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1999年我国开始施行国家助学贷款以来,财政部、教育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就一直致力于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和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2004年之前,助学贷款主要由商业银行承办,但是违约率偏高、银行贷款风险大等问题突出,银行出现“惜贷”现象。2004年,国家开发银行开始介入助学贷款业务,推进了助学贷款工作的落实,并在2005年,与河南省教育厅进行合作与创新,成功地探索出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河南模式”,并推广至全国。但是在“河南模式”中突出的问题就是高校会随着办理助学贷款人数的增加而负担更多的责任,导致高校的积极性不高。在2007年,我国又推出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但是由于贷款供需失衡、财政高校负担大等问题,助学贷款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效果,很多经济困难的学生仍得不到资助。所以,国家助学贷款还需要继续完善,以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资产证券化2005年开始试点以来,在住房、消费、租赁等多方面领域广泛应用,尤其是2012年资产证券化重启后,正在加速发展。如果将这种金融创新工具引入到我国助学贷款的管理中,将有助于助学贷款的有效实施。因此,本文以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为研究对象,基于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针对助学贷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了其证券化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其可行性,然后以美国联邦家庭教育助学贷款证券化为启示,以“邮元2014年第一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邮元2014MBS)”这一案例模式为基础,探讨了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与邮元2014MBS的异同,提出了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模式构想,最后为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顺利实施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力求通过对我国助学贷款证券化的研究,为我国助学贷款的发展找到一条新的有效途径,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 资产证券化 特殊目的载体(SPV) 运作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9.2;F832.4;F832.5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引言11-19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4
- 1.1.1 研究背景11-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17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7-19
- 1.4.1 研究方法17-18
- 1.4.2 创新点18-19
- 第2章 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分析19-24
- 2.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19-20
- 2.1.1 资产证券化的涵义19
- 2.1.2 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基本特征19-20
- 2.1.3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20
- 2.2 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20-22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20-21
- 2.2.2 委托代理理论21-22
- 2.2.3 希尔博约束诱导理论22
- 2.2.4 本节小结22
- 2.3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22-24
- 2.3.1 预期收入理论23
- 2.3.2 风险与收益理论23-24
- 第3章 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4-34
- 3.1 我国助学贷款的总体进程24-25
- 3.2 我国助学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25-27
- 3.2.1 信用制度体系不完善25
- 3.2.2 助学贷款存在流动性风险25-26
- 3.2.3 助学贷款供需失衡26-27
- 3.2.4 政府高校承担风险、负担大27
- 3.3 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必要性分析27-29
- 3.3.1 优化助学贷款信用环境27
- 3.3.2 增强助学贷款流动性27-28
- 3.3.3 缓解助学贷款资金严重不足28
- 3.3.4 适当减轻国家财政、高校负担28-29
- 3.4 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29-34
- 3.4.1 助学贷款资产满足证券化基础资产条件29-30
- 3.4.2 助学贷款证券化的资本市场环境已基本建立30-31
- 3.4.3 证券化的资金来源充足31-32
- 3.4.4 投资者具有投资意愿32
- 3.4.5 我国已初步具备助学贷款证券化的法律支撑32-33
- 3.4.6 我国已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成功探索33-34
- 第4章 国内外相关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启示34-40
- 4.1 美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分析及启示34
- 4.2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分析——“邮元 2014MBS”34-37
- 4.2.1 邮元 2014MBS的基本情况34-35
- 4.2.2 邮元 2014MBS的交易结构及分析35-36
- 4.2.3 邮元 2014MBS的运作设计分析36-37
- 4.3 邮元 2014MBS对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启示37-40
- 4.3.1. 邮元 2014MBS与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共通性37-38
- 4.3.2 邮元 2014NBS和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差异38-39
- 4.3.3 邮元 2014MBS为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思路和经验39-40
- 第5章 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分析40-48
- 5.1 助学贷款证券化设立公司型特殊目的载体(SPC)40-41
- 5.1.1 SPV的两种设立方式40
- 5.1.2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选择SPC形式设立40-41
- 5.2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品种选择41-42
- 5.3 助学贷款资产的评级42-43
- 5.4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43-45
- 5.5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收益和风险45-48
- 5.5.1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收益分析45-46
- 5.5.2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46-47
- 5.5.3 本节小结47-48
- 第6章 推动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顺利实施的政策建议48-51
- 6.1 加强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相关法律建设48-49
- 6.2 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49
- 6.3 发展和完善信用评级增级等中介机构49-50
- 6.4 贷款服务机构建立有效回收机制50
- 6.5 承销商做好投资者投资教育工作50-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魏巍;;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12期
2 管同伟;;美国资产证券化的最新进展及其演变趋势[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10期
3 刘西;李健斌;;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资产证券化风险计量[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05期
4 人民银行牡丹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肖飞;谭敏;;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问题及完善措施[J];黑龙江金融;2008年01期
5 何建中;;国外助学贷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及对我国的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6 陈裘逸,张保华;资产证券化定义和模式的检讨——以真实出售为中心[J];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7 骆志芳,韩昭敏;解决助学贷款供需失衡的新途径: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J];中国审计;2003年Z1期
8 杨扬;田煜;陈敬良;;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年01期
9 文宗川,万巧玲,刘丽;助学贷款证券化探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赵福禄;;助学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保岳;资产证券化风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何晓行;次贷危机视野下的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利;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邢应康;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2 赵骥飞;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违约行为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3 王晗;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9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19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