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基于租购需求动态反馈的公租房、安居房选址及供给比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21:03

  本文关键词:基于租购需求动态反馈的公租房、安居房选址及供给比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深圳近年加大保障性住房推出力度,但发现市民对其购买意愿普遍高于承租意愿。出售型房源供不应求,出租型房源出现空置,造成一定建设资源的浪费。当前,保障房选址往往仅囿于地块供给数量和承载能力,同时考虑居民偏好的选址方案尚鲜于见到。本文拟从综合考虑地块供给能力与居民偏好的角度,研究公租房和安居型商品房的地块选址机制,以及地块内二者建设或整合房源数量合理配比。本文通过文献法、德尔斐法、多元统计分析法等确定了安居型商品房和公租房满意度指标体系,利用调查轮候册内居民的特征信息样本和地块的属性数据,建立以此体系为基础的居住选址满意度模型。并利用模型定量分析,创建“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选址、数量配比实验室”,用于保障房前期规划选址和租售房源配比的辅助设计。并利用已入住保障性住房居民的数据信息,验证了满意度模型的可靠性。待轮候册制度出台与完善,可采集全部候选人基本信息,建立轮候人群信息数据库,在轮候册人群中加大样本调查,得到更准确的选址居住满意度模型。利用模型编制计算机程序“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选址、数量配比实验室”,根据固定轮候人信息,调节可变备选地块信息,输入实验室测算软件,输出结果,以输出结果为基础,并根据主管部门和专家的综合分析,针对两类房源优选地块、确定数量配比。因此毋须大规模调查选址满意度和建设比例,省时省力,节约成本。
【关键词】:安居型商品房 公租房 选址 配比
【学位授予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3
  • 1.1 背景意义9
  • 1.2 目的9
  • 1.3 技术路线9-10
  • 1.4 研究方法10-11
  • 1.5 创新点11
  • 1.6 难点11
  • 1.7 拟得出结论11-12
  • 1.8 研究框架及章节排布12
  • 1.9 数据来源12-13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实践13-27
  • 2.1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观点13-19
  • 2.1.1 国内学者研究观点13-18
  • 2.1.2 国外学者研究观点18-19
  • 2.1.3 小结19
  • 2.2 国内基于租售需求动态反馈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区位安排做法经验19-23
  • 2.2.1 北京(保障性住房选址将方便居民就业)19-20
  • 2.2.2 上海(保障性住房选址方便居民出行且配车位)20
  • 2.2.3 杭州(保障性住房选择交通便利的建设用地)20
  • 2.2.4 临安(保障性住房民意调查)20-21
  • 2.2.5 江阴(保障性住房户型征求意见)21
  • 2.2.6 成都(保障性住房提前登记,按需建设)21
  • 2.2.7 厦门(保障性住房常年受理申请,据需求定供给)21
  • 2.2.8 郑州(正建或待建安居型商品房摇号定轮候入围者和选房顺序)21-22
  • 2.2.9 小结22-23
  • 2.3 国外(地区)基于租售需求动态反馈的保障房建设规模、区位安排做法经验23-26
  • 2.3.1 日本(公共住宅在“多中心”城市集中建设,住宅设计可持续发展)24
  • 2.3.2 美国(公共住房分散式建设,地铁附近集居公共住房)24
  • 2.3.3 香港(公屋选址主要视乎适合土地的供应,区位与商品房差异不大)24
  • 2.3.4 新加坡(组屋优先沿地铁干线布置,区位选择系统确定建设地点)24-25
  • 2.3.5 法国(“贫富混居”城市更新计划)25
  • 2.3.6 小结25-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居住满意度模型建立27-36
  • 3.1 居住满意度指标体系建立27-30
  • 3.1.1 影响因素分析及确定27-28
  • 3.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28-29
  • 3.1.3 居住满意度模型预测29-30
  • 3.2 调查问卷发放回收及统计分析30-31
  • 3.2.0 数据来源与调查对象30
  • 3.2.1 调查方式30
  • 3.2.2 有效数据筛选30-31
  • 3.3 数据分析31-35
  • 3.3.1 公租房选址居住满意度模型31-33
  • 3.3.2 安居型商品房选址居住满意度模型33-35
  • 3.4 已入住公租房、安居房居民数据验证满意度模型35-36
  • 第4章 “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选址、数量配比实验室”测算机制分析36-39
  • 4.1 符号含义及房源地块比拟36
  • 4.2 选址、数量配比实验室建立36-38
  • 4.3 机制设计实证分析38-39
  • 第5章 结论39-43
  • 5.1 保障性住房选址因素的选定39
  • 5.2 居住满意度模型指标体系的建立39
  • 5.3 居住满意度模型的建立39-40
  • 5.4 “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选址、数量配比实验室”的机制设计40-42
  • 5.5 机制实施42-43
  • 参考文献43-46
  • 附录Ⅰ 您希望政府何处建保障性住房?我们帮您反映46-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忻一平,张希晨,冯小平;居住区环境的调查与研究[J];住宅科技;2004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租购需求动态反馈的公租房、安居房选址及供给比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74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9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