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区商业地产发展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城市新区商业地产发展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城市中心区的日渐饱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新区开发已经成为城市寻求空间拓展和经济增长极的一种重要形式。商业地产的发展对新区的有序开发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商业地产作为功能配套,应与城市建设相匹配。伴随着新区的快速发展,新区商业地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城市新区自身特征与商业地产开发难点的共同作用下,城市新区商业地产的开发存在一定的特点与难点,包括先天沉淀不足、人口密度低、商业地产发展滞后于需求、快速的开发节奏与漫长的养商期的冲突、出租率和租金双低,以及不确定风险大。由于以上难题的存在使得城市新区商业地产的发展之路漫长而曲折,因此对城市新区商业地产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模式的选择是城市新区商业地产前期开发的重要环节,通过研究城市新区商业地产的特点形成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模式,对新区商业地产的发展具有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商业地产发展模式的概念进行了总结,在新区特征和典型商业地产开发挑战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城市新区商业地产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发展模式的提出打下基础。然后根据对不同阶段新区商业地产表现出的特点有所侧重的利用或应对,从动力要素、发展路径、服务对象以及业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九种城市新区商业地产的发展模式,并对每一种模式的优、劣势和适用条件逐一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探讨城市新区商业地产发展的影响因素,运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新区商业地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梳理了新区商业地产发展模式选择流程,以此作为不同城市新区商业地产发展模式选择的依据。华岩新城板块作为重庆市日渐兴起的城市新区,其商业地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以上理论研究,以重庆市华岩新城板块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得出投资者对新区的信心、消费者的购买力、区位条件等因素对华岩新城板块商业地产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并依据模式选择流程图选出购物中心模式或大型主力店与街区商业组合模式作为华岩新城板块商业地产发展的最优模式,从而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城市新区 商业地产发展模式 模式选择 评价指标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8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8-10
- 1.1.1 选题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5-16
- 1.3.1 研究内容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1.4 技术路线16-18
- 2 相关概念18-22
- 2.1 城市与城市新区18-19
- 2.1.1 城市的概念18
- 2.1.2 城市新区的概念18-19
- 2.2 商业地产与商业地产发展模式19-22
- 2.2.1 商业地产的概念及类型19-21
- 2.2.2 商业地产发展模式的概念21-22
- 3 城市新区商业地产特征分析22-30
- 3.1 城市新区的类型及特征22-25
- 3.1.1 按照与中心城区地理位置关系划分22-23
- 3.1.2 按照新区由来划分23
- 3.1.3 按照新区主导功能划分23-25
- 3.2 典型商业地产开发的挑战25-26
- 3.3 城市新区商业地产的特点26-30
- 3.3.1 发展起步阶段26-27
- 3.3.2 发展成长阶段27-28
- 3.3.3 发展繁荣阶段28-30
- 4 城市新区商业地产发展模式梳理30-40
- 4.1 发展模式梳理思路30
- 4.2 城市新区商业地产发展模式30-38
- 4.2.1 商业中心带动型模式31-33
- 4.2.2 社区商业成长型模式33-36
- 4.2.3 先导项目驱动型模式36-38
- 4.3 本章小结38-40
- 5 城市新区商业地产发展模式的选择40-60
- 5.1 新区商业地产发展评价40-55
- 5.1.1 研究方法40
- 5.1.2 影响因素研究40-45
- 5.1.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45-55
- 5.2 新区商业地产发展模式选择55-60
- 6 案例分析60-70
- 6.1 华岩新城板块概况60
- 6.2 构建评价体系60-66
- 6.2.1 指标分析60-62
- 6.2.2 确定指标权重62-66
- 6.3 商业地产发展模式选择66-67
- 6.4 本章小结67-70
- 7 结论与展望70-72
- 7.1 主要结论70-71
- 7.2 展望71-72
- 致谢72-74
- 参考文献74-76
- 附录76-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健徽;;当心!商业地产有六大风险[J];科技智囊;2003年04期
2 ;商业地产如何防范风险[J];科技智囊;2003年04期
3 丁强;;商业大变革下的商业地产[J];建筑与文化;2004年06期
4 刘社;对商业地产热的若干思考——以郑州为例[J];城乡建设;2004年05期
5 ;专家预测2004年商业地产走向[J];商业时代;2004年14期
6 刘莹;商业地产在沈阳升温[J];中国房地信息;2004年04期
7 ;共同关注[J];商业时代;2004年20期
8 西西;商业地产引领投资新方向[J];商业时代;2004年20期
9 黄学干;南宁商业地产借力勃兴[J];南方国土资源;2004年10期
10 李晓蕾;巨库:商业地产的模式困惑[J];互联网周刊;2004年3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建国;陈绍增;;咨询顾问,力助商业地产实现价值最大化[A];房地产咨询论文集[C];2011年
2 王小雪;王新;;论商业地产经纪人“有效工作”的界定[A];面向21世纪的房地产经纪业——全国房地产经纪行业发展峰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光;2005年商业地产面临发展良机[N];北京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谢德胜;2004 成都商业地产格局骤变[N];成都日报;2004年
3 ;凌峻观点:不懂商业不能盲目做商业地产(43)[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马慧芳 特约记者 王哲;天津商业地产凸显整体实力[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5 早报记者 李和裕;30%空置商业地产供给过剩[N];东方早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黄炎;商业地产:开启广西主题房展的大幕[N];广西日报;2004年
7 罗霞;多方营造商业地产发展环境[N];海南日报;2005年
8 沈刚;商业地产呼唤专业化[N];建筑时报;2004年
9 裴蕾;商业地产三大改进趋势[N];天津日报;2004年
10 陈炳山 汪晓霞;专家纵论商业地产大势[N];新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吕波;基于商圈发展动力机制的商业地产选址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陈华;中国商业地产区位选择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刘勤;商业地产租赁估价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罗伟;商业地产开发商的行为偏差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羊卫辉;商业地产中地产与零售企业间的协同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胜和;基于价值链分析的商业地产定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靳童;我国商业地产阶段性融资模式探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蔡晓丽;赣州市中心城区商业地产供需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贺晨;商业地产市场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5 陈世杰;我国商业地产风险分析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6 洪罡;中国商业地产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付鑫;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商业地产中的应用[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杨敏;商业地产价格的实证分析及案例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黄亚琳;昆明市商业地产发展模式与趋势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10 杨慧娟;用价值链理论对太原商业地产分析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城市新区商业地产发展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0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00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