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旅游地产与旅游景区联动的景区经营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7 13:11

  本文关键词:旅游地产与旅游景区联动的景区经营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逐步转变,用于旅游、休闲、度假的支出逐渐增多;同时,国家旅游局出台的不少刺激旅游业发展的政策计划,让旅游休闲业得到快速发展,旅游地产顺势而兴。然而,旅游地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项目所依托的资源日渐稀缺;旅游景区利润来源单一,发展遭遇瓶颈。在旅游地产与旅游景区发展面临双重压力下,开发经营者逐步把眼光放在旅游景区资源整合挖掘与地产项目后期运营上。“向旅游景区要利润,向旅游地产要回报”的互惠联动模式成为旅游地产与旅游景区走出困境的路径之一。论文在选题背景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主要从三个部分对旅游地产与旅游景区的联动及联动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第三部分分析了旅游地产与旅游景区联动的基础、联动的关键要素、联动的动力来源、联动的预期效果,找出影响旅游地产与旅游景区联动的质参量,得出六种联动效果模式,选取互惠联动效果模式构建二者的互惠联动模型。第四部分通过分析不同联动方式、不同联动紧密度、不同联动效果模式下适合的旅游地产与旅游景区的联动模式;以两种主流模式即景区现代企业经营模式和国外度假区经营模式为例进行分析,就其不足提出建议;选取五种典型的联动模式从主体与客体的角度进行比较,提出探索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的运作模式;从八个方面分析了旅游地产与旅游景区联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联动模式提供思路。第五部分以贵州桐梓大娄山为例,分析了大娄山度假地产与景区联动开发经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依据李克特量表判定影响大娄山度假地产与旅游景区联动的主质参量,得出二者联动的模式是互惠联动效果模式;基于互惠联动效果模式,应用层次分析法为大娄山度假区选取了“公司+政府+旅行社”的联动模式。
【关键词】:旅游地产 旅游景区 联动 经营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2.3;F592;F299.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选题背景9-11
  • 1.2 研究意义11
  • 1.3 论文研究的目标和关键问题11-12
  • 1.3.1 研究目标11-12
  • 1.3.2 研究的关键问题12
  •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12
  • 1.4.1 研究思路12
  • 1.4.2 研究方法12
  • 1.5 论文创新点12-15
  • 2 旅游地产与旅游景区联动的研究文献综述15-25
  • 2.1 国内外旅游地产研究15-20
  • 2.1.1 旅游地产的含义及其类型15-16
  • 2.1.2 旅游地产相关研究内容16-19
  • 2.1.3 旅游地产的实证研究19-20
  • 2.2 国内外旅游景区研究20-24
  • 2.2.1 旅游景区及其类型20
  • 2.2.2 旅游景区相关研究内容20-23
  • 2.2.3 旅游景区可持续经营的实证研究23-24
  • 2.3 旅游地产与旅游景区联动的研究24-25
  • 3 旅游地产与旅游景区联动的理论分析25-39
  • 3.1 理论依据25-26
  • 3.1.1 联动理论25
  • 3.1.2 战略联盟理论25-26
  • 3.1.3 利益相关者理论26
  • 3.1.4 共生理论26
  • 3.2 旅游地产与旅游景区联动的机理分析26-32
  • 3.2.1 旅游地产与旅游景区联动的形式26-27
  • 3.2.2 联动的基础27-28
  • 3.2.3 联动的动力28-30
  • 3.2.4 联动的制约因素30
  • 3.2.5 联动的效果30-32
  • 3.2.6 联动的要素分析32
  • 3.3 联动的共生模型构建32-39
  • 3.3.1 联动主体33
  • 3.3.2 联动主体相关指标33-36
  • 3.3.3 联动系统的Logistic模型构建36-39
  • 4 旅游地产与旅游景区的联动模式分析39-51
  • 4.1 不同划分标准下的联动模式特征分析39-45
  • 4.1.1 按所有权划分39
  • 4.1.2 按经营主体划分39-40
  • 4.1.3 按旅游地产借势景区资源类型来分40-41
  • 4.1.4 五种联动模式的比较41-45
  • 4.2 两类典型的联动模式分析45-47
  • 4.2.1 现代企业模式45-46
  • 4.2.2“度假区”经营模式46-47
  • 4.3 影响旅游地产与旅游景区实现有效联动的动因47-51
  • 4.3.1 有旅游地产无旅游景区48
  • 4.3.2 景区与地产不协调48
  • 4.3.3 产品雷同严重,创新匮乏48
  • 4.3.4 营销推广不力48-49
  • 4.3.5 旅游地产选址有误,空间布局存在问题49
  • 4.3.6 利润单一化49
  • 4.3.7 淡旺季分明,房屋闲置率高49-50
  • 4.3.8 有房屋,无配套50-51
  • 5 大娄山度假地产与旅游景区的联动模式研究51-63
  • 5.1 大娄山度假区开发背景51
  • 5.2 大娄山度假地产与旅游景区的联动性分析51-58
  • 5.2.1 联动的基础51-54
  • 5.2.2 联动的制约因素54-55
  • 5.2.3 联动的动力55-56
  • 5.2.4 联动效果模式的选择56-58
  • 5.3 大娄山度假地产与旅游景区联动模式的选择58-63
  • 5.3.1 适合大娄山度假区的联动模式58
  • 5.3.2 构建二者联动模式的选择模型58-63
  • 6 结语63-65
  • 参考文献65-69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69-71
  • 附录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彩虹;王建成;;浅析中国旅游地产的市场开发[J];时代经贸;2006年S3期

