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市场风险研究
本文关键词: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市场风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及金融脱媒的不断深化,当前债券投资业务己经逐步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资产结构调整的工具和银行盈利的源泉。截止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收入日益提高,本文主要对债券市场风险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发展的动机和债券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利率风险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风险中的最重要的风险,本文主要围绕着利率风险开展研究。目前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在整个国家金融机构中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得到加强。但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有制度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利率风险。本文通过我国商业银行投资债券利率风险进行量化研究,通过对影响利率风险的因素进行如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市场利率变动、汇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计量经济学建立数学模型对利率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名义利率对债券价格的走势影响相关性不大,但与实际利率及CPI走势相关性较大。最后针对我国当前银行间债券市场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主要针对利率风险及其他方面风险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利率风险方面主要是加强风险限额管理及定量分析,其他方面要推进债券市场产品结构调整、加强市场及外部环境建设等。
【关键词】:银行间债券市场 债券投资 风险控制 监管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3;F832.51
【目录】:
- 摘要9-10
- ABSTRACT10-11
- 第一章 导论11-14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2
- 1.2 论文结构及内容12-13
- 1.3 创新及不足之处13-14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4-24
- 2.1 相关理论概述14-17
- 2.1.1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定义14
- 2.1.2 债券市场理论14-17
- 2.2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17-22
- 2.2.1 我国债券市场分类17
- 2.2.2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情况17-19
- 2.2.3 我国债券市场发行特点19
- 2.2.4 我国债券市场发行动因分析19-20
- 2.2.5 我国二级市场概况20-22
- 2.3 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发展动因分析22
- 2.4 小结22-24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风险影响因素24-31
- 3.1 债券承销业务对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影响24-25
- 3.1.1 强化中间业务发展24-25
- 3.1.2 强化资本效率25
- 3.1.3 推动业务转型25
- 3.2 做市商制度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作用25-27
- 3.2.1 做市商制度概述25-26
- 3.2.2 我国做市商制度的发展26
- 3.2.3 做市商的作用26-27
- 3.3 交易风险27-28
- 3.4 信用风险28
- 3.5 操作风险28-29
- 3.6 本章小结29-31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市场风险分析31-42
- 4.1 制度层面存在的风险31-32
- 4.1.1 法律制度不完善31
- 4.1.2 管理机制不完善31
- 4.1.3 货币政策传导性不足31-32
- 4.2 市场存在的问题32-33
- 4.2.1 债券品种结构不合理32
- 4.2.2 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偏小32
- 4.2.3 债券市场的完整性缺失32-33
- 4.3 债券利率风险33-34
- 4.3.1 利率风险33
- 4.3.2 影响利率风险因素33-34
- 4.4 利率风险产生的原因34-35
- 4.4.1 利率期限结构变化34-35
- 4.4.2 价格波动35
- 4.5 基准利率与债券收益的关系35-40
- 4.6 债券价格走势与CPI关系40-41
- 4.7 本章小结41-42
- 第五章 商业银行发展债券业务建议及对策42-48
- 5.1 针对利率风险的建议42-44
- 5.1.1 加强风险限额及量化管理42
- 5.1.2 加强利率风险评估42-43
- 5.1.3 提升债券投资策略43-44
- 5.2 推进债券产品结构调整44-46
- 5.2.1 加快债券市场规模扩容44
- 5.2.2 稳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44-45
- 5.2.3 开放债券期货期权交易45
- 5.2.4 推动国际债券业务发展45-46
- 5.3 加强债券市场环境建设46-47
- 5.3.1 实现市场扩容,增加投资品种46
- 5.3.2 进一步完善价格发现机制46-47
- 5.4 本章小结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附件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李梅,陈建疆;浅析本息分离债券[J];成人高教学刊;2003年01期
2 董奋义;聂俊丽;田军;;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屈文洲;;发展本息分离债券市场的国际经验[J];国际金融;2006年07期
4 王念;文庆能;;金融改革的新亮点——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新[J];西南金融;2006年01期
5 陈宏杰;;规避债券 投靠股票[J];股市动态分析;2009年02期
6 田鑫;;论欧盟债券市场的一体化效应[J];商业时代;2009年16期
7 张楠;;关于债券概念和特点的解析[J];河南科技;2013年11期
8 胡式如 ,李幸u!;西方债券(下)[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6年04期
9 王绍华;;关于企业债券的保证问题[J];天津金融月刊;1987年05期
10 李祥玉 ,阎恕生;日本债券市场跃居世界首位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198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跃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孙中山在美洲发售的债券考述[A];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国钱币》2011年第一期增刊[C];2011年
2 周宏;王园;温笑天;夏建超;;信息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与债券信用利差——基于2005-2011年中国企业债券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陆珩tq;;巨灾风险债券定价[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建设银行总行投资研究所课题组;王经训;;国际债券发行条件和风险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2年度)[C];1992年
5 ;中远集团发行20亿元企业债券[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6 张晓英;;中西方企业债券定价之比较[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7 债券业务情况课题组;刘健;侯芳;;当前金融机构债券业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陆海俊;;我公司进行债券投资之初探[A];上海烟草系统2002年度学术论文选编[C];2002年
9 康兴;;“公裕债券”的再发现与再补充[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10 郭爱;;“公裕债券”浅谈[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上官卫国;债券调换与合并操作流程出台[N];中国证券报;2004年
2 王光平;券商投行业务受益债券快速发展[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经济学教授 张锐;欧元债券是雾里看花吗?[N];国际商报;2011年
4 顾金俊;韩国外汇债券发行量为何创新高[N];经济日报;2013年
5 浩子;债券发行的市场化改革[N];上海证券报;2013年
6 记者 华宏 通讯员 崔丽丽 辛星;我市加快债券发行破解企业融资难[N];承德日报;2013年
7 鲍仁;6月债券发行同比减少34.6%[N];期货日报;2013年
8 记者 张雷;今年我区已发行企业债券138亿元[N];新疆日报(汉);2014年
9 杨溢仁;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提速[N];国际商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耿馨雅;企业债券流向解禁航道重整[N];财经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企业债券规模扩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2 李正红;中国债券投资的利率风险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吴腾华;新兴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曹鸿涛;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蔡建波;中小银行债券投资决策机制与分析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刘小坤;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与市场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崔长峰;基于债权终止风险的可违约债券定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李文群;中国企业债券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白艳萍;中国债券拍卖市场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白静;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婕;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套利研究及其风险管理[D];复旦大学;2014年
2 李涛;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市场风险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袁兰兰;对发展我国企业债券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王振亚;债券基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D];苏州大学;2001年
5 柳铁山;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作用分析及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陆飞;国有银行债券型利率衍生品的定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李文彪;东亚债券市场协调与中国的对策[D];厦门大学;2007年
8 林洋;东亚本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及成效[D];厦门大学;2007年
9 丁雪山;基于利差因素分析的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价差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10 邓宇;碳债券问题研究—发行及前景展望[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市场风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78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