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20:05

  本文关键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这要求我国必须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向。而金融改革创新则是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资产证券化可以说是20世纪世界金融领域最富有意义的一项伟大的制度创新,它在提高资本的流动性,解决贷款机构的融资压力,为资金富余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金融投资产品,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资产证券化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一类是资产支持证券。资产证券化滥觞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最初也是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开始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是发展最为成熟、最为完备的一种资产证券化产品。20世纪90年代,鉴于我国住房商品化的加快及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了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拓展房地产业的资金来源,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向前发展,我国也开始了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但是,纵观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践,和发达国家成熟的实践经验相比,我国目前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原理。主要阐述了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分类;我国引进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内涵,包括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概念、特征及我国引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主要参与主体,重点论述了发起人、特殊目的机构、信用评级和信用增级机构。第二部分系统阐释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产生及其发展概况。首先概述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产生,包括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及在美国的运作方式;其次,分别介绍了日本及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概况。第三部分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基本法律问题分析。首先论述了资产转让中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基础资产的转让方式及其各自的利弊分析、我国所采用的方式;资产转让中的“真实出售”、判断标准及应注意的问题;债券转让的效力问题分析,我国关于债权转让效力的法律规定。其次分析了特殊目的机构的法律构造。主要包括特殊目的机构的性质和主要形式。第四部分分析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立法层级较低,法律效果有限;发起人范围过窄,不利于我国证券化的进一步发展;投资主体单一,不利于分散风险;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抵押权变更登记存在问题;我国有关特殊目的机构规定存在的问题;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机制存在的问题;信息披露存在缺陷;配套制度不完善。第五部分根据我国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一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制定专门的资产证券化法;扩大投资主体范围;完善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债权转让方面的规定;完善有关特殊目的机构的规定;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完善信用评级机制。
【关键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特殊目的机构 真实出售 信息披露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87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概述11-18
  •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念11-12
  • (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内涵12-15
  • (三)我国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15-16
  • (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参与主体16-18
  • 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产生与发展18-20
  • (一)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产生与发展18-19
  • (二)日本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产生与发展19
  • (三)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产生与发展19-20
  • 三、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基本法律问题分析20-27
  •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资产转让问题20-25
  • (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特殊目的机构25-27
  • 四、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的主要问题27-36
  • (一)立法层级较低,,法律效果有限27-28
  • (二)发起人范围过窄,不利于我国证券化的进一步发展28-29
  • (三)投资主体单一,不利于分散风险29-30
  • (四)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抵押权变更登记存在问题30
  • (五)特殊目的机构存在的问题30-32
  • (六)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机制存在问题32-35
  • (七)信息披露存在缺陷35
  • (八)个人征信体制不完善35-36
  • 五、完善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建议36-40
  • (一)制定专门的资产证券化法36-37
  • (二)扩大投资主体范围37
  • (三)完善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债权转让方面的规定37
  • (四)关于完善特殊目的机构的规定37-38
  • (五)完善信息披露机制38-39
  • (六)完善信用评级机制39-40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春玲;;关于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思考[J];人大建设;2002年03期

2 黎四奇;析我国证券市场中信息披露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杨郊红;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变迁及启示[J];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04期

4 胡文灵;;论会计信息披露[J];理论界;2006年08期

5 王智娟;;对上市公司加强信息披露的几点看法[J];财务与会计;2007年08期

6 许彬;姜洪升;;浅谈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祝建兵;陈娟娟;;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政府管制[J];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2期

8 范晓杰;;论我国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35期

9 宁虹超;;浅议证券信息披露制度——以内幕交易为视角[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冯果;武俊桥;;由“类推监管”到“网络导向监管”——论网络信息时代证券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的建构[J];现代法学;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秋;张奇峰;;公司治理机制与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张苏彤;李金顺;贾烈;;我国上市公司网上信息披露现状调查研究[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唐跃军;吕斐适;程新生;;大股东制衡、治理战略与信息披露——来自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4 裴权中;;改革商业银行体制,建立新的信息披露制度[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仲兵;靳晓超;;碳信息披露企业价值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崔志娟;;柜台市场信息披露的问卷调查分析:机构投资者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元元;;保险服务信息披露对行业发展影响研究[A];陕西保险市场发展报告(2011)[C];2011年

8 周星;敬采云;;碳信息披露的模式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唐亮;陈守东;;企业信息披露与融资行为选择关联性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董红星;王秀芬;;组织道德与信息披露——基于组织道德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屹 卓贤;银行信息披露应向上市标准看齐[N];经济日报;2004年

2 复旦大学保险系主任助理、博士 陈冬梅;加快建立我国保险业信息披露制度[N];上海证券报;2005年

3 吴君强;规范券商实行信息披露制[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高宏娟 张 栋 张伟建;规范信息披露 强化诚信建设[N];证券时报;2002年

5 记者 刘兴祥;尽快推行自愿信息披露制度[N];证券时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钟恬;成本难题待解 银行信息披露蹒跚起步[N];证券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姚世新;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引进公共监督[N];中国保险报;2006年

8 大江;信息披露应与公民知情权对接[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黄宪 程翔 郑忠良;信息披露管制的若干新趋势[N];长江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庄少文;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正在制定[N];证券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晓梅;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2 韩慧博;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盈余管理[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昱熙;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李锦霖;信息披露的投资者保护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5 齐萱;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6 陈岳堂;非营利基金会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及其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李莉;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处罚有效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8 刘建忠;社会资本的利用与信息披露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9年

9 陈芳芳;管理层盈余预告信息披露策略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廉鹏;内部人交易与公司信息披露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杰;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张宇晖;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袁小U

本文编号:374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74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5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