2 翁芳玲;;旅游地产规划的思考——以皖镇旅游地产项目为例[J];华中建筑;2009年11期

3 唐光超;;中国旅游地产发展方向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0年18期

4 罗璇;;旅游地产: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J];城市开发;2011年10期

5 周林;;浅谈旅游地产开发中的文化因素[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09期

6 李兰;张祖群;;北京旅游地产的三个维度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7期

7 王丽云;胡文雁;;现金不足3亿 中弘闯旅游地产[J];城市住宅;2012年06期

8 陈斐;;南京城郊旅游地产格局特征及政策建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6期

9 ;旅游地产“唱主角”了?[J];城市开发;2012年16期

10 吴新坚;;度假型旅游地产又“火”了[J];城市开发;2012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本川;谢莹;;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旅游地产发展探析[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居住区规划)[C];2014年

2 郑永梅;;初探旅游地产[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龚珊珊;;南京大都市与旅游地产发展互动模式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杨雷;;东北地区旅游地产开发运作问题探析[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5 王颖楠;魏维;高捷;;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型旅游地产之路——以山东鹊山龙湖项目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朱桃杏;吴殿廷;;旅游区生态溢出价值利用与控制研究——周庄模式和三亚模式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滔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居住区规划委员会秘书长 五合国际 总经理;旅游地产项目的成功基础[N];建筑时报;2005年

2 陶滔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居住区规划委员会秘书长 五合国际集团 总经理;展望旅游地产未来之路[N];建筑时报;2005年

3 ;本市旅游地产方兴未艾[N];天津日报;2004年

4 储东华 张议橙;云南旅游地产吸引业界目光[N];云南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刘婕;云南旅游地产驶入“快车道”[N];云南日报;2007年

6 谢红玲,李乐;旅游地产的开发趋势[N];中国经营报;2006年

7 记者 李芳;旅游地产开发需练“内功”[N];云南政协报;2008年

8 陈靓 整理;旅游地产: 大爆发还是“大爆炸”?[N];证券时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庄小鹏;榕旅游产业利好“驱动”旅游地产升温[N];海峡财经导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王营;投资数百亿 中弘股份强势跃入旅游地产[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俊彬;旅游地产运营模式及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方鑫;西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旅游地产市场定位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3 冉涌;云南旅游地产规划定位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4 张明明;我国旅游地产投资分析[D];天津大学;2008年

5 丁姗;中国旅游地产开发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贾小强;西安市旅游地产开发模式选择与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白浩;中国旅游地产开发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余淮军;基于景观导向的旅游地产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丁少华;区域旅游地产发展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王剑华;旅游地产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互动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旅游地产与旅游景区联动的景区经营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9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489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a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