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综合经营的风险效应研究——基于中国股市的数据
发布时间:2021-08-24 14:13
梳理国内外文献中识别金融综合经营风险效应的7种方法,基于2012—2017年大型银行、中小银行、保险公司和券商企业这4类上市金融机构的相关数据,比较了单个机构和两两合成机构的破产风险(由Black-Scholes模型估计),研究发现:4类金融机构的破产风险均非常低,其中中小银行的破产风险相对高;对于降低破产风险,保险业务最有吸引力,中小银行和证券业务的吸引力较低;保险业务与证券业务有较好的风险对冲效果。关于系统性风险,通过对合成的全能银行样本的两阶段和三阶段回归分析发现:商业银行兼营保险业务会降低对股市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的暴露,兼营证券业务会增加股市风险暴露和利率风险暴露,兼营房地产业务会降低股市风险暴露和利率风险暴露,但会增加汇率风险暴露;整体而言,股票市场没有对综合经营改变3种系统性风险的单位溢价要求,仅对综合经营中房地产业务的利率风险有所担心。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科学. 2019,4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综述
二、数据说明
三、综合经营与金融机构的破产风险
(一) 方法
(二) 分析结果
(三) 对综合经营的破产风险效应的解释
四、综合经营与机构的系统性风险
(一) 各类业务对系统性风险暴露的影响
(二) 各类业务对系统性风险单位溢价的影响
五、结论和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体系模式的思考与建议[J]. 李文红. 中国金融. 2018(03)
[2]保险发展、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时变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TV-PSTR[J]. 刘君. 当代经济科学. 2017(04)
[3]我国金融体系不同行业的依存度与联动效应研究[J]. 王培辉. 金融监管研究. 2016(11)
[4]基于Shapley Value方法的金融控股公司综合经营风险评估研究——以光大集团和中信集团为例[J]. 李志辉,李源,李政. 南开经济研究. 2015(01)
[5]宏观审慎体制下的金融摩擦与房地产市场[J]. 赵胜民,梁璐璐,罗琦. 当代经济科学. 2015(01)
[6]中国金融业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测度——基于GARCH-Copula-CoVaR模型的研究[J]. 沈悦,戴士伟,罗希. 当代经济科学. 2014(06)
[7]银行金融中介、金融业规模与宏观经济波动[J]. 汪炜,李甫伟. 当代经济科学. 2014(05)
[8]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绩效——微观主体风险控制权配置的视角[J]. 张涤新,邓斌. 管理科学学报. 2013(07)
[9]民间金融进入我国银行业的模式研究——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 李富有,韩国栋,董天信. 当代经济科学. 2013(02)
[10]金融资产收益率波动预测——基于我国股票市场跳跃行为研究[J]. 柳会珍,张成虎,李育林. 当代经济科学. 2011(05)
本文编号:3360141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科学. 2019,4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综述
二、数据说明
三、综合经营与金融机构的破产风险
(一) 方法
(二) 分析结果
(三) 对综合经营的破产风险效应的解释
四、综合经营与机构的系统性风险
(一) 各类业务对系统性风险暴露的影响
(二) 各类业务对系统性风险单位溢价的影响
五、结论和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体系模式的思考与建议[J]. 李文红. 中国金融. 2018(03)
[2]保险发展、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时变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TV-PSTR[J]. 刘君. 当代经济科学. 2017(04)
[3]我国金融体系不同行业的依存度与联动效应研究[J]. 王培辉. 金融监管研究. 2016(11)
[4]基于Shapley Value方法的金融控股公司综合经营风险评估研究——以光大集团和中信集团为例[J]. 李志辉,李源,李政. 南开经济研究. 2015(01)
[5]宏观审慎体制下的金融摩擦与房地产市场[J]. 赵胜民,梁璐璐,罗琦. 当代经济科学. 2015(01)
[6]中国金融业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测度——基于GARCH-Copula-CoVaR模型的研究[J]. 沈悦,戴士伟,罗希. 当代经济科学. 2014(06)
[7]银行金融中介、金融业规模与宏观经济波动[J]. 汪炜,李甫伟. 当代经济科学. 2014(05)
[8]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绩效——微观主体风险控制权配置的视角[J]. 张涤新,邓斌. 管理科学学报. 2013(07)
[9]民间金融进入我国银行业的模式研究——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 李富有,韩国栋,董天信. 当代经济科学. 2013(02)
[10]金融资产收益率波动预测——基于我国股票市场跳跃行为研究[J]. 柳会珍,张成虎,李育林. 当代经济科学. 2011(05)
本文编号:3360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360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