,不会出现私人投资所需要资金短缺现象,保障性住房投资对商业资本投资房地产的收益率影响不大,而且对于我国而言,这种建立在完全市场化基础上的分析与中国的现实并不完全符合,在中国,央行采取的是有管理的浮动利率,国家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大部分企业对利率变动并不十分敏感,因而由此引发的保障房投资间接挤出效应并不显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福铁;国债对于私人投资挤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8期
2 宋博通;三种典型住房补贴政策的“过滤”研究[J];城乡建设;2002年08期
3 贾康;刘军民;;我国住房改革与住房保障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07年07期
4 董秀良;薛丰慧;吴仁水;;我国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5 董藩;陈辉玲;;住房保障模式经济效应考查——基于住房过滤模型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住房保障课题组;刘琳;程选;汪文祥;杨萍;高振宇;;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主要问题和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7 赵奉军;高波;骆祖春;;支付能力、金融支持与住房供给双轨制[J];江海学刊;2011年03期
8 楚尔鸣;鲁旭;;基于SVAR模型的政府投资挤出效应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9 王先柱;赵奉军;;保障性住房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基于1999~2007年面板数据的考察[J];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05期
10 刘忠敏;马树才;陈素琼;;我国政府支出和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效应分析[J];经济问题;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2744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744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