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债期货市场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09:10
本文关键词:我国国债期货市场有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国债期货市场重新开放交易已经一年有余,在经历了早年前的国债期货市场运行问题频出,被迫停止交易的事件后,人们对国债期货市场重启后的运行状况和市场表现格外的关注。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对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全面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将分为以下几部分:一是,对前人在市场有效性研究中所使用的理论、内容和实证方法进行梳理;二是,对我国国债期货市场有效性进行界定,并且确定在有效性实证检验时所使用的方法;三是,对我国国债期货市场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四是,根据检验结果分析影响我国国债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因素,,并据此提出改进建议。 本文认为对任一期货市场有效性的研究都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期货市场的信息有效性和期货市场的功能有效性。信息有效性只是本文对有效市场假说(EMH)的一种不同的表述方式,所以根据EMH理论可知期货市场信息有效性研究的内容就是期货价格反映有关信息的能力;众所周知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投机套利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因此期货市场功能有效性研究的就是这三种功能在期货市场运行中发挥的效率问题。据此,本文将分别对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信息有效性和功能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在信息有效性检验中本文分别使用了单位根检验法、自相关检验法、游程检验法和方差比检验法,这些方法的实证结果都显示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已经达到弱式信息有效。随后根据协整理论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法、误差修正模型(ECM)等方法对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功能有效性进行检验,最终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功能有效性发挥还不充分。 通过对我国国债期货市场运行现状和外部制度环境分析,发现影响我国国债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原因主要有市场交易品种稀缺、成交量不足、投资者结构不合理,以及我国目前还未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
【关键词】:国债期货市场 信息有效性 功能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24;F724.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引言11-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文献综述12-15
- 1.2.1 期货市场信息有效性文献综述12-13
- 1.2.2 期货市场功能有效性文献综述13-15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5-16
- 1.3.1 研究内容15-16
- 1.3.2 研究方法16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16-17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7-18
- 第2章 期货市场有效性界定及其检验方法18-24
- 2.1 期货市场有效性界定18-19
- 2.1.1 期货市场有效性界定依据18
- 2.1.2 期货市场信息有效性和功能有效性之间关系18-19
- 2.2 期货市场信息有效性及其检验方法19-21
- 2.2.1 期货市场信息有效性研究假设前提19
- 2.2.2 期货市场信息有效性涵义19-20
- 2.2.3 期货市场信息有效性类型20
- 2.2.4 期货市场弱式信息有效性检验方法20-21
- 2.3 期货市场功能有效性及其检验方法21-24
- 2.3.1 期货市场功能有效性涵义21-22
- 2.3.2 期货市场功能有效性检验方法22-24
- 第3章 我国国债期货市场信息有效性检验24-31
- 3.1 样本选取及数据预处理24
- 3.1.1 样本选取24
- 3.1.2 数据预处理24
- 3.2 单位根检验法24-26
- 3.3 序列自相关检验法26-27
- 3.4 游程检验法27-28
- 3.5 方差比检验法28-30
- 3.5.1 正态性检验28-29
- 3.5.2 方差比检验29-30
- 3.6 本章小结30-31
- 第4章 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功能有效性检验31-40
- 4.1 样本选取及数据预处理31
- 4.1.1 样本选取31
- 4.1.2 数据预处理31
- 4.2 价格发现功能有效性检验31-35
- 4.2.1 单位根检验32-34
- 4.2.2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34-35
- 4.3 投机套利功能有效性检验35-38
- 4.3.1 协整模型建立36-37
- 4.3.2 ECM 模型的建立37-38
- 4.4 套期保值功能有效性检验38-39
- 4.4.1 套期保值比率确定38
- 4.4.2 风险最小化绩效评价法38-39
- 4.5 本章小结39-40
- 第5章 我国国债期货市场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40-46
- 5.1 我国国债期货市场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40-43
- 5.1.1 我国国债期货市场成交量萎靡40-41
- 5.1.2 我国国债期货交易品种稀缺41
- 5.1.3 盘中波动幅度较小,无法维持流动性41-42
- 5.1.4 投资者结构不合理42-43
- 5.1.5 我国尚未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43
- 5.2 提高我国国债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建议43-46
- 5.2.1 丰富我国国债期货交易品种43-44
- 5.2.2 完善投资者结构44
- 5.2.3 加速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44-46
- 结论与展望46-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剑刚;我国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1995年08期
2 吴世农;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分析[J];经济研究;1996年04期
3 付胜华;檀向球;;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研究及其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4 谢赤;屈敏;王纲金;;基于M-Copula-GJR-VaR模型的黄金市场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研究[J];管理科学;2013年02期
5 许涤龙,吕忠伟;深圳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统计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继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国债期货市场有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1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01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