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治理视野下我国公益信托监管模式研究
【学位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D922.282
【部分图文】:
公益信托的特征先,信托目的公益性。公益信托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且必须实质上有益于益。我国《信托法》规定公益信托必须是为了 7 项公益事业而设立的,国家鼓励发展公益信托”。另外,信托目的必须完全是公益目的,即信多项,则要求每一项目的都必须是公益目的。次,完全的公共利益性。信托目的的公益性还不能确保信托具有公共利托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例如,张某设立一项教育信托,并要求信托的的子孙后代,此信托目的是发展教育,但是只有与委托人有关的群体才能此信托不具有公共利益,因而不能成为有效的公益信托。次,受益对象的不特定性。公益信托的受益人是按照委托人规定的条件择确定的不特定的社会公众。这是公益信托独具的特色。委托人有权设数以及受益人享受的信托利益的数量,但其前提条件是受益人是不特定共治理理论概述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民主建设的不断推进,单中心的公益信托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方;;我国公益信托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经济法论坛;2006年00期
2 ;公益信托:公益慈善的理性选择[J];金融博览(银行客户);2010年11期
3 张黎;公益信托法律关系刍议[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4 谭振亭;武元军;;论公益信托中最近似原则的适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卜治溢;;浅析公益信托力求近似原则及其限制[J];行政与法;2006年S1期
6 李招军;;用公益信托制度守卫公民重建地震灾区的爱心[J];中国金融;2008年15期
7 金锦萍;;论公益信托制度与两大法系[J];中外法学;2008年06期
8 欧阳白果;赵斌;屈煜;;公益信托税收优惠制度的立法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12期
9 钟广静;;美国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启示[J];探求;2009年01期
10 高亚红;;公益信托监管制度比较研究[J];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伶;公共治理范式下的地方教育行政职能转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一君;我国民族自治县公共治理优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滕世华;公共治理视角下的中国政府改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洪富艳;中国生态功能区治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平;城市信息化与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霍晓英;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汪辉勇;公共价值论[D];湘潭大学;2008年
8 周汝永;民族地区公共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马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仇志娟;公共治理视角下的灾残人口社会救助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州;公益信托的税法困境及应对[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李慧芹;中国公益信托事业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李智健;我国公益信托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根义;公益信托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何音;公共治理基本结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马加英;我国公益信托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郭志伟;我国公益信托税收法律制度之完善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赵婷;公益信托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李静;公益信托制度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王江;公益信托监管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5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845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